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我游览无锡梅园,在其诵豳堂,无意间发现正厅西侧挂着的一块匾额上,由建园之主荣德生(1875-1952)书写的“妙笔天然”的题文是“怀民先生法正”,便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怀民先生”是周怀民(1907-1996)先生吗?如果是,那么,作为近代民族资本家、实业家的荣德生先生,与作为当代美术家的周怀民先生之间,有着怎样的交集和故事呢?</p><p class="ql-block"> 荣德生先生笔下的“怀民先生”肯定就是周怀民先生,我从随后仔细探究的挂在堂匾“诵豳堂”之下的周怀民先生创作于1977年的巨幅国画《梅园全景图》上找到了答案,但是,匾额“妙笔天然”上的这4个字,肯定不是荣德生先生为周怀民先生创作的《梅园全景图》而写,那是为什么写的呢?</p> <p class="ql-block"> 荣德生,别名荣宗铨,字德生,号乐农氏居士,是无锡近代著名的民族资本家、实业家,与兄荣宗敬一起创办了多家企业,被誉为“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匾额“妙笔天然”的落款是“己丑清明乐农书”,根据荣德生先生与周怀民先生的生卒年份考量,己丑年应是1949年,那年,荣德生75岁,周怀民43岁,他俩的忘年之交缘于艺术。 </p><p class="ql-block"> 周怀民,原名周仁,无锡钱桥人,曾任京华美专、国立北平艺专教授。1949年后,他历任北京画院一级画师、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民革中央监察委员等职,是当代著名画家、书画鉴藏家。今年8月22日,我在发表的《周怀民其人其藏其画》一文中,对周怀民先生的艺术成就以及创作风格,作过如下概述:周怀民自小喜爱书画,因家境贫寒,19岁离乡,在北平电报行业谋得一份工作,业余时间自学绘画,每逢节假日,他常去故宫观赏和临摹古画。他的作品,师传统,师造化,风格独特,造诣深厚,集豪放和婉约于一体,兼工笔和写意之双美,尤善绘家乡太湖之芦塘而自成一格,或水墨或重彩的葡萄佳作无不栩栩如生,素有“周芦塘”“周葡萄”之美称。他的作品曾多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p> <p class="ql-block"> 日前,为了厘清周怀民先生与荣德生先生之间的关系,我查阅了相关资料,获知周怀民先生19岁离乡去北平工作之后,也曾有过一段时间回到家乡居住,在此期间,他与荣德生先生结下了深厚情谊。</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期间,周怀民先生回到了无锡,租住在西门,与在四郎君庙巷(在目前的学前街附近,现已不存)荣德生先生的一处寓所相距不远。当时,周怀民先生的生活较为困难,主要以鬻画维生,也帮人鉴定古书画。据说有一次,他外出写生竟然饿昏在太湖边上,荣德生先生知道此事后,特意派人去其住所赠送了一石大米。1948年至1951年,周怀民先生又回无锡居住,荣德生先生继续在经济上给予他较大的帮助,不仅邀请他为座上宾,到梅园写生,为梅园补壁,还出资为他筹办画展,条幅“妙笔天然”就是在这个时候赠予他的,并依此制匾,挂于诵豳堂正厅西侧,以此在社会各界名流之间褒扬他的艺术成就,为他的艺术发展助力。</p> <p class="ql-block"> 周怀民先生创作《梅园全景图》之时,正值荣德生先生逝世25周年,此时离荣家将梅园无偿捐献给无锡市人民政府已有22年之久。在画作C位,是被梅花丛簇拥着的念劬塔和太湖饭店(梅园宾馆),前者建成于1930年,后者建成于1926年,两者都是梅园的标志性建筑;在画作远处,湖山延绵,渔帆点点,田畴丰茂,一派高雅情趣和盎然诗意;画作右上角题文“漫山红雾花枝俏,渔帆千张逐早潮。春光万斛浓胜酒,泻入丹青意气豪。一九七七年七月,严辰诗、周怀民画于梅园。”题文中写到的严辰(1914-2003),原名严汉民,笔名厂民,江苏武进人,中国作协专业作家,历任《人民文学》副主编,《新观察》主编,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诗刊》主编、顾问等职。</p><p class="ql-block"> 诵豳堂位于“香海”敞廊北侧,是荣德生先生接待社会各界名流的主要场所。荣家和无锡市有关部门将周怀民先生创作的《梅园全景图》挂于堂匾“诵豳堂”之下,以此表达周怀民先生感谢荣德生先生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以及周怀民先生对家乡无锡的眷眷深情。</p> <p class="ql-block"> 荣德生先生和周怀民先生都是无锡的骄傲,他俩的忘年之交和深厚情谊值得我们传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冯骅(fun22282899)</p><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