<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5日 晴。上午去波茨坦无忧宫。</p><p class="ql-block">波兹坦,坐落在德国北部的侵蚀山脉和冰川带之间,与柏林市中心相距仅10公里。这片区域的自然风光独特,得益于柏林纳森林和哈维尔河的交织,它们孕育了一片湖泊和池塘的美景,为这座城市的宫殿和庭园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自然资源。自公元10世纪以来,波兹坦的历史篇章逐渐展开,见证了它在历史上扮演的政治与文化要冲的角色。它曾是政治决策和文化繁荣的焦点,如今,作为柏林地区的核心城市,波兹坦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这个古老的城市,每一块石头都似乎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从古老的城堡遗址到精致的园林艺术,都反映出波兹坦丰富的历史遗产。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为人们提供了多元化的生活体验。</p> <p class="ql-block">这座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历史名城,以众多独特的宫殿与庭院建筑著称。位于德国波茨坦州的波茨坦与柏林的宫殿和庭院,建于普鲁士弗雷德里希二世时。国王弗雷德里希亲自参与了宫殿的建筑,著名的孔雀岛就位于附近,《波茨坦协定》的签署地——采茨利霍夫宫也位于此地。波茨坦与柏林的宫殿和庭院先后于1990年和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在评估报告中认为:“波茨坦和柏林的宫殿与庭园代表了18-19世纪独立的建筑和园林景观,在整体上具有杰出的艺术水平。”</p><p class="ql-block">在波茨坦的众多宫殿与庭园中,最有名的当属无忧宫,被誉为普鲁士的凡尔赛宫。</p> <p class="ql-block">无忧宫(Sanssouci Palace)是18世纪德意志王宫和园林,位于德国波茨坦市北郊,为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模仿法国凡尔赛宫所建。宫名取自法文的“无忧”或“莫愁”。整个王宫及园林面积为90公顷,因建于一个沙丘上,故又称“沙丘上的宫殿”。无忧宫是18世纪德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全部建筑工程延续时间达50年之久。虽经战争,但从未遭受炮火的轰击,仍保存十分完好。</p> <p class="ql-block">罗马古典风格的环廊</p> <p class="ql-block">我们按约定时间进入宫内参观,首先来到长方形的接待大厅,大厅四周有10对顶部镀金的灰泥大理石科林柱,厅里的一尊战神雕像是法王路易十五送来的礼物,大厅门上方的浮雕,描述了神话中酒神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走入长廊,墙壁用华丽的金丝镶嵌,长廊两边展示了雕塑和油画,这是展示腓特烈大帝部分收藏品的小展厅。</p><p class="ql-block">讲解用的是类似于电话的耳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无忧宫画廊 无忧宫画廊珍藏着124幅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荷兰画家的名作。如卡拉瓦乔和鲁本斯等人的作品,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杰出雕塑,每一件艺术品都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腓烈特大帝的书房兼卧室,房内装饰简洁。屋顶是12星座组图。墙上挂着腓特烈大帝的画像,雕像一边是他的父亲腓特烈一世,一边是他的母亲夏洛特王后,房间里摆放着大帝生前用过的桌椅。1785年8月17日,腓特烈大帝在这间房子里的扶手椅上安然逝世,享年74岁。临终前曾说自己“将毫无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p> <p class="ql-block">宫殿的音乐厅 空间布置得高雅别致,璀璨辉煌。音乐厅的屋顶用金丝织的蜘蛛网和葡萄藤。腓特烈大帝常在音乐会上表演长笛演奏。