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远方朋友最喜欢问我一个问题是:你工作的地方叫平顶山,那里真有一座山是平顶吗?“真的,欢迎来平顶山登临平顶山看平顶山,领略不一样的平顶山”。我总是这样回答道。</p><p class="ql-block">在外地人眼中,平顶山的山顶平坦如砥,怪稀奇。</p><p class="ql-block">其实平顶山是山的一种特殊形态,数量不在少数。世界各地分布有不少平顶山,像美国西南部、西班牙、萨丁尼亚岛、非洲北部和南部、阿拉伯、印度、澳洲等地,而全世界最大的平顶山是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西部的大平顶山。</p> <p class="ql-block">国内说得着的平顶山,大大小小不下于五、六个,包括河南平顶山的平顶山,辽宁本溪的平顶山、内蒙古卓资县的平顶山、湖北省罗田县的平顶山和黑龙江的小兴安岭主峰平顶山等。这些平顶山各有特色,如辽宁本溪的平顶山占地广阔,内蒙古卓资县的平顶山形状奇特,湖北省罗田县的平顶山有古村落和传说故事。</p><p class="ql-block">唯独河南的这座平顶山有些不一般。这里的平顶山市是唯一以平顶山之形态命名的省直辖城市。平顶山山脚下,绿林中,井架高耸,道路纵横,号声阵阵,车水马龙,好一个充满活力的百里矿区。</p><p class="ql-block">平顶山处豫西山地和淮河平原的过渡地带,西部是崇山峻岭的秦岭余脉,东部是一望无际的江淮大平原。这平顶山区像古老秦岭上撒下的一粒绿色种子深深植于中原大地的泥土里。</p> <p class="ql-block">平顶山为什么山顶是平的?此地先民有丰富多彩的故事,世代口口相传,充满了神秘色彩。比如有玉帝削山传说,有老子打山传说,还有真武大帝建宫传说。这些传说不仅增添了平顶山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想象与解释。</p><p class="ql-block">河南平顶山的山之所以是平的,皆因该地在亿万年前,地球内部板块的运动和地壳板块的不断地挤压、抬升、断层、碰撞引起的,导致平顶山地区的地形逐渐造化了山脉和平顶。加之,远古时代,长时间的水体侵蚀使得山体逐渐剥蚀,形成了悬崖峭壁和沟壑,这些地质作用和地貌变化共同作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平顶山地貌。</p><p class="ql-block">城以山而名,山因城而闻。山给予了这座城的名和根,山城的成长又为平山注入了新的精神与灵魂。</p> <p class="ql-block">平顶山之所以叫得响,是因为有了平顶山这座城市。1953年,平顶山煤田开始勘探开发。1954年成立平顶山煤矿筹备处;1956年1月成立中共平顶山矿区委员会;到了1957年3月正式设立平顶山市。不论是最初的煤田命名,还是后来的煤矿筹备处、矿区委员会以及短暂的特区均以平顶山命名,原因是开发建设的这片地方就在平顶山脚下,平顶山是平顶山这座城市最明显的标志。</p><p class="ql-block">经过七十年的自力更生与开拓进取,一代又一代的煤矿人用自己勤劳质朴的双手,在昔日的荒滩野岭上建起了一座现代化新城,为保障国家能源、材料供应和国民经济建设,建立了不世功勋。</p><p class="ql-block">世人眼中的平顶山市,以煤立市远播四方,大家只知道这里煤炭多。其实平顶山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平顶山为古应国所在地。《诗经》《左传》以及商代甲骨卜辞中已记载有应国等文献。应国从西周早期立国,到春秋早期被楚国所灭,先后经历约360年。</p><p class="ql-block">此前,人们对应国知之甚少。得益于传世和近年出土的应国铜器铭文,尤其是应国墓地的发现,人们才逐渐揭开了其神秘的面纱。</p><p class="ql-block">从1979年发现应国贵族墓群开始,经几十年发掘,揭示了湮灭已久的中原古国——应国的历史文化面貌。都城位于应山南应河与沙河交汇区域,现平顶山新城区就是古应国都城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平顶山公园的平顶上有3800米长的古城断垣残壁,为春秋前期郑国所建军事要塞遗存。北面沙涧口是要道,古城控扼此道。公元前 678 年楚文王北进占滍水、汝河流域后加筑古城。公元前 557 年晋楚争霸,楚军在此阻击晋军发生“湛阪之役”。西汉末年,刘秀部在此阻击王莽军后撤至昆阳,成就昆阳大战壮举。山脚下,还有少年诸葛亮寓居地——诸葛遗墟,以及与诸葛亮有关的遗迹黄楝树,放马坑,金鸡冢。</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平顶山,山上已被辟为市区山顶公园,公园内的道路纵横交错,花坛锦簇,草坪如毯。山顶登山台阶口便是美食集中点,烤串滋啦啦冒着诱人香气,还有就地取材的山蝎子烤串,随要随烤。“嗒嗒嗒”的马蹄声,那是游客们在山顶上公园的马场上练习马术。“嗷——,嗷—……”的喊山声,时不时地从密林中,从山腰的小路上,从山顶的观景台上响起,那是小伙子们在这里喊山,释放压力。东边有下山的滑道,梵音袅袅的寺院,寺院改造项目正在进行中。上下山的观光车吆喝着招揽下山客,与白色的高头大马混在一起,活像穿越在古装与现代剧中。</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顶之上,置身于烟火之外,南望,市区风光一览无余。从山脚下的苍翠山林到远处的幢幢高楼大厦尽收眼底,极目远望,心旷神怡。北面是山峦叠嶂的紫云山景区,层层叠叠的山峰隐于苍翠欲滴的底色之中。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在山顶西边等日落,看西边紧挨着的落凫山上风车悠悠,山峦雾霭,落日余晖,那又是另一幅惊艳世人的画卷。</p><p class="ql-block">平顶山市域美景如画,景点众多,山有尧山,二郎山,中原大佛,画眉谷……水有沙河,白龟湖,昭平台,石漫滩……寺有香山寺,风穴寺,白雀寺,文殊寺……</p><p class="ql-block">有朋自远方来,看景第一站我必选平顶山,因为平顶山之平顶山是这座城市的根魂,此城以山而名,此山因城而闻。</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墨友:沿着路灯一个人走、花的海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作者简介:陈国军,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家乡》杂志社签约作家,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平煤神马老年作协会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