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4自驾游: 二十四、乐山

教练王

2023年10月30日(出行第六十五天),霾 早上起床,洗漱一下,立即下楼,想与去云雾山旅游的同学们道个别。到了楼下大厅,空无一人。翻看微信群里昨晚的通知,原来半小时前他们就乘车出发了。祝同学们旅程开心快乐! 到餐厅用早餐,遇到了陆洋同学也在用餐,他是要乘下午的航班去北京,明天到中国科学院大学为研究生上课。 早餐后,与陆洋道别后,收拾行装,继续我们的行程。<div><br></div><div>因为后面的行程里没有约定的时间节点,所以我们此时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驾游,自由飞翔了!</div> 中午,我们到了乐山,在岷江和大渡河的交汇处选了一个酒店住下,酒店免费一日三餐和晚安牛奶,还有免费自助洗衣服。 办完入住,总台催我们去吃午饭(自助餐)。 午饭后,休息了一会儿,又到岷江和大渡河边上转了转。 <b>乐山</b>,古称嘉州,是四川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是四川粮食、副食品、清洁能源、新材料和建材生产基地。乐山历史上属古蜀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b>岷江</b>。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是成都平原的最重要的水资源,历史上岷江以都江堰为代表的灌溉工程造就了四川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b>灵宝塔</b>。又名凌云塔,因其耸立在凌云寺后的灵宝峰巅,故以山峰命名。塔建于唐。<div><br></div><div>为砖筑、方形十三层空心密檐式四方锥体,坐东向西,高38米。下层特高,以上层层收缩,直至塔顶。内实为5层,有通光小孔,每层设佛龛,有石刻佛像。</div><div><br>根据山川形势,修建此塔的目的,主要还是作为三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合流处的标志。高71米的大佛是为了镇水保平安,灵宝塔则作为航船标志,使船工提高注意力,以便安全渡过急流险滩。如今,成为了嘉州古城的一座标志。<br></div> 隔岸观赏乐山大佛<b>。</b><div><br></div><div><b>乐山大佛</b>,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br><br>大佛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的姿势,造型庄严,排水设施隐而不见,设计巧妙。佛像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是海通禅师为减杀水势,普渡众生而发起,招集人力,物力修凿的。海通禅师圆寂以后,工程被迫停止,多年后,先后由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和韦皋续建。直至唐德宗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历时90年。</div><div><br></div><div>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6.7米,鼻和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9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在大佛左右两侧沿江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石刻,与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与天王共存的还有数百上千尊石刻塑像,宛然汇集成庞大的佛教石刻艺术群。</div> 大渡河在这里汇入岷江。<div><br></div><div><b>大渡河</b>为岷江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久治县哇尔依乡,自北向南流经青海省、四川省,在四川省乐山市草鞋渡左纳青衣江,至萧公嘴汇入岷江。干流全长1074km,流域面积为77153km2(不含青衣江)。</div> 钓友们在垂钓。无意中拍到了远方的“<b>睡佛”</b>,当时在现场只关注钓友们的渔获了,后来整理照片时才发现。 游泳场。还可以冬泳,厉害了。 1989年,广东一老汉用傻瓜相机在此拍了一张照片,回去冲洗后发现新景观——<b>睡佛</b>,引起了轰动。<div><br><div><div>为充分发挥“睡佛”效应,于上世纪90年代在<b>涵春门</b>旧址(乐山的古城门之一)上打造了“最佳观赏睡佛的地方”——<b>观佛楼</b>,并设有相关指示路碑,巨幅图片加以提醒指引,以利游人观赏大佛和睡佛。