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地铁公交徒步游程:步行300米/5分至地铁1号线滨和站C出入口(萧山机场方向)→凤起路站(7站/17分步行239米/4分)换2号线(良渚方向)→杜浦村站A出入口(14站/33分),站内外步行214米/4分至地铁口(C.D)公交站(彭公北方向)428路→途径7站良渚博物院正门→良渚古城南公交站14站/25分,步行315米/5分。(徒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南入口→良月流晖雕像→南门访客中心/售票入口处→右向施昕更铜像雕塑→南城墙遗址→陆城门→城门与城墙→水城门→南城墙挖掘点→南城墙自驾或观光车停靠站→湿地营城/莫角书院和考古天地体验中心→实践考古区→河道与作坊→远眺东城墙遗址→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东访客中心/莫干山路始终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约3公里/2小时</span>→约200米长命桥公交站候车约20分)。耗时约1小时45分/7+3元步行1.1公里。返途良渚博物院(正门)免费开放游览,<span style="font-size:18px;">良渚博物院正门</span>公交站候乘1222M路20分,中途站良渚文化村(未下车游览),前行2站地铁良渚站公交站/D出入口2号线→凤起路换乘地铁1号线滨和站C出入口约1小时18分7+3元步行418米,约于15时30分抵家。六只脚轨迹线路图约73公里/7小时30分。</p> <p class="ql-block">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游玩路线建议从南门进入,首先参观鹿苑,然后前往池中寺粮仓、鸽舍、雉山站和莫角山站。</p><p class="ql-block"> 鹿苑:这是亲子游的绝佳去处,可以带小朋友喂小鹿,增加亲子乐趣。</p><p class="ql-block"> 池中寺粮仓:作为良渚公园的标志性打卡点,不要错过。</p><p class="ql-block"> 鸽舍:与亲近人类的鸽子们拍照打卡。</p><p class="ql-block"> 雉山站:乘坐观光车前往,下车后就能看到那颗著名的“孤独的树”,坐在长椅上拍照,绝对出片。</p><p class="ql-block"> 莫角山站:仿佛置身于电影里的童话场景,经典小木屋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实用小贴士:</p><p class="ql-block"> 交通:建议自驾前往,停车场推荐P1和P2,费用为5元/小时。</p><p class="ql-block"> 门票:门票价格为60元/人,杭州市民卡持有者、杭州社保满6个月、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人员可以享受免门票优惠。</p><p class="ql-block"> 观光车:园区内观光车20元/人,每一站都可以停车,方便参观各个景点。</p><p class="ql-block"> 注意事项:建议早上过去,下午较热;穿着浅色衣服拍照好看;园区内没有商业化场所,需自带干粮;做好防晒和驱蚊措施。</p> <p class="ql-block"> 游览建议:观光车+步行结合,既能快速游览又能深入探索。若想要拍出美美的照片,自行车游园是个不错的选择!</p><p class="ql-block">📸打卡点推荐:</p><p class="ql-block">1️⃣秋英花海:入口处成片的花海,超出片的打卡点!</p><p class="ql-block">2️⃣公鹿苑:与小鹿亲密接触,感受大自然的温馨。</p><p class="ql-block">3️⃣渚咖:林中玻璃咖啡屋,鸽子互动区,享受悠闲时光。</p><p class="ql-block">4️⃣池中寺:稻草垛、芦苇荡、稻田,秋日田园风光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5️⃣南城墙站:花海与小茅草屋,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p><p class="ql-block">6️⃣⭐️雉山站:孤独的树、石凳,还有反拍的台阶步道,别有一番风味。前往莫角山站的路上还有稻田美景哦!</p><p class="ql-block">7️⃣⭐️莫角山站:孤植树、木凳、芦苇荡,还有古城小木屋,不容错过的打卡点。建议从雉山站步行至此,享受沿途风光。</p><p class="ql-block">8️⃣考古区:茅草屋与芒草,感受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和谐。</p><p class="ql-block"> 整个园区都美得如同童话世界,相信你一定能找到更多属于自己的打卡点!记得带点零食,注意防晒和防蚊虫哦!</p> <p class="ql-block">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凤都路,地处浙西山地丘陵与杭嘉湖平原接壤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被利用到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p> <p class="ql-block"> 良渚古城遗址由良渚古城核心区、水利系统、祭坛墓地和外围郊区等部分组成,占地总面积达100平方公里,规模极为宏大。其中良渚古城的核心区面积为800万平方米。古城南北长约1910、东西宽约1770米,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良渚文化的年代为距今5300一4300年,持续发展约1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分布于长江下游一带,共发现了136个遗址,这里先后发现了高等级墓地、祭坛、玉礼器系统、大型宫殿基址300余处。