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风阁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公园内,是一组集纪念、展示、游览、休闲为一体的大型仿宋综合性建筑群。该建筑群建于1999年,旨在纪念包拯诞辰1000周年,弘扬包公精神,宣传安徽悠久的历史文化。清风阁不仅是合肥市的重要地标,也是包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可以登顶清风阁,俯瞰整个包公园及合肥市的城市风光。此外,清风阁内还有电梯直达顶层,方便游客欣赏美景。清风阁周边还有其他著名景点,包括包公祠、包公墓等,这些景点共同构成了包公园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7日上午驾车来到合肥包公园,因停车位较少,园内的停车位已满,无法进入公园,只能在入口处排队等待,有车岀来后才能放行入园,还算好上午来的早,排在第三辆车后面,大约等了10多分钟就放行进入了。进入公园迎面而来的是绿意盎然的树木与远处高楼林立的城市天际线。公园内的建筑群错落有致,仿佛将现代都市与古典园林完美融合,我沿着石板路缓缓前行,感受着这里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我来到了明月亭。亭子四周绿树环绕,盆栽点缀其间,显得格外雅致。在亭子里,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亭子内立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刻写着《清风阁碑记》。碑庐邑雄踞皖中,襟带江淮;居南北要冲,为八皖首府;沃野干里,钟灵毓秀。自古人文蔚起,英才荟萃。乡先贤出将入相,代有其人。廉吏直巨,史不绝书。见诸国史方志,以“青天”名世,口碑干载妇孺皆如,历久而弥新者,包拯一人而已。公元一九八七年十月,合肥市人民政府应包氏后裔及邑人之请,迁葬公之遗骨于郡城之南,建立包孝肃公墓园。庭草萋萋,松柏森森,气象庄严肃穆。九十年代中,为纪念一九九九年公之干秋冥诞,邑人倡议兴建包公文化旅游区,垂之久远。一九九八年四月,合肥市包拯干年诞辰纪念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筹划实施,敦聘安徽省建筑设计院精心设计,旋即组织施工,首建清风阁。阅时两年,工程告竣。楼宇巍峨,殿阁崢嵘,周以芳园,名曰清风园。建筑风格本于宋代营造法式,古风盎然而气势恢宏。登楼俯瞰:包公墓园、香花墩、廉泉亭、脚印塘、浮庄诸景,尽收眼底.景区布局,一气呵成,错落有致。清风一阁,高屋建瓴,尤为画龙点睛之笔。春秋佳日,中外游客联袂登临,思古鉴今之情,当油然而生。谨叙始未,敬告邑人。</p><p class="ql-block">公元二千年岁次庚辰孟秋之月浴旦</p><p class="ql-block">后学邑人许有为沐手恭撰</p> <p class="ql-block">看完《清风阁石碑记》碑文,在明月亭前留影,背景是美丽的公园景色,我不禁驻足欣赏,感受着这份古典与现代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在不远处,一座高大的古建筑塔楼映入眼帘,这就是清风阁。清风阁由合肥市人民政府修建,建筑高度为42米,共有九层,其中明五层暗四层,采用仿宋式建筑风格。清风阁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包拯的清正廉明精神。阁内的展览通过雕塑、绘画和多媒体等形式展示了包拯的生平事迹和其“孝勤清正”的精神品质。清风阁的门入口有一副对联“清风净宇宙,明月朗乾坤”,表达了对于清廉和公正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继续漫步,我来到了廉雨轩;廉雨轩是包公文化展的序言部分,以文字和史料图片为引,让人们走进这位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学习包公孝、勤、清、正的良好品质。</p> <p class="ql-block">畅风斋内展出的是《包公园微缩景观》,作品全长9.5米,高3.5米,深1.5米,制作精细、独具创意,犹如一幅当代艺术风光长卷。这幅艺术品由精致材料制成,具有独特的设计风格,旨在呈现一幅当代的艺术画卷。我仔细观赏,感受到了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我登上了清风阁楼顶,眺望着远处的城市天际线。高楼林立,城市风貌尽收眼底。这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合肥这座城市的现代化与活力。而公园内的宁静与美丽,更让人感到身心愉悦。</p> <p class="ql-block">前言。宋代名臣包拯平生整治吏治、巩固国防、清正廉洁、秉公执法、铁面无私,颇有政绩,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已成为清廉的象征,千百年来直受到世人的敬仰和传颂,享有“包青天”的美名。合肥是包拯的出生地,他在此读书、成长,出仕后曾回家乡任职,逝后归葬于此。这里孕育了包公的思想和精神,传承着包公的廉政文化。作为包拯的故乡、包公文化的发源地,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弘扬包公文化、光大包公精神,让更多的炎黄子孙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正能量。</p><p class="ql-block">清风阁是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包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阁内有六个展厅,以真实的历史、不同的表现手法,讲述包公侍亲以孝、莅政以勤、修身以清、立朝以正的一生,展示包公孝亲、勤政、清廉、刚正的精神品质和官德修养,进一步拓展我国古今廉政文化,营造“包公故里清风热上”的政治生态,提升包公廉政文化品牌内涵,扩大包公文化的影响力,打造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平台,构建具有合肥特色的廉政文化体系。</p> <p class="ql-block">包拯是中国宋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官员,以其公正无私的形象被后世所铭记。我站在介绍牌前,心中充满了对这位历史名人的敬仰之情。</p> <p class="ql-block">孝亲侍养,孝国以忠。</p><p class="ql-block">包公是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本可早日步入仕途,但因父母年事已高,且不愿随包公远离故土,故为尽孝两辞官职,待双亲去世后又墓旁守孝,前后共计十年。包公此等孝亲之举深得朝野好评。包公少时受儒家忠孝文化熏陶,从政后移孝作忠,鞠躬尽瘁,曾自述“臣生于草茅,圣从宦学,尽信前书之载,窃慕古人之为,知事君行己之方,有竭忠死义之分”。</p> <p class="ql-block">黄庭坚的孝顺。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虽然身居显官,但侍奉母亲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他都会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从没有一天不尽儿子的责任。这种孝顺的行为,体现了他对母亲深深的关爱与尊重。</p> <p class="ql-block">清风阁的历史记忆。清风阁内展示了许多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事迹,其中就包括宋代名臣包拯的事迹。包公一生仕宦二十六年,累官至枢密副使,赠官礼部尚书。他的公正无私和清廉正直,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包公形象。包公名拯,字希仁,谥号孝肃,宋代庐州人(今安徽合肥)。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卒于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享年六十四岁。包公从小读书刻苦,二十九岁考中进士甲科,因父母年事已高,便辞官侍亲,“十年亡宦”,直至三十九岁才正式步入仕途。包公一生仕宦二十六年,经历宋真宗、宋仁宗两朝,累官至枢密副使,赠官礼部尚书。</p> <p class="ql-block">包公墓</p> <p class="ql-block">包公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清风阁岀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广阔的绿地与茂密的树木。秋风起时,红叶满园,仿佛一幅生动的油画。</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还有一座小桥横跨湖面,小桥两侧绿树成荫,倒映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我站在桥上,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心情格外舒畅。</p> <p class="ql-block">在包公园内,我还漫步于一处具有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地方。这里绿树成荫,曲径通幽,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中。我在这里停留许久,感受着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眺望公园远处美景。</p> <p class="ql-block">这里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翠绿色植物环绕。</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合肥包公园,我不仅领略了这里的自然美景,更深刻感受到了包公的清廉正直和孝道精神。这是一次难忘的旅行,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希望未来还能有机会再次来到这里,继续探寻更多的历史与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