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藏经洞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藏经洞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震动。敦煌遗书与殷墟甲骨、明清档案、汉代简牍一起被称为20世纪初中国考古史上的四大发现。</p><p class="ql-block">不幸的是,在1900年那个风雨如晦、国运不兴的年代,刚刚重见天日的珍贵文物惨遭厄运,大部分流失海外。目前,藏经洞出土文物分散于中、英、法、美、日、俄等国的数十家收藏机构。</p><p class="ql-block">藏经洞文物记录了先人们在不同文明交汇中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历程;反映了他们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对自身命运的关照及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描绘了4—11世纪丝绸之路沿线多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及融合的足迹。因而跨越时空和地域,具有了世界意义,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p><p class="ql-block">藏经洞文物的丰富内涵和珍贵价值,不仅受到中国学者的极大重视,而且吸引了世界多国学者的目光。在20世纪初形成了一门国际显学——敦煌学,并在国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大放异彩。</p><p class="ql-block">百余年来,在国内外敦煌学界的共同努力下,敦煌文物的价值被逐步挖掘。广泛的学术交流在推动国际敦煌学研究的同时,加强了各国间的文化互动,加深了彼此间的了解和认识。但敦煌文物流失海外,分存多地的命运并没有改变。</p> <p class="ql-block">这里我要隆重介绍藏经洞第17窟,以及第45窟(盛唐)、第275窟(北凉)。由于洞窟内禁止拍照,除藏经洞一部分外,其他洞窟照片均来自敦煌二维码内容。</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7窟</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7窟,即是举世闻名的敦煌藏经洞。此窟建于晚唐大中、咸通年间(851-862年),位于16窟甬道北壁,初建时是敦煌高僧统洪辩的影堂(纪念堂)。洪辩法师俗姓吴,幼时即出家,学养丰厚,通晓吐蕃语,转译佛书,精通佛理。唐大中二年(848年),张议潮率众起义推翻吐蕃对敦煌及河西地区的统治,重新归附唐王朝。因洪辩力助张议潮收复敦煌及河西,后被唐宣宗敕封为释门河西都僧统,统管吐河西地区的佛教事务。</p> <p class="ql-block">第17窟内景</p><p class="ql-block">洞窟平面近于方形,覆斗形窟顶。洞窟从地面至窟顶高3米,面积较小。靠近北壁地面上有一长方形禅床。禅床上端坐的是洪辩高僧像,这身塑像是敦煌彩塑代表作之一。塑像极具写实风格,高僧身着通肩袈裟,结跏跌坐。他头部颅顶丰隆,面部饱满,额角和颧骨轮廓硬朗,目光炯炯,眉棱、眼角、嘴角的细微表情表现出这位中年高僧庄重自信的神情和风度。高僧背后壁上画菩提树二棵,树枝上悬挂着净水瓶和布袋。东侧菩提树下画一持对凤扇的比丘尼,西侧菩提树下画一执杖、持巾近事女,表示他们曾是洪辩法师生前的侍者。</p> <p class="ql-block">藏经洞外观</p> <p class="ql-block">洪辩法师塑像及壁画</p><p class="ql-block">公元11世纪初叶,由于时代更迭或战乱等尚未确知的原因,大量佛经、佛画、法器和其它宗教、社会文书等文物五万多件被秘藏于此窟,砌墙封门,且表层饰以壁画。藏经洞随即在大漠中封存了九百多年。</p> <p class="ql-block">洪辩(-862),唐沙州僧人,俗姓吴,出生于官宦世家。幼时出家,聪明好学,精通吐蕃语,潜心钻研并传译佛教经典。大中二年(848)助张议潮起事,大中五年(851)被唐宣宗敕告身(即授官凭证),任命为河西释门都僧统,摄沙州僧政,法律三学教主并敕黄牒。</p> <p class="ql-block">洪辩告身碑</p><p class="ql-block">《洪辩告身碑》为唐代碑刻,是洪辩高僧圆寂后,其弟子及族人所立,碑高149厘米,宽66厘米。