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先农坛,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永定门内大街西侧。先农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山川,太岁、神农等诸神的重要场所,亦是皇家最早在北京城南设立的仅有的一座皇家禁苑。先农坛坐落在北京中轴线南端西侧,与天坛遥相呼应,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先农神和举行亲耕典礼的地方,如今也是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所在地。先农坛沿用明初旧都南京礼仪规制,将先农、山川、太岁等自然界神灵共同组成一处坛庙建筑群,是明、清祭祀建筑的杰出范例,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太岁殿太岁神,又称"太岁星君""岁星"掌管一年时令、人间祸福之神。明代,祭祀太岁被正式纳入国家典章序列以求太岁星君辅国安民。太岁殿位于先农坛内坛北门西南侧,是为祭祀太岁及春夏秋冬等自然神灵之地,其东邻神仓,西近神厨,南为具服殿,位置基本在先农坛建筑的中心地带,建筑体量为先农坛之最。太岁殿是由拜殿,太岁殿,东西配殿组成的一个环形院落,为整个先农坛等级最高的建筑群,拜殿面阔七间,屋顶为单檐歇山顶,屋顶为黑色琉璃瓦绿剪边,房檐为金龙彩绘。太岁殿为建筑群正房,从高度、宽度、建筑奢华程度都要高于拜殿,是整个先农坛等级最高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先农坛昔日皇家礼仪场所,如今市民打卡新地,北京先农坛营建之初,称为山川坛。永乐时期(1420年~1530年)营建北京山川坛“悉仿南京旧制”,与南京山川坛建筑格局基本相同,为其日后近600年的格局奠定了基础。先农神坛、神厨、宰牲亭、山川坛正殿、拜殿、具服殿、旗蠹(音 dao )庙等建筑,都出现于这个时期。</p> <p class="ql-block"> 藻井的视觉焦点是中间的一条盘龙,由一整块珍贵的金丝楠木雕刻而成,威震四面八方,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周边环绕细密精致斗栱及龙凤祥云纹样,很有皇家气派!</p> <p class="ql-block"> 整座藻井精巧别致、美轮美奂,立在正下方仰观仿佛可以从此升入梦幻天堂,令人叹为观止!在藻井外围,有个正方形井枋,四角由四尊木雕的威武雄健天王托举天花,藻井外圈第一、二层同样雕有琼楼玉宇,仙阁神殿,十分精美。藻井的最上方是一副星象图,深邃的蓝色底幕上,镶嵌着金色星点1427颗,据传此图是参照唐代一幅星象图绘制,极为罕见,尤为惊艳的是跟天上星体实际分布基本一致,华夏文明古天文学有多辉煌!灯光一照,星际闪耀,银河璀璨,仿佛时空轮回,让人目眩神迷!</p> <p class="ql-block"> 先农坛的建筑风格一反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轴突出、两翼对称”的布局原则,根据帝王祭祀活动的实际需要,分为先农神坛与太岁殿、庆成宫、天神地祇坛3个独立群组。先农坛平面呈北圆南方之形,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山川、神农等诸神的重要场所,亦是皇家最早在北京城南设立的仅有的一座皇家禁苑。 2001年先农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院落西北侧为宰牲亭,是祭祀坛内各处神祇宰杀牺牲之处。宰牲亭的屋顶形式为重檐悬山顶,这种形式在国内现存的明代官式建筑中是罕见的,被誉为“明代官式建筑中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 悬挂在拜殿、太岁殿顶的2个藻井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設计讲究,文化深邃,雕刻细腻,精美绝伦。每个细节都折射出我国古代奇妙的建筑理念和先人的匠心智慧,让人惊叹不已。先农坛现保存着原隆福寺明代藻井,其中最精美的为毗卢殿明间藻井和万善正觉殿明间藻井,堪称为藻井中的天花板,国家级稀世珍宝。</p> <p class="ql-block"> 皇帝来先农坛祭祀,会在这里祭祀太岁和春夏秋冬等自然神灵。目前已改为建筑博物馆室内展厅,以图片、石雕、建筑模型等生动形象的展示中国古代建筑衍进的轨迹,深刻的阐述中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在以农立国的封建时代,历朝帝王都将农业置于重要地位,农事丰欠关系着经济兴衰,直接关系着一个王朝能否长治久安。皇帝每年在先农坛耤田里的亲耕活动就成为了国之表率,以此来显示朝廷提倡农事,关心民生。藉田和帝王之间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一亩三分地上,历史绵延,朝代更迭,人们却不断上演着一幕幕恤农、悯农的故事,亦通过重农务耕的政策表现出一个国家治国理国的政治思想。</p> <p class="ql-block"> 先农坛的东南角保留着一片农田。那是明清两代帝王的耤田。这块农田一直保留着,有专人管理。眼下田里种的谷子已经果实累累了。皇帝的"一亩三分地",在北京先农坛藉田遗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回看这块特殊的田地和在这块田地上发生的故事,它不仅承载了耕种的意义,而且成为中国古代农业思想和典章制度的浓缩,并昭示着中华民族以农立国的治国之本和悠久的重农传统,体现出数干年来农业文明的雄厚积淀与不朽生机。正可谓“先农坛里识五谷,一亩三分阅古今。”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举行亲耕典礼的地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为传统的农耕社会,农业十分发达,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纷纷建立祭祀制度,祭祀最先教会先人种地的农神---神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百姓富足安康。</p> <p class="ql-block"> 乾隆皇帝更加热衷亲行率耕,行耕耤礼次数为历代皇帝之冠,在位60年中有28次亲行耕耤。与此同时,他还坚持到丰泽园和圆明园的山高水长行演耕礼。乾隆留下了许多诗文与耤田有关,如乾隆十七年(1752年)三月耕耤礼后,写下:“司农京兆进犁鞭,黄道迎南直似弦。