楼门两侧刊碑两块,分别记述睡佛发现的经过及此楼重建之原委。观佛楼于2017年进行了改造升级。</div><div><br></div><div>后来,相关指示路碑,巨幅图片不见了踪影,“观佛楼”也成了打牌喝茶的茶楼,后来......</div></div></div> <b>涵春门</b>,出涵春门就是岷江。 观佛楼侧面墙上,设置了<b>2020年大洪水的最高水位线</b>,高出地面3.2米。 沿着泯江岸边,来到中顺美食一条街。街面打造的挺有味道、有感觉,这里聚集着当地美食。 走着走着,来到了顺城街口。<div><br></div><div>顺城街,顾名思义是顺着城墙的街。在街道的一头,是大伙儿熟悉的,建于明代的拱宸门,它也是乐山内城墙城门之一;街道的那一头则是迎春门。</div> 这段跨越历史的老街,承载着许多老乐山人生活的记忆。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但唯独时间在这里沉淀。 老街就像一本厚重的书,记录了悠悠岁月与烟火生活。 <b>拱宸门</b>,建于明代,是目前保存最好的老嘉州内城墙城门之一。 在拱宸门附近,看到了《乐山武汉大学西迁历史文化博物馆》宣介及《龙神祠》。 登上城墙,找到了博物馆的小门(应该是后门),但门是锁着的。拍了几张照片,就准备去沃尔玛超市购买水果、酸奶等。 在路边又看到龙神祠的指示牌,顺着楼梯台阶方向找了过去,看到龙神祠的大门,两边牌匾:“武汉大学西迁历史文化陈列馆”及“国立武汉大学第二男生宿舍”。<br> 博物馆正在维修,再说了,今天是星期一,博物馆休息。 这时,从博物馆里出来两位美女,得知我们是远道而来的武汉大学校友时,主动为我介绍武汉大学西迁的一些情况及四川省武汉大学校友会前几天组团来参观等信息,并告诉我们馆内正在维修,不能接待我们参观,但我们可以进入院内参观外景。 去沃尔玛的路上,看到街边的“<b>819纪念碑</b>”。 碑文: 1939年8月19日上午11时40分,乐山城区空袭警报突然急促长鸣,全城惊惶。几分钟后,36架日机分成3组先呈品字形编队,飞临乐山城区上空变成一字形进行狂轰滥炸,烈火熊熊,黑烟遮天蔽日,房屋倒塌声、伤者哀号声不绝于耳。日机轰炸后,有一架侦察机还留在城市上空拍照、录像后才扬长飞去。此次轰炸造成乐山城区2050户人家被炸,3500幢房屋被毁,49家遭受“灭门之灾”,死亡、重伤5000多人,10000余人无家可归。<br> 去沃尔玛买水果、酸奶及日用品,我顺便入了一条裤子。 乐山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城市基础设施非常齐全,历史遗迹、文化街区都清晰可见,方便市民和游客了解当地历史及社会文化,不愧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首批对外开放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给乐山点赞了! 晚餐,当然要品尝乐山的跷脚牛肉了! 饭后,周边转转。 2023年10月31日(出行第六十六天),阴<div><br></div><div>凌晨,下了小雨。早晨,雨停了,但还是阴天。</div><div><br></div><div>上午,乘8路公交车来到<b>苏稽古镇</b>。</div> <b>苏稽古镇</b>,位于乐山与峨眉间,有峨眉河流经。据史料载,苏稽古镇大约形成于隋朝,始称“桂花场”,距今约有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其后几代沿革,唐改苏稽戍,宋置苏稽镇,清设苏稽铺、苏稽乡。苏稽历史文化传说掌故盛多,素有“龙灯之乡”“书画之乡”美称。 一条蜿蜒流淌的<b>峨眉河</b>,将苏稽镇一分为二。 古镇给人的印象就是一条美食街,来这里就是逛吃逛吃!<br> 在悠悠岁月中,一座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 (1845年)的<b>茹公桥</b>连接起了苏稽镇的“三场”(苏稽场、沙咀场和葛老场),也将小镇的古与今、文化与景观连接起来。<div><br></div><div><b>茹公桥</b>,又称苏稽石板平梁桥。在苏稽众多古建筑中,茹公桥堪成一景,石桥全长93.5米,共有16座桥墩,17个涵洞,119 块细红砂条石,每孔由五个条石拼成,每石规格为 5*0.5*0.4米,全由雅石筑建。 1917至1990年间有4次被特大洪水冲坏的记录,其中以民国六年 (1917年)损毁最大,但冲坏的只是桥和梁,桥墩基础仍安然如故。1958年大水冲后,把水口冲坏的石桥条石搬运至此加宽了石桥。1990年再次加宽石桥,由五条石加宽至九条石。</div> 河上的“<b>花船</b>”,播放着音乐播在“巡视游”。<br> 参观跷脚牛肉非遗馆。<br><div><br></div><div><b>跷脚牛肉非遗馆</b>是一座清代四合院,展陈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由“县桥灯火下程忙”、“百年流转至味芳”、“世代浓情香满堂”和“传承技艺初心长”四个展示单元,从跷脚牛肉的诞生背景、历史变迁、匠心技艺、传承发展等角度,全面呈现“跷脚牛肉”历史文化历程。