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位于武义县履坦镇,是全县海拔最低的古村落——范村。多山水相融的自然味道,高低成趣的传统建筑,质朴的古村落,令人眷恋和向往。范村是北宋范仲淹侄儿后代的聚居地,它传承了范氏文化,终于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武义一大望族。自元代建村以来,累积了厚重的文化,沉淀了悲壮沧凉的历史。范村里最打动人的也是那原汁原味的历史传承和沧桑变化。下面就随我的美篇走进范村去一探究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范仲淹,一位儒家士大夫,以他的忧乐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史和文化。他的理念和人生哲学,不仅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认可,而且在范村这个地方,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范村范氏虽不是范仲淹嫡传后裔,然而,范仲淹作为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影响不仅给范氏家族史写下了耀眼的一笔,而且也使范氏子孙深感殊荣。因而,不少范氏支系无论是不是范仲淹的后裔,他们在编修宗谱时都要千方百计把范仲淹举证为嫡祖,哪怕不是嫡祖,也要牵上范仲淹是其族亲。</p> <p class="ql-block"> 在范村行走,古朴而宁静。随便选择一幢走进去,都仿若梦回旧时,感受着历史带来的浓浓韵味,不经意间就会发现未曾见过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 炊烟,在小巷中的一角升起,飘过了范氏宗祠的上空,祠堂门口的厚大旗杆石,象征着家族“一门三宰相、四世七大夫”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范氏宗祠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嘉庆五年(1800)六月间被洪水冲毁洪灾过后,范村人上移至高处重新建屋修祠。重建新祠用了10年时间,耗资四千余金,亏欠一千九百余金,由范氏子孙先垫付,嗣后将租息拨本付利。道光八年(1828),族人请时任青田县教谕的武义拔贡王惟孙写了《梅山庙记》,记录了举全族之力重建宗祠的不凡经历。范氏宗祠大门东西两侧墙体镶嵌着三通石碑,一块就是清道光年间的《梅山范氏重建祖庙记》,另两块分别是光绪年间武义县钱正堂的谕和示,为全县宗祠所罕见。</p> <p class="ql-block"> 文昌阁原址位于范村百家地自然村, 始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最后完成于道光十七年(1837), 前后历时80余年,由四合院和小三合院组成,占地面积720平方米。四合院坐北朝南,门厅面宽五间,进深五惊四柱,明间为两层结构, 楼上前檐柱与金柱间设楼阁间,梢间为廊。二进面阔五间,梢间为楼梯间,进深六檩,明间用四石柱,石柱上刻有楹联鼓形柱础,天井地面卵石铺设。大门外东侧设头门,头门单柱一面坡,楷书“文昌阁”三字。是子孙安静读书之所</p> <p class="ql-block"> 诒谷堂位于范村莲塘路11号,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偏东,占地面积771平方米。由主体建筑四合院和西附屋组成。</p> <p class="ql-block"> 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的花厅,用材以砖、木、青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大门内墙门额石刻“枕善而居”四字。</p> <p class="ql-block"> 江南古建筑,看细处的精雕细刻,更看无数细处构成的,典雅精巧和谐恢弘的整体。其下檐及檐廊槛墙的雕刻饰纹就是南方古建筑之美的最好写照。</p> <p class="ql-block"> 曾因清嘉庆年间的一场特大洪水几近摧毁,全村仅留下一棵大樟树和现范氏宗祠东边民居的一堵老墙。而后往梅山脚下迁移,不到30年时间又建成家族兴旺、有人文厚度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村庄。中国传统村落范村有县级文保单位范氏宗祠、范村花厅(咸丰年建)和十八间头等不可移动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 范村错落有致,仿佛灵动而充满诗意的拼图。白墙黛瓦,如同淡雅的水墨精心勾勒出古朴的轮廓。其布局恰似一首宁静祥和、悠然自得的田园诗,悠悠诉说着过往的岁月故事。袅袅升起的炊烟,象征着家的温暖,承载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u>拍摄制作:水木年华</u></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u>拍摄场景:武义范村</u></i></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i><u>美篇编号:8612926</u></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