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陈师傅在注水井上干活,从早八点干到中午,吃饭后又接到干;我们在现场野外,冷得不行了,就叫我去野地里找找,找来些干牛粪,真能点燃、烧火取暖烤火的哟。啊,还有就是玉门石油沟这里,属高寒地区,平均海拔2670米;我队有一个离雪山最近的268岗位(离山有五六公里远吧),门前有一棵小白杨树,由于常年气温偏低,年生长期只有3个月左右(在5~8月期间),加之土壤缺水,所以长的很慢哟;今年大指头粗一米高,明年还是大指头粗一米高。这些,只是在气候、环境和生活方面的南北差异,当时我人年轻也都适应过来了。父亲还经常写信劝我,就当是去西北地区当兵和当支边青年吧,别人能干的,再艰苦你也能干的。 <br> 话说1986年,辽河油田从1984年的年产五百万吨油,一跃踏上了年产一千万吨油的水平,位居继大庆、胜利后的第三大油田。因为发现了大油田,形势非常喜人,当时的中央领导胡跃帮、康世恩都到过辽河前线尉问一线干部职工。为了加强辽河油田的技术力量,石油部从全国各油田、各抽调20名左右技术干部,支援辽河油田会战。因此,我也很幸运的,被调到了辽河油田茨榆坨采油厂地质大队工作。而来到辽河油田茨榆坨采油厂建厂初期,也是显得很艰苦的,当时厂里只有机关楼和俱乐部的新楼洋气点,其它的办公场所,如招待所、车站候车室、小队办公室、多数职工住房等等,到处都是一片片的木板房、简易砖房的或者帐篷。楼区、家属区和井站区域,全都是铁矿渣路,而且每到雨雪天,路况很差的;跟现代交通比,天壤之别。听说辽河油田这边作业队和家属工出去野外干活,也有坐敞蓬卡车的,仍然是艰苦创业的景象。我记得,我也住过板房招待所;住过临时探亲的井口房和板房的。住那种临时房,要自己烧天然气火筒炉取暖或煮饭。没有自来水,要自己挑水或提水用的;没厕所,是要一早一晚跑远点去上公共厕所的。这种住房,冬天冷,夏天潮湿哟,好在家属没调来时,只有我一个人在吃苦遭罪,也没冷出什么毛病的。虽说艰苦,但也很充实快乐,能够让人变的勤快;可以买菜做饭,吃的实惠点。天天跑步上下班,赶回去好快点弄饭菜;天天像少林和尚那样,一手拧一桶水回板房宿舍用;可以把身体练得棒棒的哟。 <br> 而到了2000年以后,随着城市楼房建设速度加快,随着房屋开发商的出现,楼房就多起来了,房子也进行买卖自由了。我家也住上新楼房,也换了两三次房子,变得豪华而宽敞明亮了。其实,我热爱工作,胜过我热爱生活。而工作方面的艰难苦处,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做为一名基层领导技术干部,真的也是很辛苦、很累的,时常忙到顾不上家的。生来也是一个为油田采油工作和为油田职工操心的命。有时想来也无奈,自己家的事不想管,或者自已的事不想管,也要把别人的事和工作的事,想方设法管好、处理好哟。这就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虽然毛泽东时代已经久远,这种精神还是不能丢的哟。我们仍然要讲“五讲四美三热爱”;要发扬“三老四严"的石油传统作风;仍然要坚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 <br> 时至2023年初,虽然我已退休,但我仍然关心油田的生活,关心油田的发展。关于我的工作经历、工作状况,一言难尽的,在此不说。而我们辽河油田,从1986年踏上年产一千万吨油大关后,35年来一直稳住千万吨大关;近十年,仍在年产一千二百万吨油生产线上运行。 <br> 理想,梦想,再梦想,好像来回画了一个大圈圈。石油梦的大开发从四川起步,总想在四川石灰岩地层中找到海相大油田,然而没有实现。转了一大圈,在大庆丶胜利丶辽河终于找到了大油田(以及现在的塔里木丶大港丶长庆和南海都找到了较大油气田)。然而,是你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好运又回到了四川;随着九十年代,清洁能源天然气的走俏;随着2007年左右,蒋总经理大力推动“四川西南油气田大力开发天然气”,近十多年,四川海相气田变成了“天然气王国”,世界闻名哟。不信,请网上搜索查阅"中石化公布2022年十大油气勘探发现”,其中第四和第六点介绍,四川盆地东南缘深层页岩气勘探获重大突破;四川盆地寒武系筇竹寺组页岩气新类型勘探获重大突破。(如金石103HF井试获日产气25.8万方)。 <br> 最后祝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明天后天更美好! (2023.2.1日春节于盘锦康桥)<br>感谢作者原文,2024。11。4日转发</h3> <h3>茨榆坨采油厂门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