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明月峡位于四川广元嘉陵江西陵峡东段,距广元33公里左右。因峡两岸的山岩多呈银白色,并和青峰、江水相辉映,使整个峡江好像镀上了一层朦胧的月光,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明月峡,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之一就是集鸟道、栈道、纤夫道、水道、公路、铁路6道于一峡,可谓是天然的中国交通“博物馆”,也体现了李白笔下“蜀道难”之情形。</p> <p class="ql-block"> 明月峡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丰富。</p> <p class="ql-block"> 据说,这是三国时期蜀国诸葛亮发明制造用于运输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 明月峡有2300多年的历史,位于四川省北部,川陕甘三省交汇处,四川的北大门,进出川的咽喉重地,素有“蜀北重镇”、“川北门户”和“巴蜀金三角”之称的广元市。</p> <p class="ql-block"> 明月峡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剑门蜀道的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丰富。</p> <p class="ql-block"> 明月峡栈道是国家级剑门蜀道风景旅游线的起点,开凿年代为战国至宋代,被誉为“中国道路交通博物馆”和“古今交通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嘉陵江穿峡而过,形成峡间水道、山腰栈道、半山原108国道与宝成铁路的一峡四道奇境,可见明月峡对川陕的战略意义。</p> <p class="ql-block"> 明月峡还集嘉陵江水道、先秦栈道、宝成铁道、纤夫道、108国道、金牛驿道等古今六道于一峡,生动展现中国交通历史变迁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 明月峡原名朝天峡,因朝天镇而得名,朝天,即朝拜天子之 意,因唐朝玄宗皇帝避“安史之乱”南迁成都时,当地官员在此接待并朝拜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明清时期,文人墨客们盛行崇尚自然,于是取李白诗“清风 清,明月明”之意,将朝天峡改名为明月峡。但当地老百姓仍喜欢按旧俗称 其为朝天峡,所以后来就有了多种叫法,也有叫朝天明月峡的。</p> <p class="ql-block"> 据说,此段途经明月峡的公路是原来连通川陕的108国道,最初建于1936年,当时使用人力达数十万人,修路期间,更有数百人饿死与伤亡。川陕公路是当年川、陕、甘、黔五省联络公路之一,在抗战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 明月峡,峡谷全长约4千米,宽约100米,两岸石崖 壁立,其东就是有名的朝天岭, 谷深约2千米,是嘉陵江冲破山脉而形成的峡谷。</p> <p class="ql-block"> 明月峡可称其为蜀道咽喉中的咽喉,是连接南北的通道,地势险峻,得天独厚。</p> <p class="ql-block"> 宝成铁路也从明月峡上方钻山而过,而古老的栈道成了人们怀古思幽、凭吊先辈的旅游景区了。</p> <p class="ql-block"> 朝天明月峡古栈道,位于朝天明月峡谷、老川陕公路穿峡而过,现仅存少量遗迹,除了石孔以外,很多都是后修复的。栈道又名阁道,是古代人为了生活及战争的需要而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 这是明月峡中一处独特的地质结构。</p> <p class="ql-block">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战争的需要,开剑门阁道,修整明月峡栈道,才有了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这是有名的老川陕路上的“老虎嘴”公路,颇为壮观,是川陕公路之一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