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都江堰,这个古老而神密的名字,自古以来就在中华大地上广为留传。金秋十月,来到成都参加同学聚会,也终于有机会第一次来到了都江堰,探寻它的历史脉络,感受那些源远流长的故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都江堰,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一个集灌溉、防洪、供水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古代水利工程,始建于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于公元前256年左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都江堰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最长的一座宏大水利工程,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代表之一。这个工程系统有效地利用当地地理条件,实现了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川西平原成为了著名的“天府之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都江堰不仅是世界文化遗产,还是国家五A级旅游景区,以其独特的工程设计和悠久的历史背景吸引了无数游客游都江堰。走进都江堰景区,心随景动,感受着千年的韵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南桥是都江堰景区正门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原名“普济桥”,后改名为“南桥”。南桥长约133米,4排5孔,桥身集雕梁画栋、民间彩塑、书画楹联于一体,被誉为“水上画楼”、“雄居江源第一桥”、“览胜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南桥最初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由四川总督丁宝桢和灌县县令陆葆德主持修建,取名“普济桥”,意为普济众生。南桥在历史上多次损毁并重建,最终形成了今天的钢筋混凝土与木结构结合的古廊桥形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南桥不仅是一座实用的交通建筑,更是一座充满文化内涵的艺术长廊。桥身的各种彩绘、雕梁画栋、民间彩塑和书法楹联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南桥还见证了都江堰的历史变迁,成为当地重要的文化符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身后的是都江堰的景点-卧铁,这是埋在内江“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准。卧铁,作为都江堰岁修淘滩的标尺,确保每年枯水期清淤深度适中,保障成都平原灌溉与防洪,是都江堰治水智慧的重要体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为了纪念这些治水先贤,都江堰人修建了这条长150米、宽14米的堰功道,左右置放了十二尊古朴凝重的青铜雕像,分别代表了从秦汉时期到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治水建堰的有功之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都江堰堰功道上的12尊人像分别是:文翁、诸葛亮、章仇兼琼、高俭、刘熙古、赵不忧、吉当普、卢翊、施千祥、阿尔泰、强望泰、丁宝桢。这些雕像大部分是蜀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又是兴修水利的专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翁(公元前187-前110年),名党,字仲翁,是西汉时期的蜀郡守。文翁不仅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治水专家,他解决了当地的旱涝问题,对四川的水利和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发明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诸葛亮首设都江堰管理官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章仇兼琼复姓章仇,今山东嘉祥县人。唐朝玄宗时期重臣。在蜀地任职八年,文治武功多有建树,政绩斐然。在蜀地大兴水利,整修都江堰等,使天府之国延续“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富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高俭(576年-647年),字士廉,今河北省景县人,唐朝时期的重要大臣。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高俭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修养,为人俭朴、为官廉洁,深受当时公卿百官的尊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刘熙古(公元903 - 公元976年),字义淳,今河南宁陵县人。唐朝名臣刘仁轨十一世孙。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政治家,史学家。在后晋、后周、后唐均有任官。宋太祖统管宋州时,刘熙古任节度判官,户部尚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赵不忧,字仁仲,是宋朝宗室,嗣濮王赵宗晖的曾孙。他在担任永州通判期间,亲自监督都江堰的岁修工程,严惩了贪污款项、中饱私囊的官员,确保了水利工程的质量,有效减少了水灾的发生,受到了百姓的赞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吉当普,元朝官员,一名吉达布,蒙古族,元朝官员。元顺帝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出任佥四川肃政廉访司事,在任时主持重修都江堰。他第一个将堰体由竹笼结构改为铁石结构,对后世治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卢翊,字凤翀,晚自号玉渠。江苏常熟人。明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授新喻令,有政绩。正德年间,任四川接察司签事,提督水利。卢翊在四川时就以治水闻名,他深知靠天吃饭的农民对水的依赖,因而十分留心水利建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施千祥字子吉,号半峰,今福建省福清市龙田镇上一村人。嘉靖乙未年(1535)进士,曾任礼部主事,历典客、祠祭二司,江西、四川等地佥都御使,后出任广西参政。他在都江堰实施“以铁治堰”之法,是水利史上的大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阿尔泰,满洲正黄旗人,是清朝乾隆时期的重要将领和官员。乾隆年间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四川总督和武英殿大学士。