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底下村

张春志

<p class="ql-block">  深秋时节,暖意依旧。 2024年11月1日宝山开车,李大哥、胡姐和我共四人来到门头沟斋堂镇古村落——爨底下村。</p><p class="ql-block"> 爨底下村,又名川底下村,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下辖村,中国传统村落,地处京西斋堂西北狭谷中部,距京90公里,海拔650米,村域面积5.33平方公里。爨底下村依山而建,依势而就,高低错落。以村的后龙头为圆心,南北为轴线,整个村庄呈扇面形展于两侧。现存有清代民居74套、689间。村上、村下被一条长200米、最高处20米的弧形大墙分开,村前又被一条长170米的弓形墙围绕,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条通道贯穿上下,还有更具防洪、防匪之功能的建筑格局,这些古民居建筑是宝贵的历史文物,对研究中国的民居建筑史具有重要的作用。2012年12月17日,爨底下村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p> <p class="ql-block">  爨底下村位于太行山脉的深山峡谷中,</p><p class="ql-block">海拔650米,四面环山,其下方是一处天然关隘,裂谷长达100多米,堪称天险。</p> <p class="ql-block">  爨底下村尊奉“天人合一”的传统自然观,应用古代“风水理论”选址定位,确定土地使用的分布及安排,注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因地制宜”,以充分发挥自然地利潜力和生态环境条件,与村民生产,生活的需求相结合,依山就势,筑宅建院,引水修塘,随坡开田。</p> <p class="ql-block">  爨底下村,明代建村,清代沿袭明制。</p><p class="ql-block">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村内祖先随山西向北京移民之举由山西迁移至此,建立了这座韩氏聚居之地。</p> <p class="ql-block">  村内三条通往山坡的石阶蜿蜒曲折,陡峭狭窄,犹如经络疏通整个山村道路。</p> <p class="ql-block">  村内设有乡情村史和抗战时期红色文化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  也许出于好奇心吧,老外不远万里慕名而来,看看北京深山中的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  来到爨底下村,还是要拍个照,与这“爨”字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  李哥、胡姐老两口精神矍铄,手拎当地的大红枣,健步在爨底下村的青石板路上。</p> <p class="ql-block">  人生在世不足百年,尤其这把年纪了,吃点、喝点、玩乐自在点、什么事都想开点!</p> <p class="ql-block">  已到中午,歇歇脚,来到悦来客栈要上几个菜,李大哥自带酒水,小斟一杯,品尝一下当地的农家饭菜,乐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