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第一丛林-宿城法起寺

梦幻空间

<p class="ql-block">宿城法起寺,自古就荣被列为"海内四大名灵"之一,又名法溪寺、鹫峰寺,因取"佛法起源"之意而命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起寺,位于连云港市境内的云台山,166座青峰峻峦环沿罗列。山间庙宇众多,历经千载佛灯不息。</p> <p class="ql-block">法起寺始建于汉代,如从"楚王崇佛"算起,迄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创建之初,西域康居国僧人在此翻译经典、弘法布道。东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康居神僧会尊者(康僧会)来此挂锡,并留"饮泉留仙"石刻为记。康僧会成为法起寺历史上第一位过化高僧。</p> <p class="ql-block">宋元起,法起寺最为兴盛。明代名儒顾乾在他的《云台山三十六景---山寺晨钟》中写道:“法起寺在宿城山中,自汉创建,丛林极盛。晨钟暮鼓,清音远闻,为清修胜地"。</p> <p class="ql-block">还有诗赞道:"古寺晨钟起,朝来次第鸣;声残月落,一径好风清;过涧游鱼听,径林宿鸟惊,寥寥万籁静,入耳动遐情"。</p> <p class="ql-block">清代法起寺的规模达24进院落,僧众达300多人,建有大殿、中殿、天王殿、净土阁、弥勒殿、藏经楼、法堂、方丈、祖堂、仓库及寮房200余间,香火鼎盛,声名远播,成为苏北、鲁南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四方信众自陆路与水路争相前来,并为之形成了一条"烧香河",河名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法起寺之所以成为佛教名刹的原因之一,还因为早在宋元时代就确立了曹洞正宗的传承体系。曹洞宗为禅宗的五个宗派之一,讲求"佛在性中"。到清嘉庆年间,曹洞法脉已在法起寺传至第35世,素有"寺风正派,不二法门,有德者居之"之说。</p> <p class="ql-block">在近1900年的历史进程中,法起寺还为中日韩三国文化交流起到了独特的促进作用。日本高僧圆仁和尚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新罗人更是将法起寺所在地---宿城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韩国民族英雄张保皋在此发轫。</p> <p class="ql-block">令人称奇的是如今日本奈良也有一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法起寺,寺内有24米高的日本最古老的三重塔,群阁簇拥,塔影婆娑,令人仰止。</p> <p class="ql-block">宿城法起寺还是"佛从海上来"的有力佐证,可以说它和海州孔望山佛教摩崖造像共同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佛教另一条传入路径。已故的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对此有诗赞曰:"海上丝绸路早开,阙文史实证摩崖,可能孔望山头像,及见流沙白马来。"</p> <p class="ql-block">不幸的是,这座千年古刹1938年毁于日机轰炸。为宏扬佛教传统文化,满足信众的宗教生活需求,2006年8月江苏省宗教事务局批准恢复重建法起寺。</p> <p class="ql-block">现已建成山门、天王广场、大雄宝殿、药师殿、一带一路佛教文化展览馆、功德文化长廊、魁星阁、斋堂、禅堂、上客房、新客堂、望海楼、观海讲堂等基础设施。</p> <p class="ql-block">新建成的法起寺,面积广阔,气势恢弘,山清水秀,景色秀丽。</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看到的法起寺的建筑风格为仿汉代古建筑风格,布局均匀、对称,红檐墨柱,蓝顶黄墙,尽显汉代建筑的古朴大气之美。</p> <p class="ql-block">寺内的建筑古朴典雅,大雄宝殿、钟楼、鼓楼等建筑错落有致,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山门上形态各异的佛像注视着脚下众生,汉白玉的阿育王柱,温顺慈悲又力大无比的佛教白象,展现出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法起寺不仅是一座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一座文化的传承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