他作为四川总督,积极参与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和管理,确保了这一重要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强望泰(1793-1844),字萼圃,陕西韩城人,是清代著名的水利专家和官员。道光七年(1827)至道光二十四年(1844)期间,先后八次出任成都水利同知,专门负责修治和管理都江堰,是清代任期最长的都江堰管堰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丁宝桢(1820年—1886年),字稚璜,祖籍江西临川,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牛场镇人。他是晚清时期的重要官员,他在任四川总督期间,对都江堰进行了重要的整修和改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堰功道上的雕像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水利文化的传承。这些雕像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雕像的展示,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和文化内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观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同时,顺道游览堰功道,欣赏这些古朴凝重的青铜雕像,感受古代治水先贤的智慧和勇气。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游览方式,也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领略都江堰独特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它昂头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鱼嘴的设置极为巧妙,它利用地形、地势,巧妙地完成分流引水的任务,而且在洪、枯水季节不同水位条件下,起着自动调节水量的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飞沙堰“泄洪道”具有泄洪排沙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组成部分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 山丛中激流而下,会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飞沙堰的设计巧妙地利用了自然规律和人工智慧,通过弯道环流原理,将岷江中的泥沙和多余的水量排出,确保成都平原免受水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飞沙堰不仅在水利工程上有着重要的功能,体现了古代水利工程的精湛技艺,来此的游客还可以近距离观察泄洪排砂的过程,感受其震撼人心的力量,同时欣赏都江堰景区的美丽风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飞沙堰不仅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一处集文化、娱乐与景观于一体的独特景点,展示了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这三项工程,结构严谨,布局完善,相互依存,互相制约,形成有机整体,收到“引水以灌田,分洪以减灾”的效益。使川西平原千里沃野,农产丰饶,成为“天府之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来都江堰就可看到座落在玉垒山制高点的玉垒阁,它不仅是一座壮观的建筑,更是一座承载着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宝库。远眺其主体建筑雄浑巍峨、金碧辉煌,也是都江堰风景区重要标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伏龙观,是都江堰离堆北端古典建筑群,在都江堰工程引水点宝瓶口的上方。伏龙观相传为二郎神降服孽龙之处,孽龙就被锁在离堆下面的深潭里,这便是伏龙观的来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伏龙观也是灌阳十景之一“寒潭卧伏龙”的所在地。伏龙观属于建筑与设施中人文景观综合体类的纪念、宗教、祭祀活动场所,为道教建筑,是纪念李冰的庙宇</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安澜索桥,又名“评事桥”“珠浦桥”“夫妻桥”“何公何母桥”,位于中国都江堰景区境内,跨越岷江,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被茅以升誉为中国五大名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安澜索桥在唐代已然屹立;最早的历史可考于宋淳化元年(990年);明朝末年索桥被战火烧毁;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塾师何光德夫妇相继修桥;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重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974年确定现址;1982年作为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澜索桥东起分江亭,西至堰功亭;全长286.5米,其中外江段索桥长142.5米,同时可容纳300-400人通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安澜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桥身,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或钢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或钢缆为栏。远远望去,安澜索桥犹如一道奇特的凌空高悬的雨后彩虹,十分壮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都江堰安澜索桥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勇气的结晶。它的存在不仅见证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辉煌历史,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王庙,位于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是纪念古代水利名家李冰父子的祀庙,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据文献记载,二王庙原为望帝祠,百姓所缅怀和敬仰更名为崇德庙,宋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敕封为王,所以定名为“二王庙”并沿用至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民国十四年(1925年)曾遭火焚,灾后募资重建。