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花开尽更无花

悠闲居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也称艺菊,在中国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品种达三千余种。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中国人极爱菊花,从宋朝起民间就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div> 菊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花中四君子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有的菊花除可以观赏之外还可食用、入药。在中国古代菊花被赋予许多精神内涵,比如菊花有“花中隐士”的雅称;又被誉为“十二客”中的“寿客”,有吉祥、长寿的含义;诗词中用菊花比喻品行高洁的人,象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菊花观赏价值较高,除盆栽或配植花坛外,常用作切花材料。古神话传说中菊花又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因而历代歌颂菊花的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和艺菊经验,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名谱佳作,并流传久远。</div> 《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有菊花的记载。《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在秦朝的首都咸阳,曾出现过菊花展销的盛大市场,可见当时栽培菊花之盛。<div> 晋朝陶渊明(355-417年)爱菊成癖,曾广为为流传。他写过不少咏菊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等名句。</div><div> 唐朝(618-907年)菊花的栽培已很普遍,栽培技术也进一步提高,采用嫁接法繁殖菊花;并且出现了紫色和白色的品种。如李商隐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治黄”。白居易诗:“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等就是明证。<div> 宋朝栽培菊花更盛,随着培养及选择技术的提高,菊花品种也大量增加,这是从药用而转为园林观赏的重要时期。</div><div> 唐朝时,菊花从中国传到日本。约在明末清初开始,中国菊花传入欧洲。</div><div> 近年来,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高栽培技术,采用杂交育种、辐射诱变、组织培养等新技术,不仅提高了菊花的生产质量,并使品种数量剧增。</div></div> 近年来培育的菊花新品种三色菊 唐朝时著名诗人元稹、李商隐,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都以《菊花》为名,赋诗一首。<div> 菊花 (唐)元稹<br>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div><div> 菊花 (李商隐)</div>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div><div> 菊花 (黄巢)   </div><div>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br></div></div> 菊花遇上小动物 菊花与中国画<div> 在中国画中,梅、兰、竹、菊被称为中国画中的四君子,很多著名画家都喜欢画菊花。刚开始学习中国画的都要把画菊花作为基本功来练习。</div> 张大千(1899 ~1983)四川内江人。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号大千、大千居士,以号行。张大千于1948年所创作的菊花。 当菊花与中国画同框 菊花与中国书法同框 菊花与插花艺术 菊花与其它花卉、绿植组合的艺术小品 赏菊,一直是中国民间长期流传的习惯,远从古代、近至当今。现在中国的很多城市,每年都在秋天举行菊花会、菊展等各种形式,供市民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