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灵丛台访古 【原创】

陶玉和

<p class="ql-block">  武灵丛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中华大街西侧的丛台公园中心处,为园内的主体建筑,是赵邯郸故城中的一组重要建筑群,亦是邯郸古城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根据其出土文物考证,始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前325年—前299年),是赵王检阅军队与观赏歌舞之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赵武灵王即位后,实行胡服骑射,使赵国位于战国“七雄”之列。当时操练的场所,便是在武灵丛台。</p> <p class="ql-block">  武灵丛台因楼台众多,而连聚非一,故名丛台。</p> <p class="ql-block"> 史载,丛台上原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规模宏大,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名扬列国。</p> <p class="ql-block">  现所见的丛台为清朝同治年间重修,以后又进行过重修。特别是解放后经过几次大的维修,逐步修建了以武灵丛台为中心的丛台公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丛台占地3500平方米,高27米,由青砖包砌而成,分上、中、下三层。下层南北各开一门,进南门沿台阶拾阶而上,可达台的中层,中层台面有武灵馆、回谰亭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  由回谰亭往东进门楼,顺台阶环绕而上,可达丛台的上层,上层台面为圆形,建有据胜亭,面积100平方米,高13米,为四角攒尖重檐,亭角微翘,丛台的四周遍布花草。</p> <p class="ql-block">  在迄今2000多年间,历代史籍对丛台颇多记载,更有唐代以来诗人词家凭栏吊古的百余首诗文辞赋流传于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岁月里,它经历了无数次的天灾人祸,较之原建筑有了很大的变化,虽已非原貌,但仍不失古典亭榭的独特风格。是赵都历史的见证。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正式名称叫做武灵丛台,因是赵国修建,所以也叫赵丛台,由位于邯郸市,又叫邯郸丛台,简称丛台。</p> <p class="ql-block">  根据丛台遗物和内部夯土层考证,丛台始建于战国时期。同时武灵丛台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发生地。史载,赵武灵王是赵国历史上第六位国君,也是赵国第一任王(此前称侯或君)。战国前期,赵国国势衰弱,赵武灵王即位后,决心使国家强盛起来,为改变国家面临的外来威胁和侵扰,他励精图治,勇于改革。当时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胡人”,他们身穿窄衣,以能征善战著称,赵武灵王受北方游牧民族身着轻巧衣物作战的启发,发起了要求赵国人尤其是军队改穿胡服的改革,加紧操练兵马,从此使赵国日渐强大。终于使赵国成为战国后期能与秦国争衡天下的军事强国。</p> <p class="ql-block">  从文献记载来看,也能够证实丛台应建于战国赵武灵王时期。东汉张衡《东京赋》云:“是时也,七雄并争,相高以奢丽,楚筑章华于前,赵建丛台于后,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思专其侈,以莫己若也。”</p><p class="ql-block"> 丛台是在楚国章华台之后建造的,也是建于战国时期。张衡最早提出丛台建于战国时期的学者。《文选》所收张衡《东京赋》还有薛综的注文,他对“赵建丛台于后”一句注释道:“《史记》曰:赵武灵王起丛台,太子围之三月。于后, 在六国之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秦代末年,秦国大将章邯兵破邯郸,夷平城廓;到了汉代,邯郸由于成为诸侯王国—(汉)赵王的宫城,丛台被辟为赵王的宫苑。汉初鼎盛之时的赵国,邯郸城的武士和达官贵族们,经常穿着华美的服装,聚集在丛台之下,已经成为市井而不能再制止。</p><p class="ql-block"> 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刘邵作《赵都赋》中云:“正殿俨其造天,朱棂赫以舒光。盘虬螭之蜿蜒,承雄虹之飞梁。结云阁于南宇,立丛台于少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少阳,出升的太阳,意指东方,说明汉代赵王在宫城以东的地方修建过丛台。赋中所提到的“正殿”“云阁”、“丛台”这三座重要建筑,则是提示赵都宫殿建筑十分重要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  其中,“正殿”应是赵王宫城中的一个重要建筑物,很可能这里所说的“正殿”,就是今西小城内的“龙台”遗址。在赵王城“正殿”之南还建有“云阁”,应是一座高大参天的建筑物。而“丛台”则建在赵邯郸故城的“大北城”范围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国时,魏相曹操以邺城(今邯郸以南30公里临漳县境内)为政治中心后,邯郸遂逐渐沦落为普通县城,丛台也随之衰落。</p><p class="ql-block"> 宋代时,丛台已经衰败为荒草遍地、狗兔出没的一片废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明清修建</p><p class="ql-block"> 据1933年《邯郸县志》所载,自明代中叶至中华民国期间以来,在短短的四百多年中,就修建了十多次。</p><p class="ql-block">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兵备杨彝建据胜亭于其上,意为在防御上据此者胜。</p><p class="ql-block"> 明嘉靖二十五年(1536年),知县董威重修。</p><p class="ql-block"> 明万历(1573—1620年)年间,知县朱光祚、欧阳调律相继重修。</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十年(1671年),知县张慎发复修。</p><p class="ql-block"> 清乾隆五年(1740年),为迎接乾隆帝南巡过邯郸,知县怀荫布对丛台大加修整,据胜亭为最高景观,并建行宫于其上。</p><p class="ql-block"> 清道光四年(1824年),丛台遇火灾,仅余数椽。道光十年(1830年),遇地震,遂成瓦砾。</p><p class="ql-block"> 清同治二年(1863年),丛台又遭捻军攻城变乱的毁坏。知县英棨、侯国钧相继重修。可见,清末民国时期的丛台建筑,就是经这次大修后的建筑。清光绪本《邯郸县志》将“丛台夕照”,列为当时邯郸的十景之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一年(1922年)秋,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四师师长高桂滋对丛台大加修葺,并在台上增筑一亭,名回澜亭。</p><p class="ql-block">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辟为丛台公园,当时占地3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地方政府对丛台的维护和建设极为关心,台上的建筑以及一砖一石,都能做到及时维修。1953年,以武灵丛台为中心,修建了丛台公园。</p><p class="ql-block"> 占地由原来的43亩,逐步扩充为360亩,其中水面占40亩。园中林木茂,百鸟争鸣,花草繁茂,湖水荡漾,碧水蓝天,与丛台古建筑相映照,别有情趣。</p> <p class="ql-block">  台上古槐,相传是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所植。距今已有四百多个春秋。</p> <p class="ql-block">  丛台公园是邯郸市建设最早、规模颇大的大型历史文化公园,以武灵丛台为中心。公园内有植物花卉区、少儿游乐区、动物观赏区等,显示出古朴优雅的气氛。丛台湖中建造了亭台楼榭等建筑,周围还有长廓、假山、花圃等景观,每一处景观都伴随着一个历史小故事。</p> <p class="ql-block">  邯郸市内赵丛台,</p><p class="ql-block"> 秋日登临曙色开。</p><p class="ql-block"> 照黛妆楼遗废迹,</p><p class="ql-block"> 射骑胡服思雄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