碑文分三段,上段刻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敕河西都僧统洪辩及沙州释门义学都法师悟真告身;中段刻唐宣宗敕封诏书;下段刻唐宣宗所赐信物名牒。据斯坦因、伯希和记录,此碑原嵌在藏经洞西壁,后王圆菉将其移出立于第16窟甬道,196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清查洞窟时又将其恢复原位。</p> <p class="ql-block">习字纸——1965年敦煌莫高窟第17窟洪辩塑像内出土。</p> <p class="ql-block">习字纸与骨灰袋出土现状(1965年12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圆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王道士名圆菉,湖北麻城人,出生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因家乡连年灾荒,他四处逃难来到甘肃西部的肃州(今酒泉)。光绪年间,在肃州巡防营中当兵,退伍以后,在酒泉出家当了道士。后来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云游到敦煌莫高窟。在莫高窟清除洞窟流沙,供奉香火,布道募化,修建道观。</p> <p class="ql-block">公元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这个秘室被道士王圆菉在清理莫高窟积沙时,偶然发现。就在这个小室里藏有公元四世纪至十一世纪,历时七个世纪(上讫晋代,下至宋初,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七百年间连联相续)的古代各类文献资料及文物艺术品约五万余件。出土文献内容特别丰富,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典当买卖契约,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史地、医药、科技、民族、宗教、艺术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而且还有古汉书、龟兹文、粟特文、梵文、突厥文,回鹘文,八思巴文,契丹字,女真字,于阗文,古藏文等中亚和少数民族文字。在敦煌遗书中汉文文献约36000号。藏经洞出土文献文物数量惊人,举世罕见。</p> <p class="ql-block">藏经洞被发现后,王道士曾多次向当地官员报告此事,但并未引起重视。1907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来到敦煌,从王道士手中骗取了大量珍贵的经卷和文物,并将其运往英国。此后,法国、日本、俄国等国的探险家也纷纷来到敦煌,掠夺了大量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斯坦因1907拍摄的藏经洞和经卷</p><p class="ql-block">令人痛心的是,自1905年至1915年期间,先后有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人鄂登堡等人纷至沓来,他们陆续用低廉的价格从王道士手中骗购文书、经卷和其他文物近四万件。敦煌藏经洞文物中的大多数精品就此流失海外。</p> <p class="ql-block">1907年和1916年,斯坦因两次至敦煌,骗购藏经洞文物近2万件。现分藏英国博物馆、英国国家图书馆和印度事务部图书馆、中亚古物博物馆(今印度国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908年伯希和正在藏经洞挑选文物</p> <p class="ql-block">伯希和骗购藏经洞文物7000余件。文献部分入藏法国国立图书馆,绢画、丝织品等入藏法国吉美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树下说法图(绢画)•唐</p><p class="ql-block">英国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药师如来像•唐</p><p class="ql-block">法国吉美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金刚经•盛唐</p><p class="ql-block">中国国家图书馆藏</p> <p class="ql-block">法华经•唐</p><p class="ql-block">敦煌研究院藏</p> <p class="ql-block">藏经洞文书中的洪辩手迹</p> <p class="ql-block">佛说十王经</p><p class="ql-block">五代(907-960年)</p><p class="ql-block">法国国家图书馆藏</p> <p class="ql-block">此卷首题记为《佛说阎罗王授记四众预修生七往生净土经),卷尾题记则为《佛说十王经》。