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览一番乡土的印迹,来一场时光的邂逅</p><p class="ql-block">——诚邀读者品读《旧时濠江——老宅·旧巷·古寨》</p><p class="ql-block">郑才顺老师送了我一本厚厚的大书,书名为《旧时濠江》。随手翻阅,感受到的不仅是纸张版式的厚实,更是心智交汇、情思融合的厚重。</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本收录了关于濠江老宅、旧巷、古寨的图文的合集。书中,郑才顺老师这批作者以本地人亲历者的身份,加以考据,融入体验,进行梳理,描绘了一幅幅古朴的建筑图景,记录了一个个有趣的民间故事,呈现了一种种悠久的民俗传统、收集了一段段过往的生活知识,展示了乡土风情,融入了深情厚意,阐发了思考感悟,又配以丰富的图片,加以古香古色的装帧,引领读者走上时光之旅。</p><p class="ql-block">我很羡慕,也很佩服这些作者。</p><p class="ql-block">羡慕是因为我没能成为这样的作者,没能参与到这种书写中。我在濠江区工作、生活了二十年,买了这里的房,娶了这里的妻,走过了这里的路,看过了这里的风景,见过这里的许许多多人,食过这里的许许多多次桌(酒席),听过这里的许许多多场潮剧,看过这里的许许多多回闹热(热闹),可我还是一个外来者的身份,未曾真正走入这里的生活,未曾真正领会这里的风情,更没能谙熟这里的人情风俗,没能通晓这里的历史文化。我终究与这些人事物有着难以消除的隔阂,有着旁观者的无奈,只知其表而未及其里,稍解当下而未明杳远。而本书的作者们却不仅充分地呈现了本地当下的生活状态,还能够把沉淀在时光之中却已为时人所疏乎甚至忘却的东西,或打捞出来,或拾掇起来,把生动的细节打磨成珠贝,串联成珠链,把丰富的内容捋顺为丝线,绣织出锦图,得到了审美的愉悦,引起了情感的共鸣,达成了心灵的升华。他们或是探寻者,或是亲见者,或是参与者,他们更是细致的观察者、忠实的记录者、深刻的思想者,他们与这方乡土作了亲密的关照,既能相互感召,也能互相成就。</p><p class="ql-block">佩服是因为我只能为这里书写一些断章,而他们却用系统的内容、丰富的表达、饱满的笔墨、多彩的图片、丰沛的才情,把所见所思所感付诸落实,汇聚了图文,形成了作品集。我登过这里的山,访过这里的海,注目过这里的朝暾夕月,留恋过这里的清江碧野,倒是写成了一些豆腐块诗词,可是对这本书的内容,我却无法落笔。这里许多斑驳的老宅我曾探看过,许多幽深的旧巷我曾逡巡过,许多静寂的古寨我亦曾逗留过,却只能感慨于它们的陈旧,彷徨于它们的颓败,落寞于它们被时光抛弃,却从未觉察老宅里曾经有过不知几代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从未思想旧巷中曾经有过人来人往、日升日落,从未解读过古寨内曾经有过家族的兴衰荣辱、礼俗的传承变迁。因为我知之实是甚少,悟之实是甚浅,真就不敢唐突了它们,也就不敢随意涂写文字。而本书的作者们,他们寻访了根源,整理了历史,发掘了人文,记录了故事,受到了启发,形成了感悟,得到了收获,这才悠悠落笔,徐徐成文。他们用时间沉淀思想,用情感凝练文字,用才华表达热爱,热烈而不失冷静,沉着而不失活泼。他们的做法值得肯定,他们的行动值得佩服。尤其是为本书配图的摄影师陈智生老师,他那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照片,那些把旧日时光纳入今日视野的图景,都是他不吝自己的时间、融入自己的兴趣、凝结自己的思考、阐释自己的理解、用心尽力的佳构。他用和谐的光影,为那些虽然存在却也可能即将消失的物事留下了具象,保存了史料。</p><p class="ql-block">亲爱的读者君,诚邀您一起与我依着作者的文字和图片,品读这本《旧时濠江》吧,览一番乡土的印迹,来一场时光的邂逅。</p><p class="ql-block">您可以与我一起品读吴燕萍老师在《达埠霜降巷里的宅第乾坤》一文中对儒林第门匾的描写:</p><p class="ql-block">门额匾两侧则是两块山水石雕画,甚引人注目,座向右的这块,“破四旧”时期被破损严重,笔者观之虽感惋惜,但因石雕中一匹马的幸存,让这块残缺的石雕不减其魂,给了观者丰富的想象空间。