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登高皖浙游(四)2024.10.7~10.13

王沪军

<p class="ql-block">出黄山汤口镇,向浙江金华驶去,中午在游埠古镇吃了午餐,宿金华,明天游诸葛八卦村。</p> <p class="ql-block">诸葛八卦村原来叫高隆村,座落在浙江省兰溪市境内,是迄今发现的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集地。今日重阳节,去兰溪诸葛八卦村,从大门进村,因为节日不收门票,一路只见村委会给村里老人分发节日礼物,一派祥和安宁的节日气氛。</p> <p class="ql-block">上塘商业街是一条环形街,街外圈在陆地上,街内圈是架在水面上的水阁楼,店铺的行制各式各样,大致有排门式、石库门式和水阁楼三种。</p> <p class="ql-block">钟池位于诸葛村的中心,面积0.24公顷,它的边上是一块与它逆对称面积的陆地,村民用于晒场之用。易经上说“东南为阳,西北为阴”再加上“天圆地方”之说,空地和钟池正呈阴阳太极图形。陆地靠北和钟池靠南各有一口水井,正是太极中的鱼眼,钟池四周伸展出八条小巷,特点各个不同,形成了坎、艮、震、巽、离、坤、兑、乾八个部位,八条小巷,似通却闭,似连却断,虚虚实实,犹如一张蜘蛛网,又宛如一座迷宫。</p> <p class="ql-block">国家著名的古建筑学家在实地考察了诸葛村后说,中国传统村落布局有依山傍水的不规则和中轴对称的方整形两种,像诸葛村这种围绕一个中心呈放射状的九宫八卦形布局,在中国古建筑史上尚属孤例,其重大价值不言而喻。</p> <p class="ql-block">钟池边有一道墙,正面是一幅大八卦图,背面是一个福字。</p> <p class="ql-block">诸葛家族迁移高隆后,遵照先祖“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古训,从事中医药产业。这个位于下塘北岸的“寿春堂”药店,正堂内两旁金柱上的楹联很有意义:但得世上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p> <p class="ql-block">进门靠右是药柜,药架上整齐摆放着盛装中药的药罐。</p> <p class="ql-block">寿春堂中玻璃橱窗内一支硕大的人参和灵芝夺人眼球,二只花瓶寓意平平安安。</p> <p class="ql-block">方医生坐堂免费把脉。</p> <p class="ql-block">姚先生当起了老药工,为中药切片。</p> <p class="ql-block">与门外秋色同框。</p> <p class="ql-block">诸葛村的农坊馆里有古老的织布机、碾坊、碾盘、油坊、炒锅、小手磨等,从中领略诸葛村人的民俗。</p> <p class="ql-block">倪顺余牵磨有模有样。</p> <p class="ql-block">乡会两魁是一座四柱五楼牌坊式宅门,耸立在村中央上塘的古街旁,气宇轩昂,堪称诸葛村建筑的经典之作。这座宅门的主人是诸葛亮第39世孙诸葛琪,他20岁便蜚声文坛,分别在乡试和会试中双双夺魁,并剌封为文林郎,这乡会两魁无疑是诸葛家族最大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丞相祠堂坐东朝西,平面按回字形布局,面积1400平方米,是为纪念先祖诸葛亮而修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末到民国时重建。这是诸葛家族供奉先祖和用于祭祀的场所。祠堂中间四根合抱的立柱,是用上好的松、柏、桐、椿四种木料制成,取“松柏同春”之意,祈求家族世代兴旺。</p> <p class="ql-block">祠堂正中的享堂,供奉着家喻户晓、受万世景仰的武候公诸葛孔明。</p> <p class="ql-block">丞相祠堂没有大门,所有人进出都走侧面的小门。祠堂初建时,由于里高外低的“伏虎”形格局正对着两户姓王的人家,为避风水,睦邻友好,才用围墙围住了门头,只留两个侧门,这样的情商和智慧恐怕也就是诸葛亮的后人能够做到。</p> <p class="ql-block">在诸葛村找不到门对门的人家,这种错开的格局,有利于处理好邻里关系。诸葛村的房屋前檐高后檐低,每当下雨,所有的雨水都聚集在自家院内,村民说这叫肥水不外流。