</p> <p class="ql-block"> 良渚古城遗址,被誉为“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良渚古城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的一个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良渚文化对其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实证中华文明的发展特征—多元一体,并真实、完整地保存下来,它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杰出代表性的东亚地区史前大型聚落遗址。</p> <p class="ql-block"> 1996年,良渚古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3年6月15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种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大莫角山采集。</p> <p class="ql-block"> 良渚古城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东西长1500—1700米,南北长1800—1900米,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城墙底部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宽度40—60米,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部分地段地表以上还残留4米多高城墙,共发现六座水门。良渚古城的普通居民住在城的外围,贵族住在城中央的30万平方米的莫角山土台上。除了莫角山巨型台址,良渚古城中部位置还有中国新石器时代末期最高等级墓葬—反山墓地。莫角山土台和反山墓地均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考古发现。</p> <p class="ql-block"> 良渚古城遗址外围水利系统位于良渚古城的西北部和北部,由自然山体组成,共有11条堤坝遗址,主要修筑于两山之间的谷口位置,分为南、北两组坝群,分别为塘山、狮子山、鲤鱼山、官山、梧桐弄等组成的南边低坝群及由岗公岭、老虎岭、周家畈、秋坞、石坞、蜜蜂弄组成的北边高坝群,构成了前后两道防护体系。根据初步的考古认识,该水利系统兼有防洪、运输、用水、灌溉等功能,与良渚文化遗址群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7] 。2016年3月15日,经专家实地考察确证:杭州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并不是最早的水坝),距今已经有4700至5100年</p> <p class="ql-block"> 良渚古城遗址的出土器物包括玉器、陶器、石器、漆器、竹木器、骨角器等,数量达1万多件。</p> <p class="ql-block"> 玉琮是最重要和最具代表性的玉器器类。这种内圆外方,蕴涵着“天圆地方”原始宇宙观的筒形玉器,是良渚文化的原创器型,是对神人兽面纹所蕴含的神灵崇拜的重要载体。琮也是同时代辐射面最宽、影响力最强的玉器。2023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奖牌“湖山”的设计,首次将方形玉琮和圆形奖章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玉璧是良渚文化玉器中单位面积最大的器类,这种有孔的圆形玉器,不仅选材独具特色,而且自早到晚体现出追求圆大和精致并重的器形变化趋势,彰显出其日益重要的地位。玉璧在后世演化为祭天的专用玉礼器,影响比琮更为深远。玉钺也是良渚玉器中的重要器类,被认为是王权或军事统帅权的象征物,主要出土于高等级的男性墓葬。反山十二号墓出土的象征王权的玉钺,器身两面都雕琢着凌驾于飞鸟之上的完整神人兽面纹饰,是“王权神授”的直白表露。或繁或简的神人兽面纹,是良渚玉器最主要的纹饰主题,也是神崇拜最直观的表现。完整的神人兽面纹上部是头戴羽冠的神人形象,中间是圆眼獠牙的猛兽的面目,下部是飞禽的利爪。这种人与兽复合、人在复合中处于显要与主导地位的纹饰,展现了环太湖地区早期稻作文明阶段的信仰特征。</p> <p class="ql-block"> 神人兽面纹在良渚古城遗址内大量发现,也遍布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并且形象统一,形态稳定,在玉器上位居核心位置,是良渚先民共同尊奉的地位最高的神祇,标志着当时社会有着高度一致的精神信仰。不过,良渚文化墓葬中蔚为大观的用玉情景,不仅表明以琮、璧、钺等玉器为载体的精神信仰,已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同时也显示出一种建立在等级分化基础之上的规范化用玉制度业已形成。这种精神信仰功能跟社会政治、人伦功能并重的用玉制度,恰恰体现出良渚时期发生在生产技术、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上三位一体的变化内容,从而成为疏解环太湖地区出现区域性早期国家的重要例证。