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周村区鸿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邵祺昌老师在他的“老邵说说”上连续发表《郑家村的故事》引起了我们的浓厚兴趣,于是,我便随同石广东、宫顺、吴国华老师,在邵祺昌老师的引领下,于2024年10月22日第一次组队前去探访,后来我又同邵祺昌老师于11月2日再次前往,两次活动,启发很大,感悟颇深。</p><p class="ql-block"> 郑家村隶属邹平市临池镇,地处镇政府驻地西南5公里,是滨州、淄博、济南三市交界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p> <p class="ql-block"> 10月22日第一次组队探访。右起:石广东、邵祺昌、宫顺、吴国华</p> <p class="ql-block"> 郑家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毕明德同志,热情地给我们讲述郑家村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自1999年起,风华正茂的毕明德相继担任了郑家村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现已是年富力强的53岁。他踌躇满志,有思路、有眼光、有担当,有作为。25年来,郑家庄旧貌焕新颜,实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被授予滨州市文明村。多次被市融媒体、大众网等报道。</p> <p class="ql-block"> 走进郑家村,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宽敞平整的柏油马路,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十分便捷;村子的角角落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看不到任何果皮纸屑等垃圾,丝毫不亚于城市里的星级小区。墙上有画,路边有花,不论从哪里进村,都可以看到太阳能路灯布满街道。</p> <p class="ql-block"> 毕书记领我们来到乡村记忆馆参观。在古色古香的院落里,石磨、辘轳井、水缸、饭屋灶台、烙饼鏊子等老物件,让我倍感亲切,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童年的老家。</p> <p class="ql-block"> 屋子里摆放的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老物件,像风谷车、手推车、织布机、纺车、犁耙、耩子、锄头、草腰子、苇席、叉子、耙子、扬锨、风箱、马灯、油灯、锡壶、簸萁、簸箩、铡刀、地瓜刀、瓦匠用的拢耙、擗子、木匠用的墨斗、刨子等等,进一步唤醒了我们的乡愁,让我也想起了年轻时纯朴的农村生活。</p> <p class="ql-block"> 大街上,一块百姓“随手拍摄影大赛”的展板特色鲜明,这是村里推进孝道文化,实现家庭和谐的一道风景。 </p> <p class="ql-block"> 毕书记告诉我们,郑家村总人口400多,村不大,但老年人占比却不低,70周岁以上的老人就有68个,怎样让村里的老人过得舒心,让在外工作的子女放心,就成了他的一桩心事。 经过村“两委”商议,他们决定从“堂”“馆”“人”三方面下手,建设“老年人幸福村庄”,即建一座孝善食堂解决老年人用餐饮食,改一个“乡村记忆馆”解决老人休闲娱乐,组一支志愿者队伍解决老人日常生活,三管齐下,切实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参观了村里的孝善食堂,只见食堂内干净整洁,环境优雅。毕书记介绍说,孝善食堂共投资16万元,配有消毒柜、蒸锅、灶台等,设备齐全,可满足多种菜品的制作需求,每天都会为村内75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可口的免费早餐。</p> <p class="ql-block"> 随行人员与毕明德书记在胡同口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组队探访感慨多多,收获满满,大家对郑家村有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10月22日第一次探访是上午九点以后去的,没有拍到孝善食堂老人吃饭的镜头,没有面对面和老人们聊一聊,总觉得还不够全面,不够踏实。为了亲眼看一看孝善食堂的实际情况,邵祺昌老师通过和毕书记联系,确定11月2日我们早一点去和老人们见见面、聊聊天。</p> <p class="ql-block"> 这是11月2日早晨六点半时许,我们在村里拍摄到的彩色灯带闪烁的胡同一角。各条街道上的灯带,星星点点,五彩斑斓,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这是孝善食堂刚出笼的白面馍馍</p> <p class="ql-block"> 这是村委委员、孝善食堂管理员张迎春在做大锅特色菜,王师傅在熬制小米粥。</p> <p class="ql-block"> 我们依次给每个就餐老人拍了半身照又来了两个大合影。