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0日上午,到达歙县的棠樾牌坊群景区。我姐她们曾于二十多年前来过,当时没有景区,将车停在公路边,在一片稻田里找到的这一片牌坊群,印象很深刻,一是因为牌坊群在稻田里,看起来风景独特,稀有的田野里的别样美景;二是因为是一群牌坊,有七个,而且每一个都有一段精彩感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棠樾牌坊群,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郑村镇棠樾村东大道上,为明清时期古徽州建筑艺术的代表作。棠樾的七连座牌坊群,不仅体现了徽文化程朱理学“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内涵极为丰富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历史,同时亦是徽商纵横商界三百余年的重要见证。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p> <p class="ql-block"> 1996年,棠樾牌坊群被国务院公布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下图的世孝祠,由鲍氏家族第二十四世孙鲍志道出资修建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世孝祠专门用来供奉自宋元以来棠樾鲍氏后裔中以孝行出名的孝子,体现了鲍氏家族重视孝道和以孝治家的观念,是全国唯一供奉孝子的祠堂,对于研究古代中国的孝道文化和家族制度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 棠樾村是春秋名相鲍叔牙后裔的聚居地,鲍氏家族在南宋建炎年间迁此定居,至今已繁衍了多代。</p><p class="ql-block"> 聚居于此的堂樾鲍氏为徽州望族,历代人才辈出,不乏达官巨贾。鲍氏多忠臣孝子、义夫节妇,不少后裔衣褐食贫,博览群书、求学经商,造成了一代代达官巨贾。宋代有鲍宗岩父子代争死;元代有状元鲍同仁,明代有尚书鲍象贤、翰林编修鲍颖,进士户部主事鲍楠、知府鲍献书、州府同知都转盐使司鲍孟英;清代有官商钜户鲍志道、鲍漱芳、鲍勋茂、进士编修鲍文淳、进士户部主事鲍功梅、工部主事鲍国琛,清进士民国专员县长鲍庚。文化名人有元代鸿儒鲍元康、鲍深。书画家有鲍楷、鲍元标、鲍又诗、鲍娄先。诗词名家有鲍有莱、鲍鸿等,不胜枚举。</p> <p class="ql-block"> 敦本堂(男祠)是鲍氏家族的祠堂,原名“万四公祠”,俗称“男祠”,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7年),兵部左侍郎鲍象贤退休回乡时集宗人为八世支祖庆云公而建。</p><p class="ql-block"> 祠堂坐北朝南,三进五开间,占地750余平方米。门厅为翼角高耸的五凤楼,仪门增加门簪和抱鼓石,门外建起精致的砖雕八字墙。</p> <p class="ql-block"> 祠堂建筑气势恢弘,显示着棠樾鲍氏家族的煊赫,为清代徽州祠堂建筑艺术的典范。最典型的是其“肥梁瘦柱内天井”的徽派建筑特征,屋柱细而高,横梁却很粗,被称为“冬瓜梁”。祠堂内存有义田规条碑和嘉庆皇帝上谕碑等17方碑刻。清乾隆皇帝为鲍氏宗祠题联曰:“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p> <p class="ql-block"> 清懿堂(女祠)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棠樾村大盐商鲍氏二十四世祖鲍启运创建的,借以纪念为徽商的辉煌同样作出牺牲和贡献的鲍氏妇女。“清懿堂”3字巨匾高悬在享堂照壁正中,出自书法家鲍(左钅加“珍”右)之手,另一块“贞烈两全”的横匾,则是清代名人曾国藩所书。堂以“清懿”为名,取的是“清白贞烈、德行美好”之意,是一曲妇女的颂歌。</p> <p class="ql-block"> 棠樾牌坊群结构布局都采用严格的中轴对称手法,给人以稳重感,在视觉的焦点处加以强调,精心雕刻。牌坊群两侧保留了永久农田,四周没有构造物,远眺牌坊群,七座牌坊仿佛从农田“拔地而起”,显得格外突出。牌坊群位于棠樾村口,其周围的农田、树木、池塘、河流及人工环境(如古桥)等构成了完整的村落外部环境,反映了古代村落选址、建设所遵循的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p> <p class="ql-block"> 棠樾牌坊群是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虽然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但每座牌坊的建筑风格确混然一体。歙县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这种青石牌坊坚实,高大挺拨。既不用钉,又不用铆,石与石之间巧妙结合,可历千百年不倒不败。</p> <p class="ql-block"> 下面两张图片来源于网络,为了体现“田野里的牌坊群”效果。</p> <p class="ql-block"> 鲍灿孝行坊牌坊建于明嘉靖初年,牌坊挑檐下的“龙凤板”上镶着“圣旨”二字,横梁正反各有一对浮雕雄狮,额题“旌表孝行赠兵部右侍郎鲍灿”。《歙县志》记载:鲍灿读书通达,不求仕进。其母两脚病疽,延医多年无效。鲍灿事母,持续吮吸老母双脚血脓,终至痊愈。他的孝行感动了乡里,经请旨建造此坊。又因为他教育子孙有方、被皇帝“荣封三代”,并特地为其祖父立坊。由于鲍灿的曾孙鲍象贤是工部尚书,所以皇帝赠鲍灿“兵部左侍郎衔”。</p> <p class="ql-block"> 慈孝里坊,上面镌刻的是“御制”、“慈寺里”,为旌表宋末处士鲍余岩、鲍寿逊父子而建,是皇帝新批“御制”的。史书记载,元代歙县守将李达率部叛乱,烧杀掳掠。棠樾鲍氏父子被乱军所获,并要二人杀一,让他们决定谁死谁生,孰料父子争死,以求他生,感天动地,连乱军也不忍下刀。后来朝廷为了旌表他们,赐建此坊。牌坊上还铭刻了明永乐皇帝的《慈孝诗》日:“父遭盗缚迫凶危,生死存亡在一时。