画面中,骏马气定神闲立于小山坡上,马腹和后臀健壮肥圆,马尾松垂,垂首俯视山谷的形态,马颈形成一段优美的弧线。马的四周景象凿刻被涂损,但依稀的轮廓或似重峦叠嶂、山川悠远,青松翠柏环于溪涧。座向左的这块,保存完好,雕画中两只仙鹤上下相对、衔枝嬉戏,两鹤间奇石葱丘,石隙间馥树兰芳暗持。右上角之鹤轻躯似云悬,欲高翔而下;下面一只鹤足踩菁菁佳木,雪翅轻开,长颈曲缩成 S 形;左上角则修竹摇曳,竹叶潇洒茂密;左下角蟠桃圆润,桃叶翻转,衬有松杆,侧枝连生。石雕内容承载了浓郁的益寿延年、君子风度、竹报平安等传统美好寓意。两块山水石雕画漆彩褪尽现出原石天然之色,雕凿的线条粗放、饱满,是纯手工时代铁凿金锤下的纯粹呈现。</p><p class="ql-block">吴老师以细致入微的写法把写意的潮汕浮雕写得形神兼备,具体可感。一句“不减其魂”,使得读者不感伤于石雕画的残缺,反而感受到了其神韵。对马的身形描摹,使得它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对鹤的动态描写,让读者产生一对仙鹤蹁跹于眼前的恍惚之感。而其中对环境事物的描写,更让读者感受到了石雕画的丰美、祥瑞。其语言优美而不失真实,详尽而又层次分明。不管是文字,还是所呈现的内容,都具有强烈的美感,实现了文质兼美、相得益彰的效果。真好!</p><p class="ql-block">您可以与我一起品读许巧如老师在《梅春魁和他的老宅》一文中对圣旨楼的记述:</p><p class="ql-block">据记者测量,整座圣旨楼座高83厘米,净高71.5厘米,底座11.5厘米。殿高52厘米,宽41厘米。后面屏风高40厘米,宽32厘米。三层飞檐从上到下,分别是39厘米、42.5厘米和47厘米,显得非常的小巧玲珑。</p><p class="ql-block">在这段短短的文字中,作者提供了10个精确的数字,有些数字甚至精确到了毫米。显然,这些数字并不是作者通过估摸得到的认知,而是经过她细致测量的具体结果。它们准确地呈现了圣旨楼整体和各部分的大小,真实地体现了圣旨楼的小巧玲珑。客观的记述,看似缺少了艺术的感染力,也没什么文学的韵味,实际上却能看出作者的细致严谨,她不仅是作为一个观察者、记录者的角色,更是作为一个探索者、研究者的角色,把圣旨楼本真地呈现出来。要知道,许老师可实打实地是位语文老师、诗人,她浪漫多情的文字可是打动过许多人的。在这里,她却本着负责的写作态度,把书写对象客观、严肃地写作出来。她不虚美自己的文字,却让文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真好!</p><p class="ql-block">您可以与我一起品读许昭光老师在《厂前老街》一文中对卖炭翁和周围人的描画:</p><p class="ql-block">“十指尖尖满脸黑”的卖炭翁是最为搞笑的了,左手提秤,右手抹砣,过量了,放下来从秤中取走较大的,用力往地上一扎减重,重新过秤,恨不得父母多生一双手,有时本能地往额头擦汗,脸上又增添几道黑痕,不时逗得顾客忍俊不禁,嬉笑不已,时有行人驻足“赏脸”,乐此不疲,厂前街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这真是一幅鲜活而又充满风情的市井图。这里面的卖炭翁可不是白居易笔下“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卖炭翁。这里写出的却是一个可爱的卖炭老人。作者寥寥几笔,就写出了一个勤快而又热心的老人卖炭的情景,他也不劳烦顾客帮忙,只是独自称炭,结果弄得脸上增填炭痕,令人忍俊不禁。作者既不出于同情,也不在于恶搞,而是抓住细节,展示生活风貌,写得情味十足。段落中,“赏脸”一词更是点睛之笔,有一语双关之妙,既写出了行人们观看老人称炭的情景,更是写出了他们的关注点,这赏的真是脸啊!赏的是老人那张频布炭痕的脸。当然,行人们并不是怀着恶意的,而是将之当作别致的风景,为生活增添点快乐。显然,老人自己也是不介意的,所以才能使得“厂前街乐在其中”。于是,笔墨就巧妙地从个体描写转入群体描写,味道十足。真好!