</p> 部分老人半身照 老人们有序的排队领饭 <p class="ql-block"> 工作人员亲手将热饭热菜递到老人们的手中。</p> 老人们高兴地合不拢嘴 <p class="ql-block"> 吃饭期间,我端着相机随意采访。通过和老人们交流才知道,郑家庄的孝善食堂办得有花样,平时的主食有面条、馒头、蒸包、水饺等,一周不重样;蔬菜都是时令菜,以汤菜为主,顿顿有稀饭,保证老人热汤热水吃上可口的饭菜。如果是过节,他们还“坐席”,每桌有十几道菜呢。</p> <p class="ql-block"> 老人们进门时人人手里都拿着一套餐具,我们也没在意。可是等打饭时,我们才发现他们手中的餐具竟然是一模一样的,我们有所不解,邵老师就问毕书记,毕书记解释说,餐具是村委统一购买的,发给老人自己使用,自己保管。通过这点小事,就保证老人的用餐卫生,毕书记想得真周到。</p> <p class="ql-block"> 毕书记欣然接受我的采访,如数家珍地讲述村里办孝善食堂的初衷和起到的社会效果。</p> <p class="ql-block"> 老人们来到健身广场,又一张幸福美照合影定格了。</p> <p class="ql-block"> 乡村记忆馆的北屋,是老人们平日活动娱乐室。拉二胡的、吹笛子的各显身手,爱好歌舞的争先恐后,不一会一台小戏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唱得开心,拉得过瘾。</p> <p class="ql-block"> 他们的动作虽已不复年轻时的矫健,但那份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却如同青春的火焰,在他们心中熊熊燃烧。</p> <p class="ql-block"> 他们的表演虽没有华丽的舞台和昂贵的道具,但那份真挚的情感和质朴的演绎,更让他们看到了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美好画面。</p> <p class="ql-block"> 在乡村记忆馆,这位老人熟练地敲打着这面熟悉的军乐鼓,仿佛又回到了当年。</p> <p class="ql-block"> 毕书记领我们来到村北不远的“玉清塘坝”查看,当我正要拍摄时正巧一只白鹭从草丛中飞起,这里的环境还是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 在“玉清塘坝”西北方向不远处是淄西毕氏七世祖毕木的莹墓。目前郑家村居民毕氏占百分之七八十,其他有孟、由、许、董等姓氏。</p> <p class="ql-block"> 在村头,就是那块形似雄鸡的奇石上面刻着红色大字“郑家村”南邻有一个小广场,场内竖着一个个“玉米栈子”,里面盛满了金灿灿的玉米棒。郑书记说,这是实行土地流转后一户人家的收成。</p> <p class="ql-block"> 关于村民的意识形态管理,当属他们的积分制度,在村口,我们看到了积分统计公示牌。“比如垃圾分类打卡要单独给分,因为这能帮助村民养成垃圾不落地,分门别类处理垃圾的好习惯;志愿服务、春风行动、要多记分,大家都愿干,抢着干,才能形成乡邻和睦、互帮互助的优良氛围;孝敬老人,过年过节和老人吃团圆饭,也要多记分,这样才能让孝道文化走进每个家庭,形成敬老养老的好风尚。村民的积分与年终福利、养老福利等直接挂钩,谁的积分多、贡献大,谁就能获取丰厚奖励以及在村民大会上的表彰机会”。毕明德书记如是说。</p> <p class="ql-block"> 毕书记告诉我们,每年的中秋节,村里都组织志愿者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为村里的古稀老年举办一场“感党恩,迎中秋”主题晚会,活动主要分为共吃团圆饭、共赏国粹吕剧、分发中秋礼品三个环节,以此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实实在在的关怀。</p> <p class="ql-block"> 谈起郑家村的发展规划,毕明德书记胸有成竹,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将以党建为引领,努力擦亮群众幸福生活底色。一是深挖村庄文化底蕴 ,在六合楼原址上,建设六合亭,打造六合楼广场,辟为旅游景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二是创造条件开发村北塘坝,建成儿童乐园和游客小露营地,形成特色旅游项目;三是进一步开发郑家特色小吃,吸引更多游客,实现村集体增收的目标;四是适期将全村土地进行整合,实现合作社加农户模式,努力增加村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组图片,我们不仅看到了郑家村的美景和活力,更感受到了乡村振兴给这个村庄带来的深刻变化。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郑家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成为一颗更加璀璨的明珠!</p> 吴国华老师录制的小视频 <p class="ql-block">图说郑家村小视频(孝善食堂篇)</p> <p class="ql-block">图说郑家村小视频(文化活动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