……鲍家父母全仁孝,留取声名照古今。”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听到这个事后,欣然写下了“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的对联,并拨银将“慈孝里”牌坊重新修缮,又刻御题对联于其上。一座牌坊被几朝皇帝加封,这在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p> <p class="ql-block"> 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 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为了旌表年青就守寡的节女而立。汪氏节孝坊额刻“矢贞全孝”、“立节完孤”。牌坊结构与乐善好施坊相同。县志记载,江氏为棠樾人,26岁守寡后,“立节完孤”,把儿子集成培养成歙县的名医。寡妇守节,培养后嗣,被宗法社会认为是最大的孝行,因为宗族是依靠血统来维系的。所以在江氏80岁高龄时,族人为她请旌,建起了这座宛如其化身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 乐善好施坊,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1年)。据传,棠樾鲍氏家族当时已有“忠”、“孝”、“节”牌坊,独缺“义”字坊。其村鲍氏世家至鲍濑芳时,官至两淮盐运使司,掌握江南盐业命脉。他想求皇帝恩准赐建“义”字坊以光宗耀祖,便捐粮十万担、捐银三万两,修筑河堤八百里、发放三省军饷。此举获得朝廷恩准。于是,在棠樾村头便又多了一座“好善乐施”的义字牌坊。</p> <p class="ql-block"> 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孝坊,因旌表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劲三冬”、“脉存一线”而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8年)。</p><p class="ql-block"> 县志记载:吴氏,嘉定人,22岁嫁入棠樾,时小姑生病,她昼夜护理。29岁时丈夫去世,她立节守志,对前室的孤子元标视如亲生,尽心抚养,直至其成家立业。鲍元标也不负母恩,终于成为清季著名的书法家。年老之后,吴氏又倾其家产,为亡夫修了九世以下的祖墓,安葬好丈夫和族属中没有钱安葬的人。“厚葬”也是对祖宗的孝顺,当然也值得颂扬。吴氏还尽心侍奉患病的婆婆到寿终。</p><p class="ql-block"> 吴氏的举动感动了朝廷官员,遂打破继妻不准立坊的常规,破例为她建造了一座规模与其他相等的牌坊。尽管得此厚爱,但在牌坊额上“节劲三立”的“节”字上,还是留下了伏笔——把节字的草头与下面的“卩”错位雕刻其上,以示继室与原配在地位上是永远不能平等的。</p> <p class="ql-block"> 鲍逢昌孝子坊,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旌表孝子鲍逢昌,背镌“人钦真孝”,牌坊结盟构与乐善好施坊相同。</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逢昌的父亲在明末离乱时外出多年,杳无音信。清顺治三年(1646年),才14岁的逢昌便沿路乞讨,千里寻父,最后终于在甘肃的雁门古寺找到了生病的父亲。他为父亲的背疽吮脓疗疮,并扶持父亲回到家中。一进家门又见母新病危在床,需要浙江富春山的真乳香医治。母亲服用后果然痊愈,族人便说这是他“天鉴精诚”、“孝愈其亲”。</p> <p class="ql-block"> 明天启二年(1622年)建鲍象贤坊,旌表鲍象贤镇守云南、山东有功所建。</p><p class="ql-block"> 鲍象贤尚书坊,冲天柱式4柱3间,坊的背面镑有“官联台斗”4个大字。县志记载:鲍象贤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初授御史,后任兵部右侍郎。他曾经远赴云南边防,使边境得以安定,当地百姓还为他建了生祠以示感恩。由于秉性亢直,卑视权贵,鲍象贤多次遭到奸臣的中伤,政治生涯几起几落。但他一直抱持“官不择位”的思想,廉智自持,不计个人毁誉得失,一如既往地效忠社稷,在死后才被追赠加封为工部尚书。</p> <p class="ql-block"> 棠樾牌坊群是一部固体的史书,记录着鲍氏家族明、清两个朝代皇帝旌表同一家族的显赫历史。七座主题鲜明的牌坊协调排列一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荣誉体系——“忠、孝、节、义”。乾隆帝曾赞曰:“慈孝天下无双里,袞绣江南第一乡”。一个家族,七座牌坊,封建时代崇尚所有礼仪道德标准均被物化在此,空前绝后,举世无双。</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徽州古城。</p><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又名歙(shè)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p><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千米,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p> <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宋至明清时期,徽州古城多次扩建和修缮。民国时期徽州古城景观受到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出台了多项措施保护古城,并对古城进行了修建。</p><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府城的潮水西门及其月城门,县城的新安北门、问政东门。徽州古城内文物众多,以许国石坊为界限,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有徽州府衙、陶行知纪念馆、斗山街、徽园等景点。