恭己倡民宜用慎,却思将事隔经年。”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祭先农礼成后,又作诗一首:“栏辉白玉望耕台,帝耤今年礼倍该。恰值青郊一犁足,惠风和拂晓云开。”</p> <p class="ql-block"> 神厨院落位于先农神坛的正北由正殿,东、西配殿和两座井亭组成(现为博物馆“先农坛历史文化”展厅。正殿为神库供奉先农神等牌位,东配殿为神库存放祭祀和亲耕用品,西配殿为神厨用来准备、制作祭祀食物。</p> <p class="ql-block"> 观耕台,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是皇帝亲耕完毕后观看王公大臣耕作之处。观耕台占地面积约为435平方米,台高1.9米,台平面呈正方形,边长16.06米。观耕台三面各有汉白玉台阶9级,侧面雕有莲花和龙草图案,台上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板,望柱头为云龙纹,方砖细谩,须弥座形制,黄绿琉璃砖贴面,琉璃砖上雕刻花草图案。</p> <p class="ql-block"> 院落处西北侧为宰牲亭,是祭祀坛内各处神祇宰杀牺牲之处。宰牲亭的屋顶形式为重檐悬山顶,这种形式在国内现存的明代官式建筑中是罕见的,被誉为“明代官式建筑中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 清代皇帝亲祭礼服、祭祀用的乐器、仪仗、禾辞鼔、用于放置耤田谷种的彩色布扎小亭、耤田所用犁、云龙纹望柱,如意云纹栏杆、清代皇帝亲耕用的龙袍等……</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90年代对太岁殿等建筑进行大规模修葺,建成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先农坛是全国祭祀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农场所。</p> <p class="ql-block"> 脊兽:在中式宫殿、庙宇、府邸的房脊上,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形状各异的小兽。它们依次排列,神态各异,生动活泼,它们被称为“脊兽”,在苍穹之下、屋脊之上演绎出另一番精妙景致。脊兽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上所安放的兽件,神兽总共有十个,<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骑凤仙人,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押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似像个猴。屋脊最前端的是仙人,即骑凤仙人,又名仙人骑凤。后面是走兽,通常数量为奇数(单数),9为最高。</p> <p class="ql-block"> 领略中国古代建筑辉煌的发展历程,欣赏着它典雅精致的造型和独具一格的技艺时,我们能感受到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华五千年的生命脉动,进而引发我们对宇宙、历史、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天时、地利、人和,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可五谷丰登、天下太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先农坛作为现存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皇家祭祀农神建筑群,展现出中国传统社会对农耕文化的尊重,承载着明清两代国家祭祀先农的礼仪传统。这里是 焚帛炉</p> <p class="ql-block"> 一亩三分地,皇帝为了祈福丰收,祭拜先农都要亲自来此,而且要象征性地亲自耕地。这块地的面积就是一亩三分地。由于皇帝亲自耕作,收获的土地只有这一块,久而久之人们便用一亩三分地来形容自己的一片小天地了。</p> <p class="ql-block"> 先农坛 1915年正式辟为公园,初名先农坛公园,1917年改名为城南公园。1919年先农坛内兴建两座新式建筑,一座是以观耕台为底座,上建八角二层的观耕亭,造型仿欧洲古典花园中的玻璃亭;一座是纯欧式的三层钟塔,通称“四面钟”。至1930年,先农坛外坛墙全部被拆除,附近建成市场、道路、民居区等,坛西成为广场。1930年庆成宫之南辟为先农坛体育场。1949年后育才学校等单位陆续迁入。20世纪90年代对太岁殿等建筑进行大规模修葺,建成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先农坛是全国祭祀等级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农场所。 先农坛和天坛一起对称分布于中轴线两侧,构成北京南端的两大礼制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先农坛,这座与故宫同龄的皇家建筑,虽规模稍逊,却同样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气息。先农坛现存建筑的特色及艺术风格大部分保留了明代特征,庄严古朴,部分建筑为明代遗构。是啊!很多关于古建筑的知识我们只是在书本上看过,来到先农坛,感觉历史变得可以触摸,知识变得更加立体了。大家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中国古代建筑,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而放异彩于世界之东方。这一由中华民族所创造和发展的“空间造型艺术和建构技术一”,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神奇的土木结构、卓越的科技成就与迷人的艺术风采,令华夏营造处处闪烁温润的哲学精神、严谨的伦理思想和灿烂的人性光辉。避开人潮,这里是你静心欣赏古建筑艺术的绝佳之地,由于时间匆忙,走马观花,粗略游览。据说,未来完整的先农坛古建筑群将全面开放,由现在的7万平方米扩大至30多万平方米,一个园林式的博物馆,既有历史文化的展示空间,也有公众的休闲空间,人们期待着再次相约,领略悠远灿烂的华夏先农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