</p><p class="ql-block">您可以与我一起品读许炜毅、郑扬两位老师在《百年风雨破较巷》一文中对破较巷的抒写:</p><p class="ql-block">数百年来,达濠寨所经历的每一个日子,都被诸如破较巷一样的条条巷陌如数家珍般深藏于内心,供后来者寻味、追忆。从浩瀚的历史与血泪中走来的古巷,如今已然容颜更改,物非人非。然而对于世世代代沿巷而居的乡民来说,无论时代如何更替,世事如何纷扰,这巷子,仍旧是他们的根,他们的归宿,他们难舍难离的故土,他们最初和最后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不必夸其形象的修辞,不必彰其浑厚的风格,单就其深蕴的情愫,就值得许多品味。比如其中对古巷现状深远的体察和全面的看待,就值得我们深思。两位作者看到了古巷悠远的历史,感受了其中的血泪,一个“容颜更改,物非人非”,既是结论,也是他们对抗时间消逝的冷漠的由头。他们的抒写有对现实的承认,也有对变迁的无奈。但他们并不作一声叹息来终结,他们引入乡民的角色,把古巷置入乡民的心里,挖掘出了古巷作为乡民的根、乡民的归宿、乡民的故土以及乡民的“最初和最后的精神家园”的意义。这不仅体现了他们作为书写者对古巷的留恋,更体现了他们作为文化人对古巷文化的时代价值的张扬。他们彰显的不仅是人情,更是社会责任感。真好!</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本书实在有太多值得细细品读的内容了。作者们的每一幅图片、每一行文字,或许都能够触发乡民的感动,引起天涯游子的乡愁,也能吸引外人的好奇,勾起后人的向往。</p><p class="ql-block">但正如郭小东老师在本书的序言中所说,“濠江的怀旧,不仅仅是所谓的乡愁,而是在陈旧的岁月中,寻找历史与先人的足迹,以及他们在弓行的文明中留下的圭臬。那些倒塌的家庙,旧巷,老厝,被遗弃的石敢当;那些破败的门当,户对;那些牌楼的残垣,那些被当作街石、任人践踏的镌刻着先人考妣的墓碑,那些被蛀蚀的明清牌匾,那些题着文魁、旌旨、模糊的敕石……它们曾经神圣、尊严,于明堂、于草野,精美地标榜着文明的权威,左右着乡民的存在与生活方式。这些旧时代的文化符号,其实是一种精神生活的谱系与灵魂,也是文明史痕迹学的题中之义。”本书作者们的记述,用文字和图片留住了这些文化符号,留住了一种精神生活的谱系与灵魂,这本身就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对于本书,我们品读的何止是文字和图片,更是在这些文字和图片里面满蕴的情意和思考,对过去、现在、未来的心理调适以及合理对待。</p><p class="ql-block">历史的车轮终究向前,生活的印迹不断生灭,时光的故事永远更迭。时代的事物总是推陈出新,潮流也渐渐改变生活的样貌,我们总是活在当下,展望未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割断过去。没有过去,历史是虚无的,记忆是苍白的,精神是没有寄托的,情感是不能维系的。所以,既要发展新事业,也要留住旧风情。同许多地方一样,濠江区也面临着时代的变革,追随着国家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地方趋向城市的布局,越来越多的生活融入了城市的节奏,但其古朴的文化风貌,原生态的生活传统,都有宝贵的价值,不应该消失无痕,不可追寻。</p><p class="ql-block">这本书,就用图文留住了已经过去或者正在流逝的时光和物事,让乡土文化之根不至于消亡,让那些牵恋守住一方乡土的本色,让一方人不至于失去回溯的方向和勇气,从而有了更好地前行的信心。它们带来的不仅是一回回追忆、一场场感动、一些些乡愁,更是一份份前行的勇气、一次次经营的决心、一个个建设的信念。</p><p class="ql-block">我期盼濠江迅速腾飞,就像风筝一样以华美的图式在中国的天空中摇曳多姿,我也希望濠江能够守住乡土根源,将之凝成柔韧的风筝线,以情感为牵连,以信念为指引,使它无论腾飞得多高,都不会失去了方向,缺少了支持。</p><p class="ql-block">亲爱的读者君,您愿意与我一起,带着这样的期盼和希望,细细地品读一番这本《旧时濠江》,读懂这方乡土的风情,明悟那些时光的真谛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