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说得一句话是动动脑筋,</p><p class="ql-block">我心里就想什么是动脑筋?动哪里?</p><p class="ql-block">后来毕业以后我才发现我自己根本不会动脑筋,不会思考问题。看任何问题和事情非常表面,当然也很片面,甚至没有自我。</p><p class="ql-block">我特别佩服有自己想法,并且遇到事情会判断和决策的人。然后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本阶段的最后一次共读,遗憾因为园区活动而未能参加。最后一章讲的是孩子怎样用脑思考,自行阅读,只能说是略懂,希望不断学习之后,我们都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p> <p class="ql-block">首先,要锻炼大脑主动学习和思考。</p><p class="ql-block">比如看电视:刷短视频就是被动,看书就是主动。减少被动行为,增加主动行为。</p><p class="ql-block">第二,要跳出自己的固有思维。多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p><p class="ql-block">比如很多过得不幸福的家庭,为了孩子勉强维持,真的是对孩子好吗?跳出固有思维再来看这个问题,就会有不一样的想法。</p><p class="ql-block">第三,做一件事能够进入心流。</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幼儿园的班主任老师,每天面对孩子、家长的各种问题,不是在解决问题,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路上。</p><p class="ql-block">所以,想让大脑不断思考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①5W法</p><p class="ql-block">任何问题,连续追问5个为什么,你看待问题的深度自然就有了</p><p class="ql-block">②逆向思维</p><p class="ql-block">就像硬币的两面,任何问题也都有两面性,换到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p><p class="ql-block">③发散思维</p><p class="ql-block">发现问题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在对待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发散思维尤其重要!相信我,你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从另一本书上学到的,也是一直在使用的一些方法,其实,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千种10,000种,而最适合的往往只有一种,我们去思考就是找到那一个最恰当的方式。</p><p class="ql-block">对孩子而言也是一样的,学会用脑去思考才能快速简便的解决更多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而作为老师,除了引导孩子,还要以身作则,做一个勤于思考的老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认为思考本身,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你首先要学会享受,有足够的时间,反复咀嚼,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的剥开,最后直达本质,这叫深度思考,目的是找到所谓真理,这个真理,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本质,还可能是智慧。</p><p class="ql-block">还需要去多经历事情,多看书,多看资料,跨学科。也就是我们说的博学,只有这样,你的思考,才有质量,有质量,才有深度。</p><p class="ql-block">如何养成大脑不断深度思考的习惯?</p><p class="ql-block">第一,你首先确保你的思考是有结果的,就是什么事情,尽量深度一点思考,尽量顺腾摸,只有每次思考能对决策有帮助,得到了正反馈。只有得到了正反馈,你才可能有耐心,也才可能养成习惯。</p><p class="ql-block">第二,用框架,比如每天晚上睡觉前,可以冥想,打坐,也可以在睡觉的时候思考,通过梦来完成深度思考,天长日久,就形成了习惯。</p><p class="ql-block">第三,思考和深度思考的前提,一定是博学,通过大量阅读书,你才可能学会内观,你才会关注智慧的问题,你才会关注本质。思考其实是生成价值的思想,但生产东西,是需要投喂的,投喂什么呢?就是各种知识,所以保持稳定的输入,是思考的前提,也是深度思考的前提。</p><p class="ql-block">第四,注重实践,光思考,是很片面的,思考完之后,需要实践来验证,一方面巩固思考,一方面验证思考,形成了思考循环,这个时候,思考有了价值,而且得到加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经验,先从读书开始,一边 读书,一边提问,慢慢就自然有了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