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

小梦

<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慕燕滨江风光带充满生机。</p><p class="ql-block"> 从五马渡朝燕子矶方向看去,宽敞的大路两旁停着几倍于平时的私家车;两旁的树红了不少,红绿交错,有味儿;阳光充足,除了树荫下,满世界的明亮;气温回升,人们轻装简从,满是轻松悠闲的样儿。</p><p class="ql-block"> 高耸的幕府山像巨大的屏风遮挡了车城内的喧哗,让这条风光带多了些许安静。</p> <p class="ql-block">  江面好不热闹。黑色的驳船白色的游轮来来往往,船速看似不快,倒也是一片忙碌。偶有船上的汽笛声给你感觉到新鲜。</p><p class="ql-block"> 对岸的八卦洲楼群拔地而起,相隔不到一年,它们又一次证明了我们的速度,它们又一次让我们骄傲。</p><p class="ql-block"> 新增不久的五马渡游轮很受欢迎。我们到时游客正登船。紧临的五马纵向排开,像是刚从江里冲将出来。后四匹神马昂首奋蹄,当头那匹全身腾起,翘首向天——它已经化身为龙。</p><p class="ql-block"> 相传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后,琅琊王司马睿、西阳王司马羕、南顿王司马宗、汝南王司马佑、彭城王司马纮渡江至此,其中司马睿所乘坐骑顿时化龙飞去,成为其称帝前之“吉兆”。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正式建都,创建东晋王朝。五马渡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化为龙身的头马的后蹄因为长年有小孩子爬上去嬉戏,被磨得油光铮亮。为此我每每都要站在它的下面多看几眼。</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一切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画卷。我忽然想到,倘若请著名的画家们为此作画,他们将该怎样取舍,谁为主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路向前缓行,有更好的景致就下车看看拍拍。后来又是我一人沿着江边朝燕子矶走。</p><p class="ql-block"> 沿途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帐篷太多,越靠近燕子矶,江水与道路间的空地越开阔。稍稍仔细点就能发现年轻人多,年轻的父母带着儿女的多,我这样的年纪倒没几个。</p><p class="ql-block"> 色彩丰富的帐篷分散在绿地上是道美丽的风景。它们让我想到大片绿地上的蘑菇。帐篷下的内容不少。方桌,椅子、小拖车、婴儿车、烤炉、简易燃气灶……休闲,野炊的必需品应有尽有。</p><p class="ql-block"> 我再一次不自觉地感叹:现在的年轻人真幸福。想当年我们能有一床大大的铺地的塑料布就不错了,再说我们也没那时间没那雅兴啊。</p><p class="ql-block"> 在我见到的帐篷中有两顶帐篷让我有点揪心。帐篷下有小学生在写作业。如何评价?是负担重了?是孩子自己没安排好时间?反正我有点不舒服——大人在游戏看景,孩子默默学习,什么事儿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临近燕子矶公园了,这里的游人更多,游乐的项目也更多。蹦床,射击,套圈,钓鱼,啥都有。这些定是私人的摊位。也好,搞活经济么。</p><p class="ql-block"> 燕子矶公园去过多次,不想再爬上爬下,就经过燕中返回了。不过经过公园就念叨起朱元璋的题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燕子矶兮一秤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长虹作杆又如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天边弯月是挂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center;">称我江山有几多。</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这首诗的修辞巧妙和作为明代开国皇帝的霸气。我也忘不了</p><p class="ql-block"> 陶行知先生的“想一想,死不得”的警示牌。旧社会穷人日子难熬,经常有人在矶头跳崖而死。于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得知后便写下上述六个大字,以此警示劝勉想跳崖的人。</p><p class="ql-block"> 抚今追昔,两个社会两重天。小康社会的人还会为生计跳崖么? 当然不会,历史不能也不会重演!</p><p class="ql-block"> 2024.11.0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