</p> <p class="ql-block">厚德居是现今村里开的民宿,接待前来观光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元代中期,诸葛亮27世孙诸葛大狮四处探勘居住地,当他来到一个叫高隆的地方,发现这里可耕可住,可樵可渔,于是按阴阳八卦的理念,营建村落,聚族而居。明代之后,改名为诸葛村。图上是整个村子的九宫八卦布阵图,这个图式的内涵十分玄妙,这是中国古老文化的科学,也是世界上最为神秘的一种文化现象。</p> <p class="ql-block">诸葛先人以太极为中心,表示阴阳相互作用,期盼子孙繁盛,村子形成内八卦,希望千百个单体空间,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八条小巷派生出许多纵横交叉的小弄堂,象征万事万物在运动变化,外人进出小巷,往往好进难出,甚至迷失方向。</p> <p class="ql-block">神奇的是这个村庄隐蔽在八座高高的山岗之中,外界很难发现,而这八座山岗的排列,又恰似外八卦的八个方位。据村史记载,二战时期,日本侵略军从山外经过,竟未发现山里还藏着一个村庄。如果说内八卦体现了对外防卫功能,那么外八卦就有了天然的屏障功能。诸葛村就是在这种人文与自然完美和谐的居住格局下,卫护了700多年的安宁生活。</p> <p class="ql-block">站在钟池边上的三位男士手持法器。</p> <p class="ql-block">诸葛村明清时代民宅有200多座,是“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的徽派建筑典型,被古建筑专家称为“中国古民居的富金矿”,是全国群体最大、形制最齐、文化内涵很深厚的一个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大公堂位于村子的中心,坐北朝南,始建于明代,祠堂前后五进,建筑面积700平方米,里间开阔,可供数千人举行活动。门外两旁的“忠”、“武”两字,是诸葛亮的谥号,同时也彰显着诸葛家族的忠诚与武勇。堂内壁上绘有“三顾茅庐”、“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白帝托孤”等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壁画。堂外围墙旁现存六株龙柏,暗示诸葛后人六祖繁衍,人丁兴旺。门庭飞阁重檐,高约10米,上悬一块横匾“敕旌尚义之门”。顶层有明英宗于正统四年(1439年)所赐盘龙圣旨立匾一方,表彰诸葛彦祥赈灾捐谷千余石的义举。</p> <p class="ql-block">雍睦堂建于明正德年间,是仲分宗良公享祀厅堂,门面以苏式砖雕装饰,中央部分突出于两侧檐口之上,成三楼式,高约10米,檐下有砖的小斗拱,枋上有亚字纹,上方的竖匾刻有“进士”二字,两侧的墙全是平整的素面,顶上有一葫芦,上插方天画戟,使得整个门面显得有节制,有层次,也相当明快。</p> <p class="ql-block">诸葛村诸葛氏从安三公的三个儿子起,分孟、仲、季三分。往下又分几级房派,多数房派有自己的小宗祠,称为厅和小厅(私己厅)。孟分是大房,是宗子,大多居住在大公堂和丞相祠堂之间的发祥地上,以忠信堂为中心;仲分的人文化高的比较多,绅士们有身份,说话管用,大多聚居在村子的东北部,以雍睦堂为中心;季分的人善于经商,在外开药店的很多,聚居在西部,以尚礼堂为中心。诸葛村的三大片布局,在明代上半叶就已经形成了。</p> <p class="ql-block">村里专门售买孔明锁的店铺。</p> <p class="ql-block">村民已经在加工春节对联。</p> <p class="ql-block">买一枝村民刚从荷塘采来的莲蓬,剥着白色的莲子,尝着甘甜清口。</p> <p class="ql-block">村外稻田里的古老水车。</p> <p class="ql-block">稻田摆拍。</p> <p class="ql-block">莲蓬成了绝美的道具。</p> <p class="ql-block">古诗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今我们是:采莲一缕香,稻田滚滚浪,秋华无限好,今日又重阳。</p> <p class="ql-block">重阳最好的赠言,红红火火,诸事顺遂。</p> <p class="ql-block">在村里农家餐馆吃完午餐,乘兴而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