二王庙顺应山势,建筑主轴线呈现西南东北走向,为合院式布局。同时,设计者集巧思,转换山门前序院落空间,偏置入口,形成了极有特色的“山门院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8年,二王庙古建筑群灾后抢救保护工程获国家文物局授予的“优秀文物保护工程特别奖”。修复工程还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国家传统建筑文化保护示范工程”等奖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全国像二王庙这种纪念有功于人民的历史人物的庙宇并不少见,但像二王庙这样有两千多年历史,但从未中断过鼎盛香火的庙宇却为数不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冰是四川人民心目中的神,在二王庙里,与之相关的塑像、碑刻、铭文、器物不计其数。就这样,人民把恩泽广施的李冰记在了心里,供在了庙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王庙建筑群坐落于山地环境中,坡度合适,直面岷江,正对着都江堰渠首工程,风景,视线优越,与周围古树林木融为一体,隐于幽深的环境之中。人工建筑和自然环境互相融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王庙建筑群最突出的风格是不强调中轴对称。庙宇完全依照自然地理环境,上下重叠交错建设,建筑上下高差达50米左右,形成庙台叠起、曲廊连环的建筑风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从下往上看,登临一层,上面还有建筑;从上往下看,殿宇重重,错落有致。二王庙的入口为东西方向的长形院落,与岷江河道同一方向,是松茂古道的一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从正山门乐楼起,二王庙有主殿三重,配殿十六重,规模宏大。殿宇布局不受中轴线束缚,而是因地制宜,依山就势,高低错落,起伏有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是二王庙内的治水图,主要展示了古代治水的智慧和方法。这些治水图不仅描绘了都江堰工程的布局和原理,还体现了李冰父子在治水过程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至今仍对都江堰的维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官殿是二王庙建筑的组成部分,供奉着天地水三官。三官实际是尧、舜、禹的化身。尧为天官,舜为地官,禹为水官。“三官大帝”分别于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校定世人祸福之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观殿庙墙上篆刻着成都府知文焕对原《三字经》作的修改,重刻于石壁上。两面还有“具湾截角,逢正抽心”条文被认为是饱含哲理的治水真谛,至今广为传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上台阶,壁间雕刻着历代积累的都江堰维修治理的经验,字句精练,含义准确,很有科学价值。在这里留影的是修都江堰的“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王庙的建筑风格独特,依山而建,山门前有一个合院,左侧门楣题“玉壘仙都”。牌匾上的“玉垒仙都”四个字,体现了二王庙作为祭祀李冰父子的圣地,其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使其成为传颂千年的“玉垒仙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都江堰“金堤重镇”牌匾位于二王庙大门右侧楣题,是一块黑色匾额,上面书写着金色的文字,这块牌匾的样式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国蜀汉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江县,因此得名“都安堰”,又称“金堤”。金堤重镇牌匾不仅是对都江堰工程重要性的象征,也是对历代治水功绩的纪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早在战国时期,很多治水格言就被镌刻在都江堰旁的山体上,让当地的百姓能世代遵循,保护、维修都江堰。二王庙的主殿由李冰殿和二郎殿组成,一前一后,建筑屋檐上都写满治水名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传说历史上的李冰没有儿子,只有女儿,后人给李冰杜撰了一个儿子。由于的李冰治水之举感动上苍。玉皇大帝派遣二郎神杨戬下界化身为“二郎”,作为李冰的儿子,协助李冰兴修水利工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唐宋以来,直至清代,历代对李冰和二郎皆有“王”的封赐,并立庙以祀之。虽然是儿子,但他是神,因此1000多年来长期雄踞主殿,二王庙历史上曾叫二郎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王庙有正殿(大殿)和二殿,现在正殿中供奉的是李冰的儿子__三只眼的二郎神,殿前有铜制的哮天犬。在“利济斯民”“利济全川”的匾的大殿中间,是“二郎神”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殿供奉李冰夫妇神像。道教为多神教,凡有功于人民之伟人,皆奉敬为神,立庙以祀之,以便人民瞻仰和怀念。“奕世戴德”匾和“功垂不朽”锦幡下端坐的是“李冰夫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供奉川主李冰及夫人神像,李冰为周秦时人,曾任蜀州郡守。因蜀中常洪水泛滥,率众大兴水利,分岷水,筑离堆,分九河,造七桥,造筑“都江堰”,灌溉川西平原,丰功伟绩,造福人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与正殿一样,在横檐上悬挂着很多题字匾,斗大的金字,恭恭敬敬。二王庙的牌匾不仅是对中国道教文化和书法艺术的弘扬,更是对李冰父子功绩的纪念。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和重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王庙的这些牌匾不仅装饰了二王庙,更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的重要展示窗口。二王庙不仅是一座宏伟的古代建筑群,更是一座承载着深厚治水文化和民间信仰的圣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都江堰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着历史的气息。我漫步在古堰之上,听着江水潺潺,心中涌动着对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见证着千年的沧桑与变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都江堰之行,心灵得到了一次洗礼,感受千年古迹的魅力,令人赞叹不已。都江堰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整个景区也领略到了自然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完美结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