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化根根牵深情》———追思良师益友林正德先生10年前的一件往事

晨未绩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24日,福州附中部分老同学微信群里,发布了一条信息,虽然我早已有了思想准备,但是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p> <p class="ql-block">就在林正德先生去世的前4天,10月18日下午,我还专程来到林正德先生住院的省人民医院3号楼五楼病区63床,发现这个床号已经安排给另一个病人了。我吃了一惊,看到有一个护工坐在隔壁床旁,我问林正德先生呢?他带我来到病区ICU室门口,指着里面其中一个病床。我走进去,看到了林正德先生。我去的时间刚好是ICU每天开放半个钟头时间,所以我很幸运得以进入。那天他神智还十分清醒,我握着他的手,嘱咐他要安心配合医生治疗,他虚弱的点点头。</p><p class="ql-block">当时他夫人也在场。我悄悄问她夫人,正德兄长在ICU住一段时间,还能回到普通病房吗?她回答说,回不去了,这就是说正德兄长的病情已经进入不可逆的时段了。</p><p class="ql-block">我当时心里非常难过,却又无可奈何的离开了医院ICU病房。</p> <p class="ql-block">我是文革期间毕业于福州四中,林正德先生毕业于福建师大附中,是赫赫有名的老三届高中学生。按理说,我是不可能加入附中部分老同学群的。</p><p class="ql-block">所以我跟林正德先生的相识,是有着一个故事的。</p><p class="ql-block">10年前,我的一篇小作被《福建老年报》刊出(见下图),《福建知青》杂志领导阅读了以后,准备也在该杂志刊出。他给我来了电话,要求我再写一篇读后感一起刊出。</p><p class="ql-block">我想我自己写自己文章的读后感,肯定没什么可读之处,一定要由其他人来写,才会有比较真实的和独到的体会,新颖的观点。于是我就联系了林正德先生,因为我过去多篇小作,都是经他之手编辑,刊登在《福建知青》杂志上的,我对他的文采是非常仰慕的。他曾长期担任《福建知青》杂志的责编,文革前,福州一三附学校出来的高中学生水平,都是我这文革期间福四中出来的高中学生望尘莫及的啊!</p> <p class="ql-block">林正德兄长不但一口答应为我写读后感,而且呕心沥血的为我写出了一篇超出我的文章字数一倍的评论文章。我阅读了以后,感觉他的文章水平比我要高出二个档次,说他是我的良师一点不为过。</p><p class="ql-block">我的上篇文章字数大约1250,林正德先生写的读后感,洋洋洒洒2500字,而且旁征博引,运用了多期报刊上的文章摘录,可见他平常坚持阅读报刊,有丰富的积累。所以林正德先生的这篇佳作,后来不但在《福建知青》杂志刊出,也被《三明侨报》刊出。</p><p class="ql-block">就这样他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他还把我也拉进附中部分老同学微信群,说是我年轻些,可以为他们微信群增添活力与朝气。后来我不敢辜负正德兄长的厚爱与期盼,在这个微信群里也兢兢业业努力表现,积极参加群活动,赢得了群友们的青睐,与群友们也成为好朋友。</p><p class="ql-block">下图为林正德先生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5日,我和附中老同学群的2位群友一起,到林正德先生家里去探望他,那天他精神矍铄的接待了我们,一点都看不出是个身患重疾的人。</p><p class="ql-block">下图左二为林正德先生,左一为笔者。</p> <p class="ql-block">斯人已去,风范犹存!</p><p class="ql-block">我在追思林正德先生的时候,特别从电脑文档里,找出保存了10年的林正德先生的上篇佳作与好友们分享,讲述10年前林正德先生对我的提携和帮助,籍此表达我对林正德兄长的哀悼与敬仰。</p><p class="ql-block">林正德先生,您安息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两篇文章,限于篇幅,另行发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