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诸将群像(1926)”,有我的老外公,时任军委会参谋部副部长岳森的相关资料。恰好手头有一当年的文案,循此话题,略做补遗。</p><p class="ql-block"> 查阅军事委员会各部建制时,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除参谋部外,各部均只有部长一职,不设副职。唯参谋部例外,有副部长一职。窃以为,其原因之一,是参谋部系原军事委员会参谋团演变而成。原军委会参谋团团长,是苏联顾问罗加觉夫,副团长乃岳森。孙中山时期,国民政府军委会真正有话语权的是苏联军事顾问。第二次东征时,罗加觉夫任东征军的苏联军事顾问,他认为总指挥蒋介石指挥有误,曾当众指责蒋介石,与蒋介石不睦。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重整军委会,将苏联顾问全部排除,并将参谋团改为参谋部,李济深取代罗加觉夫为参谋部部长,岳森任参谋部副部长。李济深曾任北伐军副总司令,在国民革命军中地位很高。蒋介石为什么会留任岳森为参谋部副部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要从岳森在湘军的地位说起。</p> <p class="ql-block">湘军总司令谭延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23年,孙中山任命谭延闿为湘军总司令兼湖南省长。岳森任湘军参谋长。谭延闿的湘军下设六个军,军长分别为:宋鹤庚、鲁涤平、谢国光、吴剑学、蔡钜猷、陈渠珍。诸位军长声名显赫,其中鲁涤平是第二次东征时率部击退进犯粤北的川军熊克武部,迅速平定粤北的湘军名将,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副军长。鲜为人知的,则是岳森曾经一度掌握湘军的指挥权,统筹六军。2024年6月,我有幸在国家档案馆查找到1924年《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公告》,佐证了岳森当时在湘军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依此公告,谭延闿暂将指挥湘军的军权,全权委托给岳森,禀报孙中山及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备案批准,大本营以公告发布,可见孙中山、谭延闿对岳森的信赖与器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岳森乃谭延闿挚友。谭延闿日记中,有大量与岳森(字宏群,日记中多用宏群)在一起工作、生活的记录,择其一二摘录如下:</p><p class="ql-block"> 1918年10月13日,此日为重阳节,日记写道:“5时,天未明即已起床,骑赤马,同岳森、吕苾筹等由大街骑至校场”</p><p class="ql-block"> 1919年2月20日,“舆至护字营司令部,护芳招饮。松坚、冠军、吕满、宏群、宋满、甫田、张弼青、(仇亦山)、陈宪岷、陈漱泉同座”。</p><p class="ql-block"> 1922年,6月16日……李抱冰来,“谈久之”。“过醉六,以作拟电示之,意不谓然,乃别起一草,但说事实不言法理。遂至宏群家,见吕、岳、李特生,斟酌电文久之。”晚,“得各处函电,心殊烦闷,欲作书复粵中,竟不成文,可叹。” (日记中“醉六”即石陶钧,岳森亲家。石陶钧次子石冲白娶岳森二女儿岳力芸为妻。作者注)</p><p class="ql-block"> 1926年6月1日:出至太平馆,请王基永、李毓尧、凌炳、蒋宪、姚彦文,为之作饯,以毛润之(毛泽东)、李富春、姜咏洪、咏安、宏群陪。(此次作陪者,除毛泽东外,岳森、李富春等均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高级将领。以上内容载《谭延闿日记》,中华书局 2019年版,第6册至第16册)。</p> <p class="ql-block"> 岳森在谭系湘军中,利用自己的军事才能与广泛的人脉关系,为谭延闿逐鹿三湘立下汗马功劳。如1923年,谭延闿欲讨伐赵恒惕,派岳森赴湖南劝降赵恒惕麾下师长刘铏,以分化赵恒惕部。岳森与刘铏是儿女亲家,岳森长子岳昆娶刘铏长女刘淑灵。为避人耳目,岳森约刘铏在湘江泛舟彻夜长谈,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推心置腹,虽未成功说服刘铏倒戈,但“湘江夜谈”后来传为湘军佳话。</p> <p class="ql-block">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将领合影。第二排左四为岳森,左五苏联顾问</p> <p class="ql-block"> 广州国民政府建立后,谭延闿任国民政府主席、国民党中央党部主席。与谭延闿相比,蒋介石不过是后起之秀。有谭延闿的加持,岳森仕途日升,先任军委会参谋团副团长,廖(仲恺)案发生后,岳森是周恩来、朱培德等国共两党重磅级人物组成的国民政府“廖案检查委员会”九委员之一。黄埔军校第一期生毕业时,岳森被聘为毕业演习总评判长。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参谋长。岳森的资历、人脉资源和政治背景为蒋介石所重视,军委会改组时,参谋部为岳森特设副部长一职,似乎顺理成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