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小·培训】精研新课标 深耕新课堂 走进新教材——大荔县洛滨小学英语组参加名师之路培训纪实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革新的征程中,“双新”理念如同明亮的灯塔,指引着教育工作者们前行的方向。11 月2日,洛滨小学英语组教师一行六人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对知识的渴求,来到西安滨河学校,参加小学英语“名师之路”第 27 届“双新”视域下教育教学革新实践观摩研讨活动。在这里,开启了为期两天的观摩学习之旅,就像一群探索者,准备在这片教育的沃土里挖掘珍贵的教学宝藏,期待着新思想与新方法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Day1</b> </p> <p class="ql-block">  黄慧老师英语特级教师。江苏省江阴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国培特聘专家,多次应邀全国各地执教观摩课和专题报告,今天第一次聆听黄慧老师的课《helping our parents 》。</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是一节生动的语法课,语法内容为现在进行时态。黄老师通过生动的故事串联,让学生观察图片,通过图片获取核心信息,归纳整理。从而发生真正的课堂思考。通过思考,学生自主提炼本节课的语法内容。课程结束后黄老师报告的分享更是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数学与英语融合,给学生一个思维的平台,思想政治与英语融合,给学生一条弘扬中华文化的通道,音乐与英语融合,给学生一次感受旋律之妙的机会。作为我们一线教师,一定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会体现在你的每一节堂课中,相信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我们在教学中一定会有更加明确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桂婷婷老师,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英语教师,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曾获得教育部基础精品课一等奖,多篇论文获奖并发表于核心期《Work hard, work smart》非常震撼的一节英语课,桂老师以英语为语言结合流程图、圆圈图、气泡图等多种思维导图,引导孩子们学习的方法,并在课堂中渗透阅读技巧。孩子们即兴自发的现场互动,让大家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刘兆义,特级教师,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教育部国培专家资源库首批成员,刘老师为我们带来了《基于新课标、新理念、新教材的小学英语跨学科融合学习》的专家讲座,关于跨学科主题教学途径黄老师提出:跨学科主题教学途径,指的是在教学中采用以主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将多个学科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整合,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补充和延伸。英语学科本身就具有跨学科的思维。跨学科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跨学科思维的习惯,所以老师可以在课堂中多设计夸学科思维的活动以此来加强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p> <p class="ql-block">  王超老师的课《The colourful words》堪称精彩绝伦。他的课堂生动有趣,诙谐幽默。本节课,课程设计巧妙,从歌曲引入,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让字母学习不再枯燥。教学方法多元,通过生动的肢体动作等,加深学生对字母的记忆和理解。互动环节高效,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氛围热烈非凡。他擅长将音乐融入英语课堂,课后,还分享了自己整理的《拼读的系统与实操》,让大家沉浸其中,时而忍俊不禁,时而掌声四起,趣味满满,收获颇丰!在这堂字母课中,王超老师充分展现了其深厚的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魅力,为学生开启了趣味字母学习之旅。</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分享的是来自南京的周春燕老师, 周老师是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十佳小学英语教师,南京市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英语教研员。她带来了示范课例译林版英语五年级《Unit7 At weekends》阅读课,在这堂课上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通过绘制家人周末活动的思维导图的方式,带领学生迅速归纳并掌握此话题的常见表达,培养正向的情感价值观。听老师分享《可视化图示助力英语阅读语篇理解的策略》之后,我有很多触动和启发,有来自教学方面的启迪,有来自教师行业未来发展的思考,有来自跨学科融合方面的灵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Day2</b></p> <p class="ql-block">  戈向红老师,著名英语特级教师,集20多年教学实践提出“意趣教学”主张,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领域。2005开始研究绘本,2015年为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录制名师课程《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解码》,标志着其绘本教学课程的完整建构。</p><p class="ql-block"> 戈向红老师带来的阅读课《A day at a children's palace》,张弛有度,轻松愉悦,她引导孩子们积极思考,勇敢表达,让孩子们基于语篇结构对文本输出,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培养了孩子们的高阶思维。她将语篇进行结构化处理的教学方法对于一线教师们来说,如获珍宝。课后戈老师基本节课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探讨,并为我们带来了《新教材的基本课型分析和研究》讲座,她呈现的语法教学课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指导。强调“法在境中”,通过情境创设引出语法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语法,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为语法教学提供了全面而有效的方法路径。</p> <p class="ql-block">  沈国锋,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曾获全国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目前正致力于“儿童全英语学习”教学主张的研究。沈老师执教的四年级《Caterpillar’s home》,依据新课标理念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堂理念,教学活动设计丰富多彩、紧密相连。单词及句型操练面广泛,将 chant 贯穿始终。尤其是最后的 retell 环节,令人耳目一新,充分调动了每位学生的参与热情,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难点在活动中得以突破,让学生们的口语能力在活动中显著提升。</p><p class="ql-block"> 课后,他为我们带来了讲座《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英语大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沈老师从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念、目标、要求、特色以及设计与实践等方面,详细讲解了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相关内容,并以案例的方式展示了英语跨学科学习的实际操作。为所有的老师们提供了非常直接且有效的教学策略。</p> <p class="ql-block">  11 月 3 日下午,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张宏丽老师带来了深刻且极具指导意义的讲座——《核心素养导向的教材编写逻辑与教学实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张宏丽老师通过讲座,详细阐述了教材编写是如何围绕核心素养这一关键展开逻辑架构的。这就像为教师们揭开了教材神秘的面纱,让大家看到了隐藏在其中的智慧结晶。同时,对于教学实施环节,张老师更是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将这种编写逻辑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使每一个知识点都能成为滋养学生核心素养成长的养分,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让英语课堂成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阵地。</p> <p class="ql-block">  随后,河南省骨干教师、郑州管城区教研员崔吉娟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示范课和讲座。示范课是三年级人与自我《Unit 2 Different families》,在这堂课上,崔老师仿佛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将看似普通的教材内容演绎得生动有趣。她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们积极探索不同家庭的奥秘。从简单的单词学习到复杂的句子表达,从个体家庭的介绍到对家庭多样性的理解,崔老师巧妙地将新课标理念贯穿其中。每一个互动环节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学生们英语学习的新大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英语的魅力,同时也深刻理解了人与自我这一重要主题。</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的讲座《新课标理念下新教材如何落地课堂》,更是崔老师实践经验的精华总结。她详细分享了在新教材使用过程中,如何依据新课标理念,让教材内容在课堂上真正“活”起来。从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到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从评价方式的创新到学生主体地位的凸显,每一个要点都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让大家在面对新教材时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  最后,张宏丽老师主持的课例点评互动环节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在这里,大家围绕着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每一位参与者都像是一位探险家,带着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发现和困惑,在这个交流的平台上分享和探索。不同的见解相互交织、碰撞,产生了无数智慧的火花。通过这个环节,我们更加明确了在教育教学革新的道路上,应该如何前行。无论是对教材的深入挖掘,还是对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亦或是对评价体系的持续优化,都有了更清晰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充电ING</b></p> <p class="ql-block">  随着两天观摩学习的结束,洛滨小学英语组的六位教师满载而归。这次在西安滨河学校参加的“名师之路”研讨活动,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为他们打开了教育教学革新的新大门。他们带着所学所悟,怀揣希望与力量,准备将“双新”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在洛滨小学的英语课堂上培育出更绚烂的教育之花,为学生们创造更优质、更富有活力的学习环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