</div> 非遗馆门口伫立着一座水牛铜雕,<b>水牛</b>不仅是跷脚牛肉的主食材,也是苏稽古镇的文化符号。 <b>跷脚牛肉</b>,诞生于清光绪年间,因为汤味鲜香食客常常爆满。其间没有席位者,有的站着,有的蹲着,当时人们站着习惯一只脚搭在桌底下的横梁上。久而久之食客们便形象的起了一个“跷脚牛肉”的别称,流传至今。<br><br> 毛肚、牛肠、黄喉、脑花……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跷脚牛肉是夏日里的热烈、冬日里的温暖。 2019年,苏稽古镇保护性开发项目上马,遵循修旧如旧、还原古镇生活的理念,让跨越千年的苏稽古镇以新面貌立于世人眼前,也为苏稽增添了更多人气。<br> 老手艺。 走累了,坐下来吃点东西,点点心吧。 红糖醪糟、红糖糍粑、桂花酒酿豆粉儿、农家豆浆馍馍。 下午,参观了乐山文庙 <b>乐山文庙。</b>古称嘉定府文庙,始建于唐武德年间(618—626年),现为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重建遗存。据《乐山县志》记载,乐山文庙最初位于育贤坝。后来经过了三次搬迁,在明天顺八年迁至今老霄顶下。<div><br></div><div>乐山文庙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1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600平方米。有泮池、棂星门、贤关、圣域、名宦祠、乡贤祠、东西庑殿、尊经阁、崇文阁、大成殿、崇圣祠等建筑。整个古建筑群中轴对称布局,建筑布局基本完整,依山就势,渐渐升高。</div> 乐山文庙,也即<b>武汉大学西迁乐山</b>时期的图书馆、文学院、法学院、校领导办公室以及学校大礼堂的所在地,这也是乐山市现存的武大西迁旧址最集中的地方。 乐山文庙,除了是一座拥有厚重历史的古建筑,整座文庙更是一件红色文物。 <div>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中华大地,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满目疮痍,尤其对我国学校及学术文化机关进行摧残破坏。为延续中华民族文脉之根基,保存教育机构,东部地区高校纷纷迁往西部抗战大后方。</div><div><br>1938年2月24日,收到“国民政府教育部”给武大的回函准许西迁后,数百名师生踏上了西迁乐山之路。武大师生以乐山文庙为第一校舍,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艰苦办学。</div> <b>棂星门,</b>乐山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石质建筑,是一种牌楼式石质建筑。门前拉通成整块的大台阶,结构均衡,三间四柱的石构建筑,面阔与高度比例协调,极近正方形。棂星门出现在文庙序列之中,象征着天下的能人贤士聚集在儒家门下。 西迁乐山8年的武汉大学,学生人数由600人增至1700人,成为了文化和科学薪继火传的一方圣地。当时的武大学生社团极其活跃,一千多人的学校,拥有各类学生社团一百六七十个。影响较大的社团主要有文谈社、政谈社、风雨谈社、海燕社、抗战问题研究会、岷江读书社、峨眉剧联等。很多社团以出版刊物和壁报为主要活动方式,还成立了壁报联合会,各种壁报百家争鸣,将文庙棂星门两侧的墙壁变成了“民主墙”。 祭祀孔子和儒家四配的<b>大成殿</b>,脊高13米,面阔五间共13米,殿高约16米,阔约28米,深约21.7米,占地面积约为200平方米。殿内用材十分讲究,二十八根楠木巨柱,直径约一米,堪称镇庙之宝。 除了宣传抗战、积极募捐支持抗战外,武大学生投笔从戎,直接走上抗日前线奋勇杀敌。据统计,武大乐山时期,武大学生从军、抗战、应征译员总共154人,其中,志愿从军90人、保留学籍31人、应征译员33人,为民族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从文庙出来,回酒店休息。这几天有点疲惫,在国内闻名的慢生活之地,节奏比上班族还快,未能睡到自然醒,缺觉!!!所以,我们在乐山住两天,调整节律,稍做休整,进入状态。 傍晚,到珉江边找美食。顺手拍了几张大佛,大佛、睡佛都很美。 晚餐,想品尝甜皮鸭。但这种美食只是在其专卖店单独出售,一般餐馆里没有。只好在店里买半只鸭子,到对面的餐馆里又点了蒜蓉空心菜和麻婆豆腐,小酌一口。 我们俩的食量还是很可观的,必须光盘。 今天,是出行第66天了,六六大顺;也是十月的最后一天,完美十月。 明天,太阳又是新的! <br><br>待续。<br><br><br><br>更多的内容<br><br>请关注我的美篇号:6107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