全卷共彩绘了14幅图像,以文图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阐释了《佛说十王经》,主要表现了信徒死后在阴间审判和修行等内容。此卷为我们完整保存了古代彩绘插图经文的原貌。</p> <p class="ql-block">梵文大随求陀罗尼经(复制)</p><p class="ql-block">五代(907-960年)</p><p class="ql-block">法国国家图书馆藏</p><p class="ql-block">此件为密教大随求陀罗尼经咒印本,由梵文经咒和汉文经咒两部分组成,右侧梵文经咒部分圆圈内为观自在菩萨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左侧为汉字咒语:“此圣观自在菩萨千转灭罪陀罗尼,有大威力能灭众罪,转现六根成功德体,若带持者罪灭福生得作佛。”佛教宣扬大随求菩萨能够满足信众消灾祈福的需求,如果受持、书写、诵读大随求菩萨经咒,便可获得不可思议的功德。</p> <p class="ql-block">降魔成道图(复制)</p><p class="ql-block">五代(907-960年)绢本着色</p><p class="ql-block">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p><p class="ql-block">这件表现佛传故事中降魔成道的场景,是同时期较为少见的绢画作品,画面中央,富丽的华盖下结跏趺坐释迦结降魔印、三面八臂的障三世明王立于云端,佛像周围绘姿态各异的魔军及恶鬼进攻佛陀和披降伏皈依的情节,色彩丰富,描绘细腻、布局合理。画面左右是佛陀诸相,暗示佛的神通、下邮绘白象宝、玉女宝、兵宝、马宝等七宝图。</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出行图(复制)</p><p class="ql-block">唐末﹣五代(9世纪末﹣10世纪初)绢木着色</p><p class="ql-block">英国国家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十一面观音•被帽地藏菩萨像</p><p class="ql-block">五代(907-960)绢本着色</p><p class="ql-block">法国吉美博物馆藏</p> <p class="ql-block">王圆菉敦煌圆寂的墓塔</p><p class="ql-block">王圆菉有褒有贬,荒芜的敦煌石窟由于他的到来,得到了保护和维护;但藏经洞的发现和文物的遗失又直接与他有关。</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45窟</p> <p class="ql-block">第45窟洞窟内景</p><p class="ql-block">第45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段下层,虽无明确的造窟功德记和文献记载,但从洞窟形制、壁画内容和艺术风格看,其营建时间应在盛唐时期。此窟平面方形,覆斗藻井顶,团花井心,四披画千佛。窟正壁(西壁)开一平顶敝口龛,龛内塑佛、弟子、菩萨、天王七身像。南壁画观音经变。北壁画观无量寿经变。前壁(东壁)门两侧壁分画观音、地藏菩萨像等。</p> <p class="ql-block">北壁西侧十六观</p><p class="ql-block">正壁敞口龛内的塑像是此窟的重点,是唐代雕塑艺术的杰作。这铺塑像原系九身,龛外两侧力士像己毁,现存七身。塑像按照通常秩序纵向对称的布置在深敝口龛内。以佛像为中心,按身份等级侍列成对弟子、菩萨、天王,由于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气质也截然有别。造成有静有动、文武并俱的活跃气氛。人物的表情变化及内心状态与整窟内容、形式,彼此呼应,相得益彰,统一在完整的主题之内,使群体雕塑既从属于建筑空间,又能独立欣赏。同时将八弟子、诸菩萨、天龙八部和飞天绘制在塑像背后的龛壁和龛顶,既表现了净土说法的内容和完整场面,又弥补了由于佛龛的局限而造成塑像空间深度不足的缺陷,从而虚实相间,气韵互贯。