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一百次也不如见到一次,亲眼看到的远比听别人说的更为确切可靠。这是我对百闻不如一见的认知和感悟。2024年8月9日上午,建三江党委工作部副部长周先生通知:原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巡视员董先生邀请我,中午在米都大厦陪同国务院原副秘书长刘济民先生一起用餐。我接到通知于11点前准时赶到米都大厦,稍等片刻后,便同各位老领导一同进入乌苏里江餐厅。落座后,曾在建三江任党委书记的原农垦总局巡视员董先生,便向出席午宴的各位老领导相互做了介绍。当介绍完副秘书长刘济民时,现年86岁的刘秘书长风趣地说:今天中午把各位请来,咱在一起喝点小酒,侃侃大山聊聊天。老领导的话音刚落,餐桌上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也立马把参加午宴的各位与这位京官的距离拉近了。<br> 于是,刘秘书长便和前来参加午宴的原建三江管理局领导,在饭桌上一边频频举杯敬酒祝健康,一边回忆往事,相互间展开了热烈的交谈互动。首先,刘老谈了自己三进三岀北大荒的亲身经历及毛主席决策开发北大荒屯垦戍边的重大战略意义;然后,与同为1958年十万转业官宾的原建三江管理局副局长苗先生,一起回忆了当年开发北大荒的艰苦岁月和艰难路程。两位老人的深情回忆和交流,深深地感动了在坐的每个人,感受到他们对北大荒那种无法割舍的深情厚意和对开发建设与屯垦戌边相结合而统一的管理体制的深切怀念!当交谈到深情处,87岁高龄的北大荒开拓者苗先生现场高唱了一首《革命人永远年轻》,赢得了在场各位的热烈掌声;最后,北大荒的第二代闫先生满怀深情地向老领导献上了一首诗朗诵。<br> 在聆听老领导们的交谈中,我回忆起了一件牵动垦区每个人心弦的往事。那是1996年黑龙江省在虎林县搞场、县合一试点,拟把农场下放到县政府管理。是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的刘济民老领导带队到垦区调研并向李鹏总理进言献策,让负有屯垦戌边之重任的农垦政企统一的管理体制,整整保留和延续了二十多年。而恰恰这二十年,建三江取得了北大荒二次开发的辉煌成绩,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突破,水稻面积发展到上千万亩,年产粮食近150亿斤,被中国粮食协会授予“绿色米都”称号,彻底改变了由过去单一的小麦、大豆种植结构而带来的大灾小灾年年有灾的被动局面,为产中国粮食、端中国饭碗增强了自信,做出了贡献。农场的生态、人文环境和职工居住条件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场场有文化广场,生产队职工彻底告別泥草房整体搬迁到场部住楼房。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作在广沃的田野里,居住在现代化城镇里”的追求与梦想。由此,垦区上下对刘老敢于直言,实事求是为垦区争取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机遇心存感激,至今难忘!<br> 在黑龙江省建三江国营农场管理局更名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再到黑龙江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的三次更名、体制变动的岁月里,我时常听说国务院副秘书长刘济民为保留农垦政企统一的管理体制,做了许许多多有利于国家农垦事业发展的好事、实事。但始终久闻其名,没见其人。这次在建三江米都大厦受邀与刘老相见共进午餐,近距离的与这位德高望重、深明大义、知识渊博的老领导相识交谈,让我再次感悟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深刻含义。特别是当我知道,刘老不顾年事已高,仍心系北大荒事业的发展变化,先后在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期间,针对北大荒的现有管理体制问题上书中央。不由得让我对老位不为名、不为利、不为金钱所动,为官有思想、从政有思路、心系北大荒,对垦区有感情、清廉勤政的好官员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