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史高座, 1956年生,陕西省武功县人,中学高级语文教师。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咸阳市散曲研究会会长,白雀奖散曲赛事评委,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老年大学诗词鉴赏班教师。《有邰文苑》执行主编。</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史高座读诗】读孙一民先生的《七十有怀》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七十有怀//孙一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砥砺前行半世秋,青丝雪染已白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顶风冒雨三秦地,栽果培禾万户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扶救只缘心存庶,拼搏非为觅封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喜得残体今仍在,曲赋诗词咏九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释]1.扶救:即作者曾从事的陕西省扶贫与救灾工作。2.残体:指作者患肺癌左肺切除术后之身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史高座老师解读】这首诗的题目是《七十有怀》,就是作者在七十岁时的情感抒发。我们知道,人的情感是复杂的,因年龄不同而不同;因认识、感悟不同而不同。清·王希玉《七十述怀》写道:“教养匪容易,况余只翼人。五更千里梦,百岁卅年身。耕战能开国,移家劣避秦。叮咛家祭日,有以慰双亲。”这是对人生、家庭和国家三者关系的思考。通读孙一民先生的作品,是对自己走过七十年人生的总结。内容集中,认识到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崇德在《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其核心就是“是否满足”。我们看作者“是否满足”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首联“砥砺前行半世秋,青丝雪染已白头。”点题,直接抒情。一个“青丝雪染”,照应“七十”;一个“砥砺前行”,就是“抒怀”,既暗含着困难,又彰显了意志,也表明了“满足”的态度。作者怎样“砥砺前行”呢?颔联写道:“顶风冒雨三秦地,栽果培禾万户圃。”从作者的注释我们知道,作者是在省上从事农业农村与扶贫救灾工作的,可以说大部分时间要去基层。农业农村工作的艰苦,扶贫工作的复杂,抗灾救灾的危险,我们从某些报道中可以窥见一斑,但全景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够清楚。“顶风冒雨三秦地”写出了全省范围内工作的艰辛;“栽果培禾万户圃”写出了服务于广大农村农业的具体工作。十四个字,很精当地浓缩了“半世秋”的人生经历,看不出半点的忧怨。为什么呢?颈联写道:“扶救只缘心存庶,拼搏非为觅封侯。”一个“心存庶”,展示了胸怀,和某些视百姓如草芥的官员相比,具有天壤之别。《增广贤文》上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所以,作者接着写道:“拼搏非为觅封侯。”并不是为了做官而勤奋努力,只是为了干好自己的一份工作,不负苍天,不负百姓。这种豁达的心态,高尚的风格令人敬仰。《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写道:“青笑曰:‘人奴之生,得毋笞(chī)骂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 ”真是如此。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基础,所以,作者在尾联写道:“喜得残体今仍在,曲赋诗词咏九州。”一个“喜”字,概括了七十年的快乐人生;一个“喜”字,道出了“残体今仍在”的喜悦。因为作者被派驻外地工作时曾做过肺癌左肺切除手术。真如法国作家司汤达所说的:伟大的热情能战胜一切,只有强烈的坚持不懈地追求,才能达到目的。六十岁之前为服务于全省农业农村和扶贫救灾工作而拼搏,那么,退休后呢?“曲赋诗词咏九州”。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来赞美祖国、歌颂祖国。这一愿望作者已经实现(已经出了好几本书),而且还在继续实现,“咏”在路上。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综上所述,这首诗除了剪裁得当,语言简练之外,我们从中读出了一种良知(就是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一种砥砺前行的热情,一种为“三农”的精神。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史高座 2024年11月2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简介:孙一民,网名:慈云山人,祖籍北京,现籍西安。西北农学院毕业,高级农艺师,退休前在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多年从事农业农村及扶贫救灾工作。曾合著《陕西农业土壤》,编著《稼穑集》;《陕西省抗灾救灾年鉴》副主编,《陕西省志·残疾人事业志》执行主编。退休后加入中华诗词学会,陕西诗词、散曲学会,诗文著作有《慈云山诗文集》刊行;作品曾入选《中华散曲人世情系列丛书》、《陕西当代散曲选》、《鄠邑古今散曲集成》、《中华诗词文库·陕西诗词卷》;散见于《中华散曲》《陕西诗词》《东坡赤壁诗词》等刊物。</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