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寻翠翠

刘卫国

<p class="ql-block">昨天 ,风和日丽,趁两小孩假日休息,顿生旅游之心。随即教儿子驾车,朝向往已久的“邊城”驶去。</p><p class="ql-block">借居民居照片中的沈从文,书生气浓。因前途渺茫,只得入伍从戎。随军驻扎边城,有幸接触社会底层,感受良多,特写成《邊城》大作。其中《翠翠》最为轰动。</p><p class="ql-block">很久很久以前,我有幸拜读了沈从文的《边城》。深深地被他那故事中,两代人凄美的爱情,感动得不能自已。</p> <p class="ql-block">我沿着《邊城》文章脉络的指引,努力去寻找《翠翠》的生活印迹。爬上了山坡,看到了小说原型翠翠居住在山坡上的小屋。</p><p class="ql-block">从陈列中,还能看到这是典型的湘西民居。屋前的板壁上,挂着的衰衣和斗笠,好像是翠翠的外公,摆渡回来,刚挂好似的。</p><p class="ql-block">屋方上的玉米棒子,金黄、粒粒饱满,它过去是湘西的主食谷物,使人产生思维的联想,还原过去历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白塔建在“翠翠屋”后面,还要爬一段陡坡。真正要爬上来的人,都是对《翠翠》文中景物原型有追根究底精神,或者是对这两代女人命运基本相似,结局也基本相同,而怀有奠祭精神的人。</p><p class="ql-block">原生态的塔倒塌了,这塔是后来修建的,做工有点粗糙,又没有作旧,缺少历史的苍桑感。</p><p class="ql-block">在寥寥可数的游人中,古稀的我,还算一个,也够虔诚的了。</p> <p class="ql-block">从“翠翠屋”下山坡,去“拉拉渡”的路。就是坡陡而九曲十八弯。</p><p class="ql-block">铜鼓石的路面,原生态铜鼓石的保坎,载着历史的厚重感,还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这些仿制的栏杆,是出于人文关怀而建的,对原景物虽有瑕疵,可对安全来说,还是有一点暖意。</p> <p class="ql-block">就“拉拉渡”的真正渡口,与沈从文《翠》原文中的位置,还是有一定距离的。</p><p class="ql-block">可能是沈从文在文中,做了技巧性的修改,操作起来才得心应手,不露痕迹,而显得冗长多余。</p> <p class="ql-block">清水江发源于贵州都匀,叫“剑江”,汇入邊城时,注入清水江。邊城是一个一脚跨三县地方,清水江的上游是贵州,左岸是重庆,右岸是湖南。再转流贵州境内,至天柱汇入㵲水,奔上洞庭湖。</p><p class="ql-block">刚才脚踏湖南花垣,提腿又到贵州松桃,转身又是重庆秀山。</p><p class="ql-block">清水江江面宽阔,流经邊城时水流平缓,如同一面深蓝色的平镜,水中“抢鸭游戏”可能也真有其事。</p> <p class="ql-block">遥望对面的吊脚楼,不觉使人想起沈从文笔下的“船妓”。那些年轻的女性,因为生活的艰难,只得离乡背井,抛夫弃子,来到清江江畔,吊脚楼下,从事那些龌龊,为人所不齿的工作,然而寄钱回乡,养家糊口的悲惨生活。</p> <p class="ql-block">街道上的青石板路上,曾经留下过岁月的足迹,其中就有翠翠等待的脚印,也有沈从文走出湘西,进入大中华的脚印。</p> <p class="ql-block">沈从文在《翠翠》文章的结果,给人留下一个悬案“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p><p class="ql-block">他能回来吗?能给他的心上人,一个什么样交待?可能只有凭你去想了!</p> <p class="ql-block">对河是重庆的秀山,现在背江而望,等一会儿,就去重庆吃火锅。</p> <p class="ql-block">“沈从文借住地”,这是沈从文在湘西当兵时租借的寓所,</p><p class="ql-block">这里是他时常静坐和喝茶的地方,我也斗胆坐一坐,也想沾一点大文豪的文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11.3.于施家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