南区分布着南谯楼、太白楼、新安碑园、渔梁坝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是古代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1986年,徽州古城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被列入国家AAAA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牌坊,俗称“八脚牌楼”。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为明代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许国所建造,位于徽州古城阳和门外,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八脚牌坊”。</p> <p class="ql-block"> 许国石坊四面八柱,“口”字形,仿木构造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高11.4米。整个牌坊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侧单间双柱三楼的石牌坊组合而成,用青色茶园石料,仿木结构,图案雕饰类似徽州民间建筑彩绘。石坊上每一块匾额,每一处斗拱和雀替,都饰以精美的雕刻,12只狮子雄踞于石础之上,形态各异。</p> <p class="ql-block"> 许国石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还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p><p class="ql-block"> 1988年,许国石坊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陶行知纪念馆位于歙县中和老街,1984年由崇一学堂旧址改建,陶行知少年时曾在此读书。馆名乃初建时,由时任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亲笔题写。</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大门为南向,用青灰色水磨砖砌,大方砖门额镌刻胡耀邦手书“陶行知纪念馆”六个填金大字。门厅正中设陶行知全身汉白玉坐像,二楼为展厅,陈列陶行知生平介绍和有关文献、实物,厅后为崇一学堂旧址。</p> <p class="ql-block"> 徽州府衙位于歙县徽州古城景区的核心区域,是徽州府的标志,建于元末明初,保持了明弘治年间一轴、五门的格局,为中国气势最雄伟的府衙建筑群。总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主要包括南谯楼、仪门、公堂、二堂、知府廨组群。2009年,按照明弘治年的建筑规制,在原地址对徽州府衙进行了修复。</p> <p class="ql-block"> 南谯楼,始建于隋末,宋宣和年间重建,明弘治十四年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为歙州(今徽州)人汪华吴王府外子城的正门门楼,是古代夜间向人们报时的地方,打更的鼓声就是从谯楼传向四面八方的。</p><p class="ql-block"> 南谯楼三重三开间,高约20米,宽约15米,进深约10米。砖木结构,悬山顶,重檐高脊,紫墙青瓦。下为门厥,门阙宽4.5米,左右各有木柱13根。每根柱围1米余,每柱均呈10度左右斜倚墙壁,用以支撑大梁。1997年,国家文物局拨款重建,并基本保持了木构清代风格,门阙为宋代风格。</p> <p class="ql-block"> 鱼梁街</p><p class="ql-block"> 渔梁街位于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整条街道用清一色卵石有序铺就,恰似鱼鳞,又因古街形似鲤鱼,故又称“渔鳞街”。</p><p class="ql-block"> 渔梁于公元759年形成街市,是古徽商外出经商往返的必经之路,也是府衙官员们出门的必经之道,被称为“徽商之源”。</p><p class="ql-block"> 渔梁街长1千米,两边店铺林立,古祠堂、古民居、古寺庙随街可见,排列井然,号称江南第一水街。</p> <p class="ql-block"> 渔梁坝</p><p class="ql-block"> 渔梁坝位于歙县城南,北起渔梁水埠,南接紫阳山脚,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是徽州古代最知名的水利工程,被称为“江南第一都江堰”。</p> <p class="ql-block"> 渔梁坝长138米,底宽27米,顶宽6米,高约5米,条石砌筑,断面呈不等腰梯形。坝面设三道泄水门,从北向南渐次低落,用于常水位时过水,洪水季节水流则从整个坝面泻下。坝身石砌,条石之间用石银锭榫、石键等连接,竖向则每隔1.5米左右立石柱,以增加上下层之间的结构力度。</p> <p class="ql-block"> 渔梁坝始建于唐代,历代维修,现今的大坝是在清康熙年间(1688-1693年)重修的基础上于2000年修复竣工的。</p><p class="ql-block"> 1989年,渔梁坝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渔梁坝作为唐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个渔梁坝,不得不佩服古人强大的智慧,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之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至此,我们在皖南的行程即将结束,下午返回杭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