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言:本文提笔于中秋,因语塞而搁置于国庆,今再续写,终于完成。</p><p class="ql-block"> 提起节日,中国人总是有格外浓郁的情节,仿佛一切的烦恼可以在节日这一天按下暂停键,“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又仿佛所有的矛盾也要在这一天激化爆发,就像人们常说,“过节如过劫”。那我印象里的节日是什么样的呢。</p><p class="ql-block"> 从元旦开始说,那就要提到跨年夜了,在芒果台占据娱乐“整壁江山”的时候,我们每年都在期待它的跨年夜,和电视机的人一起喊完倒计时再入睡。可是渐渐地,元旦变成了普通的一天,除了和其他每个月1号一样交话费,其他的没有什么不同,只有老人换挂历撕挂历的动作醒我们,这是一个时间节点,还贷款,发工资等等事务以此日分界。于是,“节日”淡化成了“节点”。</p><p class="ql-block"> 逐渐到了二月,就是大年了。我们全家都在3公里的半径内生活,似乎从来没有体验过老人翘首以盼、留守儿童遥望父母归的那种心情。只是做一家子的饭,辛苦外婆。外公说她一人照顾6代,的确如此,从照顾她的祖辈,到我的孩子,70年来,她都是家里唯一的“司务长”。关于春节,印象最深的是有年初一医院值班,我妈在广东照顾生病的爸爸,科室来个病人拿着刚出的胃镜结果,值班医生一看,大概率是胃癌,忘了一家人怎样呆若木鸡地离开科室,只记得我从对他们同情中迅速抽离出来,开始担心自己家事的愁绪。</p><p class="ql-block"> 然后是五四青年节了。有一年很荣幸地当选了团委支部书记。院里给我发了一枚公章,直到我辞职交还也没用过一次。后来有次要组织活动,我想起来跟民盟的同事在福利院里参加过一次爱心拍卖会,那天偶然发现院长是驾校同学,所以这次活动我提议去福利院。再后来,还参与扶贫工作,筹办了异乡青年职工过年的活动。因为这份职务,和不同科室的年轻人有了很多交集。</p><p class="ql-block"> 再然后是护士节。因为汶川地震的缘故,我大学的时候护士节都是祈福活动。我是14年五一到北京开始实习工作的,所以有幸看到了一次盛大的表彰,那个时候真有“少年敢与世界比肩”的壮志,见过了南丁格尔奖得主,觉得南丁格尔奖也并不是太遥远。再后来参加工作,做了几次护士节汇演的舞蹈演员,同事称呼我为“灵活的小胖子”。对于我们这些没太多基础的人而言,爵士舞练起来费时,短时间速成的观感效果不佳。中国舞的观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明艳的服装,所以练起来性价比高,观众喜闻乐见。记得有一年同时参加两个舞蹈,每天上班跳舞连轴转。当时觉得自己胖是黑历史,照片删得所剩不多,导致现在想看看也没有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9月要过教师节了。在医院,很多实习生都是喊我们“老师”,我们喊不太认识的医生、药师也如此,尤其医院里大家称呼高年资的同工种的前辈这已经是全国固定称呼,例如25的医生可以喊40的护士“王姐”,但是必须喊30的住院医“李老师”,不在于年纪,而是工种一致的前提。护士之间有的人喜欢喊“王姐”“李姐”的习惯由来已久,我有一位护士长说,工作场合不要搞得好像沾亲带故一般,要不喊“老师”要不就直接喊名字。我比较赞同这一点,后来发现实际中并不好实施,因为在县城里的医院里,同事之间多存在人缘地缘血缘关系,大概我好多事情也就是如此事一样固执己见且头脑不灵活所以注定了我不好做护理管理工作。后来做了几年老师,有创业思维的同学会在节日之前进了花儿来学校卖,我为了支持学生自购一朵儿。做老师的时候,只有26,很多学生都20了,批评他几句反而被怼了我也只好悻悻地回讲台。刚做老师的时候,眼泪有时候在眼眶里打转,面上装得不在乎,心里想着总有一天我要变成老教师一样面上雷霆震怒而内心波澜不惊。结果,直到离职也没学会这招。</p><p class="ql-block"> 一般教师节后头就跟着中秋国庆了。月饼越来越蹊跷,榴莲芝士等馅料早就不足为奇了,乃至还有不可理喻的XO馅儿。由于良品铺子一年四季有名为“月饼”的馅饼卖,小孩子们对中秋节早就不如我们小时候那种期待了。有句话说,我们小时候的游戏里打电话的手势是手指比“六”,现在的孩子是五指并拢放耳朵上,因为座机变成了手机。月饼对我们的意义也是一样,“延时满足”赋予了它不一样的风味儿,所以,那个时候的月饼真的比现在好吃吗,也许是回忆给它的一层滤镜吧,美妙的是回不去的童年,而不是月饼。而我们父辈怀念的是苦难岁月里为数不多节日方有的甜蜜,苦中一点甜,更显其珍贵,如同他们也比我们也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一年晃一下又过去,又是年底。印度神坛上的灵蛇首尾相连,意味着首即是尾,尾即是首。生生不息的岁月,人不过沧海一粟。从前,总以为一起过节日的人可以永远在节日欢聚,“不信人间有别离”,后来,家人也开始离开,朋友慢慢变少。节日的意义是什么?我在另一篇文章里写过,“是为了给久未见面的人一个问候的理由,显得不那么突兀和尴尬”。家人走到天涯海角也血脉相连,而老朋友常常同在一座小城也久不见面。见面的理由与机会兼得好像不难又好像很难。但是当你想见一个人的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p><p class="ql-block"> 所以,节日是开头,是结束,是节点,是契机。当你想爱自己的时候,不必非要等到节日当做理由。当你想见一个人的时候,也不必等待任何节日作为相见的借口。随时出发,路在脚下。</p><p class="ql-block"> 所以,祝你永远爱自己,也祝你最爱的人和最好的朋友就在身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