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的南龛石窟

林岭风清

<p class="ql-block">  四川巴中的南龛石窟,即巴中南龛摩崖造像,位于巴中城南一公里的南龛坡山腹,岩石壁立,高十余丈,长数百尺,方正如削,列层分龛,镶佛累累,南龛造像,始创于隋,盛于唐,不断增镌,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p> <p class="ql-block">  据说,石窟现有造像一百七十六龛,二千七百余尊,有经幢一座,造像碑十七则,严武(唐巴州牧)"奏表"碑一幅,题记三十五条,诗文等五十一首,造像精巧玲珑,姿态各异,气质浑厚,端庄丰满,神情潇洒,典雅大方,是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是巴中古文化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南龛造像是以佛教为主的宗教艺术,造像主要有"法身佛"、"三世佛"、"释迦佛"、"鬼子母佛"、"七佛"、"千佛子"、"阿弥陀佛"、"双首佛"、"观音菩萨"、"如意轮观音"、"毗沙门天王"、"八部护法神"等。</p> <p class="ql-block">  石窟的造像大部分是盛唐前后的作品,亦有宋代及近代作品。</p> <p class="ql-block">  南龛造像在人物特点上是相当分明的。菩萨像,体态优美,和谐生动;力士像,威风雄健有力;飞天像,形象优美,生动活泼,雕刻精巧,质威较强。这些造像多采用高浮雕的刻法,衣纹和缨络用流畅和明快的阴刻线条,刀法纯熟,洗练。</p> <p class="ql-block">  这尊送子观音菩萨造像姿态优雅,与中国传统的观音塑像有所差别,很有西方美术的审美。</p> <p class="ql-block">  南龛造像的特点是身躯健美,面容丰满,衣饰富丽,如107龛的卢舍那佛像,身高4.45米,铁红加跃坐,头戴华玉的花冠,身着袒右肩袈裟,面容饱满,唇润卧丰,身躯健美,表情庄严肃穆,充分表现出令人皈依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  第116号龛在高2.7米、宽4.2米的龛窟内雕刻了93尊佛像,龛中的天王像,脚穿草鞋,别具一格,很富有当时川北坟特色;第53号龛和76号龛的一佛二弟和八部护法神龛,布局严谨,雕刻精巧微妙。</p> <p class="ql-block">  山下就是巴中市的城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