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达甫与“锦灰堆”

東海釣客

<p class="ql-block">  “颠倒横斜任意铺,半页仍存半页无。莫道几幅残缺处,描来不易得相符。”这首古诗所描写的是我国书画史上一种特殊的画种—锦灰堆。“锦灰堆”最早起源于何时,现无准确文献记载,相传是元代与赵孟頫齐名的画家钱选,在一次醉酒后兴起,将当天散落在饭桌上的下酒菜吃剩残物,如蟹脚、蚌壳、莲房、鸡翎、鱼刺等、信手绘制成一幅横卷,并挥笔题款“锦灰堆”。这可能是“锦灰堆”最早的历史记载。</p> <p class="ql-block">  “锦灰堆” 又名八破图也叫“集破、”“集珍”起初只是画家成画后对剩余笔墨的几笔游戏,通常是对书房一角的随意勾勒.翻开的字帖,废旧拓片、虫蛀的古书、废弃的画稿以及扇面信札等,参差的秃笔,杂乱无章层层叠叠挤入画纸。看着像是字纸篓打翻了,所以又叫"打翻字纸篓"。这些杂物件件呈现破碎、撕裂、火烧、沾污、破旧不堪的形状,给人以古朴典雅、古色古香、雅气横生、耐人寻味的感觉,有人称之为“非书胜于书、非画胜于画”。因此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这一领域被公认的能手,是画了六十多年的郑达甫先生.三四十年代流行沪上的"锦灰堆"之作,大多是郑先生手笔。据新编《镇海县志》“人物传”记载,郑达甫(1891~1965年),镇海浦镇十七房郑氏人,其实有误,郑达甫先生应该是镇海(慈溪)龙山西门外村人,他家贫少孤,无依无靠,少年时在族人办的学堂里读书。毕业后因在校成绩优秀,被留原学校任教。因自己家穷没有能力去外地造就学业,乡里人称他为穷老师。在校期间,爱好绘画、看书、临摹。20岁那年,踌躇满志,自感在家没有出息,离校去慈溪县一店铺学生意,由于为人勤劳,业务钻研性强,店主叫他任司帐。虽任职司帐,但他仍迷恋着画画。不久离开司帐工作,独自去上海创业。因无特长,又无熟人介绍,始终找不到工作,只好暂住小客栈里。客栈老板对他说:“你没有工作,以后住宿费怎么办?”从此达甫就以卖画为生。</p> <p class="ql-block">  初时,所画之画无人问津。当时上海有个福建商人杨渭泉,好笔墨而不善画。他结识了郑达甫后,便使了个移花接木的歪招,延留郑达甫在家,专门为其代笔作画。而郑达甫此时生活窘迫,有人邀他代笔,自是欣喜。有了稳定的代笔人,精于谋划的杨渭泉,便以自己的名义大登广告,吹嘘自己工于绘制“锦灰堆”。每幅画出售所得利润,杨郑二人六四分账,郑达甫还要自费购买笔墨颜料等。这种奇怪的合伙生意一直做了20来年,杨渭泉一直坐享名利。因此,目前在古玩市场中流通的工笔绘制“锦灰堆”凡落款为“古闽杨渭泉”,皆是郑达甫的旧作。</p><p class="ql-block"> 后来战乱一起,失去了绘画生意的客源,郑达甫成了“废角料”,杨渭泉便毫不留情地把他赶了出去。郑达甫被迫回家乡后,仍坚持画画。“锦灰堆”画大有进展,特别他的临摹和创意达到前无所有的水平。解放后,郑达甫再度去上海谋生。“锦灰堆”画再度展现他的风采,受到上海美术界的青睐。许多有识之士索其画进行收藏,全国美术家协会征其画稿,并邀请其参加全国第二届美术展览会,因其独特的“锦灰堆”画,轰动上海艺术界。有一位画家评论说,郑达甫创意的“锦灰堆”其临摹水平达到以假乱真之妙法,其创意水平达到前无古人之风。他曾写信给毛泽东主席,当时主席亲自回复于他,请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鉴于他的情况适当安排工作。因此,被受聘于上海文史办工作,这更与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p> <p class="ql-block">  上海掌故文学家郑逸梅先生《清娱漫笔》、《珍闻与雅玩》的著作中对“锦灰堆”的叙评,他说:“那是画家的游戏作品,无论一页旧书,半张残帖,以及公文、私札、废契、短柬、断简,任何东西都可以临摹逼真,画成缣幅……所谓‘锦灰堆’”。