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端改变,彼端才会改变

日月同辉!

<p class="ql-block">  “深陷手机游戏、日夜颠倒、辍学厌学。”孩子变成这样,不是你的罪,但一定是你的错。这样说,肯定有不少家长反对我,包括我自己,因为觉得委屈。大部分家庭为了孩子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到头来孩子却没有一点感恩之心,只有一肚子怨气。</p><p class="ql-block"> 孩子初来咱家时,就是一张白纸,是谁把孩子养成现在的这个样子?一定是我们自己。孩子小时候,由于肢体不协调,吃饭撒的到处都是,于是我们就剥夺孩子的锻炼机会,直接上手喂;孩子系个鞋带,系了老长时间,你又看不下去了,直接给系上;(无耐心)孩子帮忙整理房间做家务,你一句学习去,孩子再也没有做家务的兴致;(剥锻炼) 孩子花费很长时间,好不容易做成的手工作品,你一句做的啥呀,孩子再也没有动手的欲望(杀创造)……诸如此类场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数不胜数。</p><p class="ql-block"> 是我们,一次次的打击孩子的自信、探究欲,毁灭孩子的成就感。本该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孩子过的只有学习。</p><p class="ql-block"> 学习就学习吧,当孩子遇到问题求助时,我们给的不是托举,而是炮珠似的轰击。这么简单的题,为什么别人都会,你却不会?是不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我们给予的不是帮助孩子寻找失分原因,而是一顿讽刺和责备。(扼自信)</p><p class="ql-block"> 在这样的氛围中,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孩子可不就呆如木鸡。于是在孩子的世界里,唯一能给予他鼓励和陪伴的可不就是手机游戏。在那里,没有批评,只有“你真棒”和“再来一次”。</p> <p class="ql-block">  孩子被困手机,家长被困焦虑。不断陷入纠结与对抗,家就像一座孤岛,令人发狂。好在立宁老师的家庭教育为无助的我,在黑暗中带来了一道光明。我开始反思: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做了什么?哪些是我该做没做的,哪些是我不该做却做的?</p><p class="ql-block"> 一反思,不得了,我自己都被自己震惊了,所有家庭教育的雷我都踩了一遍。在如此主观,专断的妈妈的教养下,我的孩子能活着,真的太不容易了。瞬间我就破防了,泪流满面。我竟然在无形中把我的孩子伤的这么深,而孩子的反抗也只是一句:我咋有你这样的妈?我恨你!然后深深地陷入游戏……</p> <p class="ql-block">  立宁老师,用她的亲身经历,唤醒了我的执念。以前,我总是说为了这个家,我没有了自我,啥啥事都得我一手操办。结果换来的是丈夫的指责,孩子的不理解,公婆的嫌弃。现在,我重新审视我自己:妻子该做的我没做,却抢了老公的专利——男人该干的,我都干;母亲该做的我没做,却把温柔与耐心都给了别人的孩子,唯独不留片点给我的娃。这么多年,我自以为我把身心奉献给工作,就是为孩子以身作则,却忘了孩子要的是妈妈的陪伴,不是妈妈的荣誉证书。我竟傻傻的错过了儿子的童年与少年……该给的没给总是要还的,儿子青春期的叛逆就是他十几年来积累的总爆发,我怨不得孩子。</p> <p class="ql-block">  孩子如今的一切不良表现,不是你的罪,一定是你的错。我无法复盘过去,但我可以弥补未来。改变自己,重生一次。从今天起,重把两个孩子养一次,给他们安全感,给他们情绪价值,给他们真正的托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