</p> <p class="ql-block"> 良渚古城遗址的许多内涵和细节,尚未得到完整、清晰的揭示与呈现,但它由城址、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等系列遗址、体现用玉制度的精致极致的良渚玉器等4类主要人工遗存,共同揭示出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出现了复杂的社会分工、阶层分化与城市文明、并拥有着统一信仰、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等特征的区域性早期国家的权力与信仰的中心所在。</p> <p class="ql-block"> 为建立和维护这一区域性早期国家的社会统治秩序,这一权力与信仰中心以城市遗址的空间形制和具有用玉制度的分等级墓地(含祭坛),揭示出多层次的社会阶层分化以及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的早期国家统治模式。它在古城选址方面,显示出把控玉矿资源和垄断制作技艺等维护统治的手法。它在古城与水坝等大型建造工程和专业的治玉工艺流程方面,展现出非凡的大型工程组织能力和明显的社会分工现象。它以代表性玉器“玉琮”上的神人兽面纹,展现了这一区域性早期国家为强化统治能力而形成的统一信仰,并以其器形对其后中国诸多区域性复杂社会产生了广泛的传播与影响。</p> <p class="ql-block"> 这一权力与信仰中心拥有世界同期罕见的大型水利系统,以及互为关联的、独具特色的“水城”规划特色与建造技术,是良渚先民为生存发展进行利用和改造湿地环境的杰出范例,代表了东亚地区在早期国家阶段开发河网平原地区的土地利用能力。它在城市遗址的平面布局上呈现出一种明显设计的、特别规整的空间形式,借助空间布局与建筑形象的规划与设计,进一步凸显权力与信仰中心的象征意义,包括在城市功能区的分级与布局上强调社会阶层的分级,以中心建筑的高耸与宏伟标示统治权力的正统,揭示出东亚地区早期国家的城市规划特征。它在古城空间性质上展现出典型的向心式三重结构,是中国传统城市规划中借助空间布局的序列强调权力地位和社会分级的早期杰出范例。</p> <p class="ql-block"> 良渚博物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美丽洲路1号,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是社会科学类考古学专题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良渚博物院是由良渚文化博物馆升格而成的。1990年5月,良渚文化博物馆建设提上议事日程。1991年9月,余杭县文化局筹建良渚文化博物馆。2008年9月,更名为良渚博物院。2008年9月29日,良渚博物院对外开放。2017年8月,根据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最新考古成果,良渚博物院基本陈列改造升级。2018年6月,重新对外开放。截至2019年,良渚博物院有藏品数量3266件/套,有珍贵文物114件/套。</p> <p class="ql-block"> 基本陈列,常规展览面积4000余平方米,分为3个展厅。常规展览的主题是: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展览依托“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三个展厅,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遗产价值,体现了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p> <p class="ql-block"> 第一展厅水乡泽国:第一展厅讲述了一个建立在湿地上王国的崛起与发展。七千年前太湖的形成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创造了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五千年前后的良渚文化时期,先民们种植水稻、养殖栽培,稻米是最重要的粮食,家猪是最主要的肉食来源。制陶、纺织、制骨、治石、髹漆、琢玉等手工业生产更加专门化、体系化,此外还出现了一套被视为原始文字的刻画符号系统。高度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为良渚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p> <p class="ql-block"> 第二展厅文明圣地:2007年考古发现的良渚古城遗址,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被誉为“中华第一城”。经过八十多年的考古历程,显示出良渚古城的规划营建和结构布局具有东亚早期城市文明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第三展厅玉魂国魄:良渚时期的用玉已形成明显的等级之分。以神徽像作为共同信仰的神,并与玉琮、玉钺、玉璧为代表的神权、军权、王权形成良渚社会独具特色的用玉礼制,反映了良渚社会是具有政教合一特征的国家形态。良渚玉琮传播四方,延绵至今,对中国文明的发展与传承产生了广泛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专题陈列,君子比德于玉—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玉器精品展:展品大部分出自乾隆时期或清代中期。代表了清代宫廷礼制、宗教、陈设、文房、服饰等各类玉器,如玉玺、朝珠、观音、法器、如意、笔架、发簪、妆盒、杯盘等,展出文物多选取质地上乘,种类繁多,技艺精湛的佳品,代表了清代玉器工艺的最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 尚需修正完善,转载图文视频,致敬感谢作者,敬请关注美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