郑达甫把这些东西加以错综组织,有正有反、有半截、有折角,或似烬余,或如揉皱,充分表现着艺术意味,耐人欣赏。显然,这种图案已经与钱舜举的所谓“锦灰堆”有了一些差别。钱舜举先生的“锦灰堆”的画面内容与郑达甫先生的“锦灰堆”内容完全不一样,后者是一种创造和发挥。</p><p class="ql-block"> 郑达甫的“锦灰堆”画,其实并不是仅仅以“文房四宝”等作载体或以文房四宝废旧、破碎临摹堆积而成,而是案头上有的,或者看到过的各种较有价值的古籍、善本、书画、印章、古玩、人物、民间习俗的完整物件,有意识地进行想像之后,或破损,或烧残,或印影,或虫蛀,或霉烂、皱摺等等的巧妙的构思,使其画面重叠和几何形状不规范的陈设,使人看了有无穷的想像和暇思,达到诗情画意无限的境界,“锦灰堆”艺术,实际上也是一种超意识美的追求,其临摹水平达到登峰造极之水平,其想像能力无限丰富,才能创造真正的“锦灰堆”艺术。</p> <p class="ql-block">  初时他以临摹为主,达到以假乱真以后,开始自己的创作,能从其书法艺术、人物绘画艺术、构思艺术等都可以得心应手,随心所欲,这种堆积或重叠,是经过周密思考和严格设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人感到乱而不乱的感觉。有一幅“锦灰堆”之作,其内容多为唐诗、唐抄和拓片、文物杂件,在中部有一残曲扇面,占着画面很大篇幅,扇面上画着五个活泼可爱的儿童,骑着“马灯”,手拿竹子做的鞭子,唱着“马灯调”跳着“马灯舞”,这是宁波镇海乡下农村最流行的一种民间灯舞,常在节庆、庙会中表现。这就是郑达甫吸收民间习俗的一种创作,毫无有临摹的迹象,五个孩童描绘得栩栩如生,五童像征多子多福,五马像征富贵,线条构划流畅,色彩用淡红、淡兰,显得自然朴实。画面下角有一仕女图,坐在花格棂窗下弹着琵琶,仕女脸色虽带艳姿,但并不高兴,实际是一位卖唱女。据说,郑达甫一次去苏州,亲眼看到了唱评弹的女子,在创作时,就把她画在这幅画面上以示怀念之意。如此艺术,只可惜解放后,“锦灰堆”艺术由于游戏味太重而渐受冷落,日趋萎缩,终成绝响。</p> <p class="ql-block">  现住在宁波镇海的民间剪纸传承人,年已古稀的金亚尼是郑达甫的外甥女,说起外公,金亚尼就打开话匣,她小时候和外公很亲,也十分孝顺他。记忆中,外公是位身材魁梧的长者。他穿着风衣的样子,特别的英俊潇洒。有一年,母亲带着金亚尼到上海去探望外公。她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外公住在亭子间(阁楼)里。屋子的一角是一块长形的木版,上面铺排着作画的工具和纸笔。</p><p class="ql-block"> 金亚尼当时央求外公画一张画送给她。外公爽快答应。起身画了一幅“党字图”,党字每一笔画都由不同的“锦灰堆”组成,非常的精彩,画图中外公还写了一首打油诗:“靠党吃饱饭,努力多生产。领导笑哈哈,建设真伟大。”画中诸物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让金亚尼爱不释手,郑达甫的豁达幽默可见一斑。可惜这幅画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抄家时拿走了,一直没有归还。郑达甫曾经答应过金亚尼还要画一幅送给她,然事不由人,1965年,郑达甫撒手人寰。这成了金亚尼心中永远的遗憾。而今郑达甫的旧作,每幅价格已达几十万元。询问起此幅“党字图”至今下落不明遗不遗憾,金亚尼说,当然遗憾了,倒不是画的价格,而是对外公的纪念那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所幸如今还有几幅郑达甫创作的“锦灰堆”留存下来,让后世人观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