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76年早春,我从部队宣传队调到后勤医院工作。当时医院坐落在日照西面的一个叫“黄山前”的地方。我们员工宿舍离门诊部不远,也在山路边上。而住院部则要沿着山坡往上走几十米,设有内科、外科和传染科等病房,条件比较简陋。</p><p class="ql-block"> 由于远离城区,生活娱乐都不太方便,但年轻人在一起还是充满活力。我和孙军医、小莫三人住在一个宿舍,每每工作之余最开心的活动就是爬山。</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星期天早晨,我们起了个大早,三人结伴去山顶登高望远,走出医院,走在山间小径上,眼前是一片翠绿;满山的椴树花,香气扑鼻;不远处有曲曲湾湾的山溪在潺潺流动…… 爬山有点累,不一会儿大家就气喘吁吁了,但那时年轻,劲头十足,大概爬了一个多小时山路,就登上了“最高峰”。</p><p class="ql-block"> 正是出乎我们意外,山顶上竟然有一间用山石垒起的小屋,住着一位古稀老人,看得出他的生活十分清苦,小小的石屋就放着一张破旧的板床和一个垒起的土灶,凌乱地摆着几个小板凳。老人说他有一个女儿已经嫁人住在山下,偶尔会上山给他送点地瓜干和蔬菜。</p><p class="ql-block"> 我们和老大爷聊了会天,就分头为老人打扫周边环境,把小破屋里家具整理好,孙军医还找来水桶、扁担到小溪边挑水,把门口的水缸里灌得满满的……大爷连声道谢:谢谢部队同志!谢谢解放军!</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我们下山了,但这次登山,让我们三人多了份牵挂,总想着山上的老人。</p><p class="ql-block"> 除夕到了,我们带着面粉、猪肉和白菜,还有其他的生活用品上山了,去陪陪山里的爷爷,和他一起包饺子过年呢!那天大爷见到我们仨,高兴地拉着我们手久久不放,眼眶里含着泪花。</p><p class="ql-block"> 我们忙开啦:提水、和面、赶皮子,和大爷一起说说笑笑拉家常。水饺下锅了,热腾腾的开水翻滚着卷起一颗颗饱满的饺子,一盆盆端上来时,小莫更是兴致勃勃打开了一瓶酒,先倒上满满一盅,敬大爷健康长寿!那天老人家特别开心,和我们喝酒、吃饺子,谈天说地,简陋的山间小屋里充满了春天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以后,我们成了那里的常客,逢年过节总会走一走这段山路,去给他送点吃的、喝的,帮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家什,还和大爷一起开垦了一块小小的荒地,种上了茄子、黄瓜和绿叶蔬菜……</p><p class="ql-block">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我还常常会想起那段“黄山前”的佳话,那片山里的“绿色”,是我部队生活中难忘的一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