主尊佛像右手上举,左手抚膝,端坐说法,头顶高耸螺纹肉髻,宽和的面貌,丰满圆润,肥大的耳朵,圆弧似的双眉,长长的眼睛,似在呼吸的鼻子,饱满秀巧的嘴唇,丰腴的下颌,宽厚的胸堂,从慈眉欢韵的神情、丰厚肥硕的躯体、庄重大度的仪态上,鲜明地体现了佛陀大慈大悲的性格特征。佛像左侧的弟子迦叶,内着锦糯,外披田相山水衲衣,胸部半袒,俯首直立,面貌清瘦,嘴唇抿合,嘴角深陷,浓眉纠结,双眼下视,眸子半露,目光有神,神情老成练达,沉毅矜持。此像造型严谨,比例准确,技法纯熟,刻画细腻,曲尽形神之妙。塑造出一个资历高深、精研佛法、思想深邃、令人敬仰的高僧大德形像。佛像右侧的弟子阿难,上身后倾,腰胯微向上侧斜挫,两手相交置于腹前,头部右倾微俯。举止闲适潇洒,面目英俊秀朗,神情聪明,又含有恭顺、腼腆的神态,犹如现实生活中有情有欲的世俗少年后生。明亮华丽的锦绣裙橘和色彩热烈的紫袈裟,更为青年僧人的俊秀之美增色。两旁的菩萨像,更是唐代彩塑菩萨的上乘之作。婷婷婀娜的姿态,丰盈健美,冰清玉洁的肌肤,莹润细腻,团花密绣的锦裙,轻柔稀疏的衣纹,犹如音乐的旋律一般。菩萨面相丰满圆润,云髻高耸,长眉入鬓,双目徽启,眉目间似笑而非笑,有慈眼视物,无可畏之色,神情恬静慈祥。作者为使菩萨妩媚动人,更借助主要构成人体动态的头、胸、臀三部分在空间的扭倾关系,遂成"一波三折"节奏鲜明的波浪形动态。并赋予菩萨一种娇滴滴的大家闺秀的风度,塑造了理想中慈悲为怀、垂怜众生的菩萨形象。最外侧的两身天王,身躯魁伟,气势威武,头束高髻,身着铠甲,是唐代武士的典型样式。天王双眉紧锁,两眼怒视前方,叉腰握拳,重心落入两脚之间,以轻捷稳健的半弓步横跨在地神身上。头部侧转,俯视下方,胸部随着即将出击的拳头相应地向内倾,使体态形成内弛外张之势,显现出一种向外暴发的力量和激昂奔放的动感。</p> <p class="ql-block">北壁观无量寿经变</p> <p class="ql-block">窟顶藻井及四披千佛</p><p class="ql-block">南壁的观音经变,取材于法华经观音普门品。观音普门品者,即观世音菩萨普观"圆通之门"令善男信女悟入佛道之谓。画面分三部分,正中为观音菩萨像,面部丰腴,翠眉明眸,端庄慈祥,披帛随身,璎珞璀璨环绕,艳而不俗。两侧上部的观音三十三身,即观音菩萨变成三十三种不同人物为不同的信士演说佛经;下部的有求必应,救苦救难场面,写实性极强,其中著名的监狱图、航海遇难图、砍头图、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图、商人遇盗图等,画面描绘生动、惊心动魄,皆为现实社会之真实反映,是研究唐代社会生活的形象资料。</p> <p class="ql-block">北壁观无量寿经变之说法会</p> <p class="ql-block">南壁东侧观音救难、现身说法图</p> <p class="ql-block">南壁观音经变</p> <p class="ql-block">南壁西侧观音救海难图</p> <p class="ql-block">南壁西侧观音救海难图</p> <p class="ql-block">南壁西侧观音救诸苦难、三十三现身说法</p> <p class="ql-block">南壁西侧胡商遇盗图</p><p class="ql-block">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是根据《观无量寿经》绘制的。其中作为主体部分的“西方极乐世界”,与阿弥陀经变的描绘并无二致,竭力刻画西方净土的繁荣景象。画面上七宝池中现出一片宫殿楼阁,曲栏平台,气势磅礴,辉煌壮丽。无量寿佛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观音、势至菩萨分列左右,圣众围绕,庄严肃穆。平台上乐队分列,演奏法乐;舞伎挥臂击鼓,踏脚而舞,巾带旋转,节奏激扬,迦陵频迦(美音鸟)亦拨弹琵琶,载歌载舞。圣众们沉浸在蕴含哲理的法音、法乐的美感享受之中。净土图的两侧绘有未生怨故事和十六观。右侧的未生怨故事是《观经》的旨,叙述频婆娑罗王当初求子心切,结下了未生怨。阿阁世太子长成后,将父王频婆娑罗囚禁深宫,断其粮水。王后韦提希身藏蜜面,璎珞盛果浆,探望国王,为其延续性命。阿阁世王发现后,盛怒之下几欲杀母,幸被二大臣功阻。阿阁世因此同时囚禁父母。被幽闭的频婆娑罗王夫妇,由是一心向佛。壁画中情节自下而上,表现了未生怨故事。左侧的十六观画面表现了韦提希夫人因未生怨缘由,决心皈依佛法,采用十六种观想的方法,往生西方净土。