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数字时代还需要整本书?</b></p> <p class="ql-block"><b>一、影响儿童阅读的环境因素</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微系统 中系统 外系统 宏系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阅读不能快速产生学习效果,需要慢慢等待……阅读只能是一个副餐”记得在一次阅读分享中,我也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孩子读了很多书,但是成绩很一般,作文写的也不是很好,该怎么办?我想到了阅读如中药之效,需要调理浸润,久而久之才能见效。短评快的提高阅读能力,那只能是解答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而非深度的阅读思考。</p> <p class="ql-block"><b>二、数字时代对儿童阅读产生的影响?</b></p><p class="ql-block">岳老师在书中谈到了5条——<b>第一</b>是大脑中负责阅读的神经回路,正在弱化;<b>第二</b>强刺激促使感官退化;<b>第三</b>是注意力容易分散,<b>第四</b>是过度依赖外部信息缺乏思考。<b>第五</b>是改变了纸质阅读的方式。</p><p class="ql-block">这让我想起了在樊登讲书中听过一本书叫做<b>《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b>书中讲到:美国权威的《儿科》杂志上刊登的科研文章表明,长期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会导致一个人(初学走路的孩子)的脑白质异常,脑白质就是我们平常讲的髓鞘。“当髓鞘太薄或遭到破坏时,神经信号就不能正常地进行传导;神经信号的传导就会变慢,甚至停止,由此引发心理健康、行为以及神经病学方面的问题。”</p><p class="ql-block">“伴随着科技产品使用而来的,是无数其他的可能性,其中包括网络霸凌、睡眠不足、姿势不良、颈肩背痛、长期久坐、肥胖、孤独、视力下降、焦虑、抑郁、身体障碍和成瘾。所有这些问题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孩子,摧毁了他们想要沟通、独立,甚至想要生育的基本生理驱动力。”这就是开篇——作为精神科专家的作者告诉我们,长期滥用手机给我们的身体带来的伤害。</p><p class="ql-block">这本书里有一个非常睿智的观点:<b>如果你在使用互联网产品的时候没有花钱,那么请记得,你不是它的用户,而是它的产品。</b></p> <p class="ql-block">那过多的屏幕时间,会导致这些神经递质的分泌产生哪些变化呢?首先,“大量不健康的皮质醇分泌,会触发压力反应”。然后,“对有害的大量多巴胺的渴求,会导致上瘾”。另外,过多的屏幕时间会“减少催产素、血清素、内啡肽的自然释放,这种自然释放是长期保持健康、幸福和成功的关键”。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长期沉迷于手机游戏或者社交软件,他体内皮质醇和多巴胺的含量会提升,但是内啡肽、催产素和血清素都会降低。</p> <p class="ql-block"><b>三、数字时代的儿童与整本书阅读</b></p><p class="ql-block">岳老师在书中明确三个观点,</p><p class="ql-block"><b>1.整本书阅读可以让孩子获得较为持久的注意力。</b></p><p class="ql-block"><b>2.整本书阅读也可以让孩子们进入深度思考</b></p><p class="ql-block"><b>3.整本书阅读还可以唤醒孩子的同理心。</b></p><p class="ql-block">我想借助《屏幕时代重塑孩子的自控力》这本书也可以更好地理解以上观点</p> <p class="ql-block"><b>四、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整本书阅读的重要内容</b></p><p class="ql-block">儿童文学是成人专为儿童创作和改编的,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的诞生关照儿童的心灵成长体现儿童的生命价值。满足儿童的生命诉求。</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所以儿童文学作品理应成为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重要内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中回归儿童应有的文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中获得文学的启蒙教育——</b><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是用儿童文学作品滋养儿童的语言,二是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儿童的文学思维</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儿童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语言思维和精神是如何提升的?</b></p><p class="ql-block">讲一个小例子,我的孩子5岁的时候,有一位太爷爷去世,我们一起去送行,看到那样的场景,孩子应该是充满了陌生,那样的场景,那样的情绪,也感染的着他,在回来的路上,5岁的他说出了这样一句话“<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获得光明和快乐”</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个5岁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让所有的亲人们除了惊喜之外,心中感受到了一种温暖和慰藉,我猜测他的这样的语言是来自于日常我们读过的那些童话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在带孩子们读书的时候,那些悲伤的故事自然而然的会引起他们的情绪波动,而那些快乐的故事也会让他们开怀大笑。读了《先左脚再右脚》孩子们情不自禁的想要给自己的爷爷奶奶一个拥抱,读了《顽皮爸爸长不大》孩子们讲述了很多自己和爸爸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用《天蓝色的彼岸》为那个整天因为担心妈妈有一天也会死去,所有自己熟悉的人都会死去的小女孩脸上的愁苦和忧虑。说不上来儿童文学是如何提升孩子的语言思维和精神成长的,但是这些点点滴滴想起来就觉得是一件美妙的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