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古代书院,大多办在祠堂、寺庙中。</p> <p class="ql-block"> 香溪书院</p><p class="ql-block"> 《香溪范氏宗谱 · 重建祠堂碑记》有言:“古之君子将宫室宗庙为先,所以崇本而聚族也,雇不重哉!我祖宋正议公自城南坞口始迁于兹。越二世而文清公建祠于南山之北,香溪先生讲学习礼于其处,繇名‘香溪书院’,后之学者心向往焉”。</p><p class="ql-block"> 观此文思其意,范大录先生自兰溪城南坞口始迁至这里。为什么文清公会把祠堂建在宝惠村,不建在香头呢?但其它文章中未见有始迁于香溪何地为居所,此文为独具一出。宝惠是否是文中所说的南山之北呢?还是一个谜吗,正议公范大录先生或有可能因守制而居于宝惠。于是二世后的文清公范筠先生(范浚的父亲)建宗祠于南山之北。南山,即现在称金华山,亦叫北山,却属香头之南,古代香头人称之为南山。这南山之北即现名的北山行政村的宝惠自然村(原有宝惠寺和范家两个自然村,现已融合为一村)。香溪先生范浚遂在祠堂中创办书院,从而取名为“香溪书院”。后来的学者的心都很是向往那里的,所以到香溪书院来求学的人有很多,而且成名者亦不为少数。</p> <p class="ql-block"> 从《重建祠堂碑记》中可以看出“香溪书院”确实办在宝惠村。而在左图上又可以看出“香溪书院”具体是在“范浚墓的东侧(即右边,而且祠堂大门即香溪书院与范浚墓同向(座南面北)。</p><p class="ql-block"> 《重建祠堂碑记》继而又言曰:“历宋而元废于兵燹,迨明成化改建于族居之南。峙香山绕杏水本源之地,于是复兴。规模尚未就也”。明成化年间,香溪范氏宗祠改建在香头族居之南,即近年所建的范浚纪念馆是建在明成化年间所建的“香溪范氏宗祠”旧址上。与香山相峙,绕有南山湛里源本源之水,是为藏风纳水之宝地,于是范氏复兴。但祠堂尚未大成,至清朝才成其规模。</p><p class="ql-block"> 香溪书院是香溪有记载的创办最早的书院,院址却在香溪镇宝惠村。</p><p class="ql-block"> 有两点应该予以正名:一是香溪书院不能称之为宝惠(保卫)书院,二是香溪书院不是办在宝惠教寺中 ,而是办在宝惠的范氏祠堂里。</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