</p> <p class="ql-block">北壁伎乐图</p><p class="ql-block">第45窟作为莫高窟盛唐时期的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画中刻画精细的各种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风貌,给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窟内塑像</p> <p class="ql-block">迦叶、菩萨、天王像</p> <p class="ql-block">西壁龛顶释迦多宝说法图</p> <p class="ql-block">西壁龛内北侧迦叶像</p> <p class="ql-block">西壁龛内北侧菩萨像</p> <p class="ql-block">西壁龛内北侧天王像</p> <p class="ql-block">西壁龛内南侧阿难、菩萨、天王像</p> <p class="ql-block">西壁龛内南侧阿难像</p> <p class="ql-block">西壁龛内南侧菩萨像</p> <p class="ql-block">西壁龛内南侧天王像</p> <p class="ql-block">西壁龛内主尊佛像</p> <p class="ql-block">西壁南侧地藏菩萨像</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275窟</p> <p class="ql-block">殿堂窟内景</p><p class="ql-block">第275窟建成于北凉。甬道接主室,主室纵长方形,盘顶。西壁塑交脚弥勒菩萨一身。南北壁上部各开两个阙形龛和一个双树龛,龛内分别塑交脚弥勒和思惟菩萨;塑像体魄强健,比例适度,神态自然,恬静超俗。西壁围绕塑像绘有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南壁中部画太子出游四门,看到世间生老病死,决心出家修道等佛传故事,壁下部画供养菩萨及垂幔;北壁中部画佛本生故事,有"毗楞竭梨王身钉千钉"、"虔阁尼婆梨王剜身燃千灯"、"尸毗王割肉贸鸽"、"月光王施头"、"快目王施眼"等情节;画面突出主要人物,构图简洁紧凑,壁下部画男供养人;东壁门两侧画观音变及女供养人,门上画说法图;窟顶四坡为宋画飞天和千佛。北宋年间窟中加一墙,将窟分为前、后两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将此墙搬移。</p> <p class="ql-block">交脚弥勒菩萨像</p><p class="ql-block">此窟主尊,位于西壁中央,保存基本完好,唯头部略有重妆,双手残损。此塑像高3.34米,头戴化佛三珠宝冠,发披两肩,右手置膝作与愿印,左手已残,颈饰贴花镶宝的项圈及璎珞,上身袒裸,胸挂璎珞,肩披大巾,腰束翻边羊肠大裙,衣褶贴泥条隆起,加阴刻衣纹线。菩萨面相浑圆而略长,隆鼻直通额际,眉长圆眼,上唇较厚,下唇作半圆状,肩宽胸平,体态健硕,双足相交,身靠三角形靠背,端坐在比较高大的方形双狮座上,神情庄重凝静,威严肃穆,造型概括稳定,比例均称,色彩明快单纯,手法简朴。其造型风格及坐具、服饰均表现出西域佛教艺术的影响,具有十六国时期造像的显著特点。</p><p class="ql-block">南北两壁上部的阙形龛是中国传统建筑的象征。阙,常见于中国古代标志性建筑群前两侧,所谓“阙者缺也,中间阙然为道”。阙是一种带有观望与军事作用,与"观"类似的建筑。阙形龛是在两龛之间加上殿顶,来代表天上的宫阙,借以表现佛教天宫的样式。龛中塑菩萨,或交脚,或思惟,他们都应属于“补处菩萨”,即佛的候补,降世之前均在考虑将来如何成佛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南壁阙形龛</p><p class="ql-block">南壁上部的双树圆拱则来源于西域或印度,仍是表现菩萨在树下静思的情景。此处颜色经宋代重涂,但人物整体形象仍突显原貌,带有较为浓厚的西域风骨。龛侧对称两树,树干塑的较为真实,有树木纹理,而上部的处理又较为图案化,看起来枝繁叶茂,又不显得纷乱。树下菩萨,坐于高座,左脚着地,右腿曲置左膝之上,左手抚右脚。右臂残损,但仍可看出原应是拄头思惟之状。菩萨面部浑圆,神态自然,似已陷入沉思不能自拔,颈部与胸前的璎珞厚重,带有西域王者的装饰特征。佛教早期的菩萨装多取自西域和印度的王族衣着装饰 于此可见。</p> <p class="ql-block">南壁双树圆拱龛</p><p class="ql-block">南壁中部的佛传故事,主要表现的是释迦牟尼成佛的因缘。故事讲:释迦太子成婚之后,不喜娱乐,终日仍掂念舍身出家。他的父亲净饭王十分忧虑,与大臣们商议后,决定让太子出宫游玩,以此来打消他出家的念头。太子在侍从的陪伴下,出宫游玩,于城东门遇老人,在南门遇病人,西门遇死人,见人世间老、病、死三种大苦。