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2024年10月29日,是绍兴市自行车运动协会老年骑游队计划去嵊州市、新昌县三日骑行活动第一天。 </p><p class="ql-block"> 清晨6时许,气温虽然降到了14度,而且有雾。但骑游队队员们已早早聚集在了宋梅桥出发点,为即将出征的9名队员送行。</p> <p class="ql-block"> 6点30分,邵队长一声令下,队伍向预定目标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按计划,第一站是嵊州市崇仁古镇,他们沿着省道绍甘线(绍兴—甘霖)一路向南,打算骑行7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 绍甘线地处绍兴南部山区,以盘山公路为主。该路修建于50年代,虽几经改造,有原来的石子路面变成了柏油路面,但逶迤、曲折,坡度陡、弯道多特点依然,无疑对已70岁左右的老年人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p><p class="ql-block"> 他们个个神彩奕奕,精气神十足,在静静演唱的《来与不来我都在等你》歌曲伴奏下,迎着晨雾,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一路向前。</p><p class="ql-block"> 骑行了40多公里后,他们到达了嵊州马溪,稍作休整后,准备翻越第一座岭——界碑岭。</p><p class="ql-block"> 据观察,该岭上下坡全长5个公交车站长度,海拨250米左右。</p><p class="ql-block"> 随着“咔嚓—咔嚓”自行车变速挡声响起,他们的自行车的时速由20公里左右,随着上坡距离的增加15码,10码,5码明显减了下来,有几位队员因耐力不支,快到岭顶时只能下车推行了。</p><p class="ql-block"> 翻越了界碑岭,很快就到了谷来镇。从谷来镇到崇仁镇还需骑行20多公里,其间还要翻越一座丰田岭。</p><p class="ql-block"> 丰田岭坡长比界碑岭短些,据观察仅仅3个公交车站距离,但坡度比界碑岭陡,海拨在300米左右,下坡时有10多处小于90度的急转弯。这无疑是对他们又一次严峻考验。</p><p class="ql-block"> 好在9名队员中,有7名是有着10多年经久励练的老队员,但邵队长还是再三叮咛:“下坡前请队员们捡查一下车况,保持车距,控制好速度,戴好头盔和护目镜,千万注意转弯时的机动车情况”……</p><p class="ql-block"> 据老人们说:“我们千辛万苦地爬上山坡,最享受的就是下坡时飞一样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随着下坡的车速越来越快,两耳风声嗖—嗖—;山峦树枝纷纷抛向身后,听着沙—沙—沙车胎与地面的磨擦声,犹如雄鹰翱翔在山峦之间,那个爽啊!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太阳冲破雾霾露出了笑脸,他们沿着逶迤的公路,一字列队,鱼惯而行,不知不觉到达了崇仁镇。</p><p class="ql-block"> 时针正好转到了中午11点30分,在快餐店简单填了肚子后,参观了千年古镇崇仁村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眼前一座座眀清时代的老台门、古弄堂,徜徉在一条条窄小的“饼子”路上,彷彿穿越了时空遂道;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砖雕艺术无不闪耀着祖先们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智慧。</p><p class="ql-block"> 晚上他们在古镇住了一晚,第二天上午骑行30多公里去了新昌县“中国4A级景区——穿岩十九峰”。接着又骑行10多公里游览了“梅渚古村”。</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梅渚古村“贵州饭店”吃了中饭,该饭店老板是一位30出头的老实人,肌肠漉漉8个人,饱餐了八大盘炒菜,仅仅花了190元,老人们喜悦心情溢于言表,纷纷赞扬贵州人憨厚实惠!</p><p class="ql-block"> 稍作休整,又骑行20多公里,来到了中国越剧发源地嵊州市儒岙越剧小镇。</p><p class="ql-block"> 下午3点左右,他们启程,再骑行20多公里到达嵊州市区,下榻“居之安宾馆”。</p><p class="ql-block"> 宾馆老板娘婉拒了他们把自行车停在宾馆内的要求,大家心情有点郁闷了。</p><p class="ql-block"> 他们的爱车怎么能停在宾馆外呢!尤其是有几辆价格1万多元的车子确实不大放心!</p><p class="ql-block"> 吃了晚饭,眼见天暗了下来,这批老头子竟然在老板娘眼皮底下,神不知鬼不觉干脆先后把自己的爱车稍稍地搬上了宾馆四楼,有的干脆藏到了房间内,陪着“心爱的”踏踏实实地睡了一宿。</p><p class="ql-block"> 骑行第三天,是他们回程的日子。因受台风影响,清晨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气温降到了12度左右,风力3—4级,全程80多公里。</p><p class="ql-block"> 大家纷纷拿出了雨罩,把随车的行李包裹的严严实实,预防在骑行中散落了行李,影响整个队伍的前进速度。</p><p class="ql-block"> 这次回程选择了走比较平坦的104国道线,绕开了盘山公路绍甘线,因天下雨路面滑,预防发生意外。</p><p class="ql-block"> 但令这群老人意想不到的是,国道线经过历年改造后,沿途多了好多个隧道。隧道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次次“恐怖”的穿越。</p><p class="ql-block"> 隧道内没有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之分;内外光线有明显差别;机动车的轰鸣声经抛物面隧道壁的反射十分剌耳。</p><p class="ql-block"> 戴着墨镜的我,一进隧道光线就明显暗了下来,只要对面的车一打灯光,我的眼睛就更加看不清路面了,耳朵里的轰隆隆的汽车声,人好像进入了音箱里面特别难受,因隧道壁的限制,双手必须紧紧握稳车把,千万不能摇摆,因路面湿滑不能随便使用刹车……</p><p class="ql-block"> 在这惶恐之中,连续穿越了三个隧道后,决定由国道转入村道西王线,入越城区富盛镇,最后翻越了石泄岭后,再骑行10多公里后,终于各自可以回到家里了。</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共骑行224公里,最高海拨325米,积累爬升613米,海拨上升317米,上坡里程7.65公里,平均速度15.53公里,耗时14:25:08小时,每人节约碳排放28454.48克,每人燃烧卡路里5779.5卡路里。</p><p class="ql-block"> 在相互告别时,我突然发现,这群已经是70岁左右的老人,怎么骑行了这么长的路程,依然精神抖擞,毫无疲倦呢?!</p><p class="ql-block"> 我突然醒悟,他们的行动却却说明了,年龄从来不是限制老人追求爱好和梦想的障碍,他们是一群骑着“脚踏车”追赶时光的欢乐达人。</p><p class="ql-block"> 2024.1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