</p> <p class="ql-block">椭圆大理石厅 这是皇家会客厅,也是无忧宫的中心。大理石厅位于宫殿圆形拱顶的中央,厅内四周有16对顶部镶金,用卡拉拉大理石镶嵌的科林斯柱,三扇巨大的落地窗,面向花园。窗户对面两个壁瓮里摆放着自然女神维纳斯和艺术之神阿波罗的雕像,寓意着无忧宫是自然和艺术融合的地方。拱顶白色镶金的格子图案绘画与地板上意大利大理石镶嵌花卉图案相互呼应。圆顶是仿梵蒂冈万神殿顶部开窗的成功范例。拱顶上有不少小爱神的浮雕,小爱神弹着乐器,翘着小脚丫,十分可爱。</p> <p class="ql-block">伏尔泰房间 以法国大文豪伏尔泰的名字命名。这个房间因其装饰丰富而得名“花房”。在黄色为底色的墙板上,绘制了精美的木雕,这些木雕有猴子,仙鹤、鹦鹉、鹳鸟、鲜花、花环和水果等图案,给房间带来了欢快和自然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走出宫殿,直奔后面的花园。</p> <p class="ql-block">这座小型夏宫按照腓特烈二世喜欢的洛可可艺术风格进行装饰,雕梁画栋,纹样繁缛,形式华美,打磨精致,将尖角柔和化,将直线条曲线化,使整体感觉变得圆润花哨,富于动感,极具装饰性。</p><p class="ql-block">从无忧宫屋顶和外墙的雕饰细节上,可以领略到洛可可风格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蓝色的穹顶黄色的外墙</p> <p class="ql-block">六层阶梯两侧满栽葡萄藤和无花果</p> <p class="ql-block">在无忧宫两侧,各建有一座网状镂空的绿色凉亭,镶嵌着镀金的豪华雕饰。东侧的凉亭旁,还可以看到腓特烈二世的墓地,栏杆围着的小草坪上一块扁石碑,上面仅刻有“腓特烈大帝”几个字。</p><p class="ql-block">腓特烈二世曾说过,死后要安葬在他最喜爱的无忧宫:“我到那里,方能无忧。”他生前就在爱犬墓旁建好了自己的墓穴,但直到两德统一后的1991年8月17日,他才如愿以偿安息在无忧宫。</p> <p class="ql-block">让我想不到的是这里有一座虽不宏伟但金碧辉煌的亭楼,该建筑被称为“中国楼”(Chinesisches Haus)。中国楼是一座圆亭,周围站立有各种亚洲形态的人物雕像,这些雕像都确确实实是镀金的,(因此现在的普通旅客都禁止触摸),包括整个亭楼外壁都用镀金装饰。中国楼顶部有根据中国传说而想像制作的猴王雕像。</p> <p class="ql-block">腓特烈大帝喜好各种文化,对东方古国中国也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因此而建造此楼。他尽力搜集了各种来自东方的物品如丝绸和瓷器,以此装饰自己的中国楼,在布置上力求奢华以对应自己心目中那个富裕华丽的东方世界。</p> <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腓特烈大帝一生从未真正离开过欧洲,而同期的欧洲人对当时中国的相互交流又相当有限,因此在布置包括设计雕像时,都大量掺杂了西方人包括大帝本人对东方的想像成分,如果仔细观察那些雕像,会觉得虽和所谓的中国人有些形似,但很多人物特征都还有欧洲人的影子在里面。</p> <p class="ql-block">无忧宫围栏外10多米处山坡上,有一座古老的风车。其实这座风车磨坊并不属于无忧宫,恰恰相反它是当年建造无忧宫的一个顽强的“钉子户”。这个磨坊比这皇宫年纪还大,从1736年就已经矗立在那里了。当时腓特烈二世在修建皇宫时曾经要求磨坊主拆掉或迁走这个挡住皇宫大门的磨坊。但磨坊主认为皇帝的要求是无理的,于时上告到当时的法院,最后磨坊主胜诉,磨坊得以保留下来。这个案例成为德国法律高于皇权的象征,成为德国法律史上一个经典的案例。这与腓特烈二世奉行的“人人平等”“国王是人民的公仆”执政原则是一致的。正如他所说的那样“那风车装点了我的宫殿。”古老的风车为无忧宫增添了些许田园风情。</p> <p class="ql-block">刚到无忧宫门口,就看到身穿中世纪服装的乐手,见到中国游客,尽然吹奏起《凤阳花鼓》。这个必须点赞!</p> <p class="ql-block">腓特烈二世</p> <p class="ql-block">波茨坦无忧宫最经典的一句话是:“这位国王有能力统治一个国家,敢于对抗教会,能草拟一幢建筑物图,速写人物肖像,写一般的诗和吹奏横笛。”</p><p class="ql-block">愿走出无忧宫的人,再也无忧无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