之后在北门遇见出家之人,出家人神采奕奕,不被世间诸苦纠缠,于是太子更加坚定了出家的决心。整个画面采用汉晋传统形式的横卷连环画形式,人物和景物不分远近,平列构图。人物形象服饰则明显受西域画风的影响,显得较为古朴粗犷。</p><p class="ql-block">壁画中太子遇老人与出家人两情节保存较好,均是太子骑马从城门中出,前有伎乐弹箜篌、琵琶引导,下有侍从百姓礼拜,上有飞天散花相迎。图中右侧情节为遇老人,老人发、眉、须皆白,面容憔悴,弯腰弓背,老态龙钟,仅着短裤,似正在向太子行礼。左侧为遇僧人之情节,僧人着右袒袈裟,面容饱满,姿态自然潇洒,左手握袈裟,其健康超脱与老人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北壁西侧本生故事画</p><p class="ql-block">北壁绘佛本生故事,是释迦牟尼成佛前,前生累世行善的故事。此窟的这类故事很有代表性,主人公都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前世,体现了他过去为求法而不惜施舍眼睛、头颅、身体甚至生命的自我牺牲精神。此图仍采用横卷式连环画形式,自西向东排列。</p> <p class="ql-block">北壁中层毗楞竭梨王身钉千钉</p><p class="ql-block">毗楞竭梨王身钉千钉,故事讲:毗楞竭梨王喜好妙法。有一个叫劳度叉的婆罗门,称如果有人愿意在自己身上钉一千个钉子,他就为那人说法。毗楞竭梨王知道后非常高兴,请劳度叉说法,并任劳度叉在自己身上钉钉子。图中劳度叉一手执钉、一手挥锤,正向毗楞竭梨王身上钉钉。国王神态安祥,似乎正沉浸在听闻法语的喜悦当中,完全忘记身钉千钉的痛苦。</p><p class="ql-block">虔阁尼婆梨王剜身燃千灯,故事讲:虔阁尼婆梨王为人正直,喜好正法,向全国发布命令寻求能讲说正法之人。劳度叉应召愿为其说一偈语,但要求国王必须在自己身上一千个洞点燃千灯。大臣属民都劝国王不要这样做,国王却毫无惧色,为听闻法语果然身燃千灯。佛教护法神帝释天被其诚心感动,最后使国王身体恢复如前。壁画略有残损,国王端坐,上有飞天散花,前有一人正在剜凿国王的身体,坐下一人正恐惧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北壁中层尸毗王割肉贸鸽</p><p class="ql-block">尸毗王割肉贸鸽,故事讲:尸毗王善良,喜欢佛法,想普救众生苦难。帝释天和毗首羯摩变成鹰和鸽子,想考验他的志向。鹰紧追鸽子,鸽子逃到尸毗王的面前以求保护。鹰逼尸毗王说,如果你不把鸽子给我,我也会饿死;尸毗王为了保护两条生命,只好割自己身上的肉给鹰吃以救鸽子。老鹰要求割下来的肉必须与鸽子肉重量相同,并设天平称量。可是,尸毗王快要割尽了自己身上的肉仍不够鸽子的重量,但他为了表示诚意,举身坐上了秤盘。他的行为感动了天地,一时间天地震动,帝释天恢复了原形,以神力使尸毗王身体恢复了原状。画面左侧,国王右手握绿色的鸽子,一会子手正在割国王腿上的肉;右侧一人提一杆大称,称的一头是小小的鸽子,另一头是双手合十而坐的国王。</p> <p class="ql-block">北壁中层月光王施头</p><p class="ql-block">月光王施头,故事讲:月光王仁明慈悲,救济贫困,爱民如子。有一毗摩斯那王,很妒忌他,悬赏找能取月光王头的人。外道劳度叉应募,来到月光王面前,向月光王乞头。月光王不顾众人劝阻,毅然应允,并说过去已经布施过999颗头,再施一次就满一千了。于是他将头发系在树枝上,让劳度叉砍头。此图也是由两个画面组成,左侧月光王端坐于束帛座上,用左手指自己的头,面前有一侍者跪捧托盘,盘上有三人头,表示月光王在前世已经布施过很多次头颅了。右侧月光王以发系于树上,身后一刽子手举斧欲砍,表示任劳度叉砍头的情节。</p><p class="ql-block">快目王施眼,故事讲:富迦罗拔城,有一名叫快目王的国王,眼睛明亮,心地慈祥,喜好施舍,得到众人的赞扬。他属下有一小国国王名叫波罗陀跋弥,天生傲慢,从不服从快目王的命令;快目王派兵讨伐,波罗陀跋弥为了逃避惩罚,派一盲婆罗门去要快目王的眼睛。快目王十分高兴,说用这双眼睛进行布施,可以求得佛无上一切智眼,遂令部下将自己的眼睛刻下布施给婆罗门。此处壁画损坏较为严重,仅能隐约看见王者端坐,面前有一人刺国王的眼睛。</p> <p class="ql-block">虽然我对敦煌石窟的游览方式颇有微词。但敦煌石窟确实是国之瑰宝,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令人陶醉,还有说不完的故事,但你又不能一览全貌,窥见真容。只能听听故事,看看陈列,甚是不甘啊。留有些遗憾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