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31日—11月2日,湖北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年会在历史厚重的古城襄阳隆重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践行教育家精神,推进班级教育创新发展。共有来自全省近千名班主任参加了本次学术年会。年会除设立主会场外,还设立了八个分论坛,全部围绕“班级教育创新发展”这一核心主题展开。我有幸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受益匪浅。 年会开幕式 武汉市第六初级中学政教主任 王姣 武汉市第六初级中学年级主任 邓洁 武汉市第六初级中学班主任 代建勇 武汉市江岸区共有70多名班主任参加了本次学术年会。有来自七一中学梅丽旻、李君、财贸学校程欣、苏静、六中吕裔、二十中周志贞、六中致诚梅丹、市实验学校焦乐乐、二中广雅操慧等9人,分别在主旨演讲和分论坛上进行了交流,分享了江岸教育在“责信德育”的引领下,深耕班级教育创新发展的智慧与策略。 在襄阳四中义务教育部,还遇到我校老同事,也是襄阳四中义务教育部语文名师夏明慧老师,老友相见,分外亲切。 应大会秘书长曹斯的邀请,我临时充当了分论坛四“主题班级活动”的主持人,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肖琛—“桥”见宜昌 宜昌市西陵区外国语小学高书宇—童心向党奔未来,红船精神永传承 襄阳市第四十一中学 杨丽—我爱中华 武汉市实验学校焦乐乐—护长江十里,盼百物来栖 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三小 阮心艳—落实爱国主义,传承红色基因 中场分享互动环节,在座的老师们积极、踊跃。 宜昌市葛洲坝中学 张媛—家乡水韵,坝筑心间 襄阳市第三十四中学 田红—文明礼仪伴我行 襄阳市第四十二中学苏伟华—把爱大声说出来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康娟—德育课程实践与学生画像评价 襄阳第四十七中学王倩倩—提灯引路,触及心灵 最后环节,老师们积极互动,现场智慧的火花不断。 江岸区勇毅班主任工作室成员,武汉六中致诚中学语文教师梅丹,在分论坛三“带班育人方略”上分享了“知进知止,进止有时—关于班主任工作智慧的策略”。 11月2日上午的主题活动。 主题班级活动展示与观摩环节由刘永存博士主持 来自襄阳市第一实验小学江玲执教了一节“爱护眼睛,明亮未来”的主题班会课。 来自襄阳四中义务教育部崔佩执教了一节“师生一场,成为彼此的光”的主题班会。 班会课结束后,是研讨互动环节,我也作为嘉宾临时上台与老师们一起互动。 参会班主任代表发言 学会副理事长 李伟博士发言 学会理事长熊华生发言。 谈一点我参会的真实感受:<div>1、班级育人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div><div> 从本次参会的情况看,来自全省各地市的班主任近千人,既有经验丰富的班主任,也有年富力强的骨干班主任,还有初等讲台的年轻班主任,同时,还有来自大专院校从事德育研究的专家学者。</div><div>2、班级主题活动内容更加丰富</div><div> 从本次主会场和各分论坛的分享看,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从关注学生思想、习惯、品行方面,转向更关注学生心理、身体健康、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学生创新精神、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等方面。</div><div>3、班级主题活动的方式更加多元</div><div> 从本次年会展示与分享的情况看,已经完全没有了主题班会班主任说教的痕迹,更多的采用现场体验、实地参观、访谈、视频连线、家长或社会人士参与、班会戏剧化、情景表演、分组讨论(或辩论)等,多元的活动方式,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div><div>4、班级主题活动跨学科意识更加凸显</div><div> 从本次年会展示与分享的情况看,老师们跨学科意识凸显。如襄阳市第四十一中学杨丽老师作为语文老师设计的主题班会“我爱中华——筑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就采取了穿越回古代的戏剧化形式,将历史知识很好的融入班会环节当中;再如武汉市实验学校焦乐乐执教的“护十里长江,盼百物来栖”的主题班会,就很好的将生物、地理知识融入其中,这些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div><div>5、一点建议:</div><div>(1)承认现实,地区差异导致的班级育人理念、策略的差异真实存在,应该引起关注和重视。</div><div>(2)在德育评价的模式、成果推广上还应有更多的导向性。</div><div>(3)名班主任工作室的辐射力度如何做到精准、高效、有影响力,这也是年会今后可以多关注的。</div><div>深耕班级,是每位班主任的责任与使命,做不做得了教育家先不谈,但一定要有做教育家的精神和情怀。</div> 古城北街的新去处——“管家巷”夜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