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11日,中国的重阳节,也就是老人节,我们老人团又出发了,这次是十五天湖南郴州、长沙游。团友中又增加了不少“新面孔”,战地记者顾大进、资深旅游专家王培君。</p> <p class="ql-block">前来送行的家属和朋友也不少,有小针刀专家周医生、有之前政府职介所部门的专员。别看在各自的岗位上是专家,但在家属面前却是鞍前马后的张罗。尽管是夕阳,但仍是暖阳。</p> <p class="ql-block">老规矩,第一站是陆家浜路上车,第二站是在上海南站,老友相逢都格外高兴,还没出上海,照片已经拍了“莫佬佬”。</p> <p class="ql-block">今天700公里,10小时车程,傍晚到达江西金溪县,乘着日落时分,赶往当地象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金溪象山公园是为纪念金溪宋代理学家陆九渊而修建,以“一塔一湖”为核心,一塔为“锦绣塔”,现已成为金溪县城标志性建筑;一湖为象山湖,湖光配塔影,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锦绣塔为九层八面结构,下承一层须弥座和两层塔基,通高76.69米,号称〝江南第一高塔〞。其建筑风格仿南宋六面八角型。登上锦绣塔,不仅能欣赏到金溪山水之壮丽秀美,还能领略到金溪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金溪米粉是当地传统名吃,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而闻名。金溪米粉选用当地的优质晚米作为原料,这种米质地坚韧,口感滑润,香气四溢。晚上就品尝当地特色小吃:米粉。吃完也就那回事。</p> <p class="ql-block">在金溪县的双塘镇,有一处明清时期的古村落,那就是竹桥古村。</p> <p class="ql-block">竹桥古村的村落面积约2.8平方千米,始建于元末明初。几百年来,村里做官的不多,经商的却不少。2010年,村桥古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8年1月,竹桥古村正式跨入4A景区行列。</p> <p class="ql-block">竹桥古村是一座江右民系聚居的古村,保存有明清时期风格、格局比较完整、赣派建筑成片的古建筑150余个,古祠堂有100余座、明代牌坊8座、清代牌坊30余座、是一处了解赣派古民居的不二之选。</p> <p class="ql-block">五代南唐时(961年),唐代吏部尚书余褐的长子、福建人余克忠被封为敦武校尉 ,驻扎在江西上幕镇,后来,余克忠又把家眷从福建绍武兰田迁到了金溪。到了元代末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余克中第13代孙余文隆带着家眷四处奔波,希望可以找个安定的地方落脚。偶然经过祝乔,便在祝乔安了家,后人尊余克忠为竹桥余氏始祖。</p> <p class="ql-block">清朝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余氏家族人丁兴旺,余氏后人余恒在当时主持修整家谱时,建议用祝乔的谐音,将村子的名字改成竹桥。此想法一是为了纪念村前那座几百年历史的竹桥,二是为了寄希望于余氏后人要像竹子一样,刚正虚心。余恒的提议在当时得到村里人的认同,于是新的村名竹桥就沿用。</p> <p class="ql-block">几百年来,这些经商的余氏后人们,谨记祖先“做人要以德为本”的训导。竹桥古村还有200多户人家,近千人,且一直维持着单一的姓氏——余姓。</p> <p class="ql-block">在赣州市区现存最大的清代家族民居建筑群,就是魏大大院,这座横跨三个街区的大院始建于嘉庆年间(1799-1820),定型于民国初年,已有200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魏家大院是赣州乃至江西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之一,也是赣南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它见证了魏氏家族从清代中期至民国初年的兴盛与衰落,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探访、研究,对于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魏家大院是赣州乃至江西城区范围内现存最大的清代客家大屋,集中体现了赣南传统建筑的典型格式,是赣南一处珍贵的、人文内涵丰富的家族建筑群,是赣州古建筑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灶儿巷位于赣州城区东部,全长227米,虽说巷子不长,但它是赣州保留下来的众多历史文化街巷的一个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这条巷子明代称作姜家巷。清初时很多衙役住在这里,而衙役统一穿的服装是黑色服装,叫皂色,所以有人把他们叫做皂役,他们住的地方就叫做“皂儿巷”。后来谐音就变成了“灶儿巷”。</p> <p class="ql-block">灶儿巷曾是赣州最繁华的地段之一,见证了赣州的兴衰变迁。这里曾是商贸中心,拥有书院、宾馆、店铺、作坊、客栈、寺院和钱庄等建筑。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古老的巷子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如今,虽然人去楼空,但这些古建筑仍然见证了赣州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赣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藏着无数让人心动的旅行宝藏。标准钟、李政道博士在赣州、古浮桥、赣州古城墙等等,无不诉说着赣州的历史沧桑。每一步行走,都是与历史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赣州古城始建于晋代。现保存较完整的砖城墙,修建于北宋年间。赣州城墙从西津门沿章江至八境台,从八境台沿贡江经涌金门、建春门至原百胜门旁、今东河大桥止,共3664米,城高5一7米,城面宽4一6米;保留有北门、西津门、建春门和涌金门四座城门。</p> <p class="ql-block">在建春门旁有一座古浮桥,学名叫惠民桥。浮桥长约400米,连接贡江的两端,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已有800多年历史。整座浮桥分为33组,用缆绳把它们连接起来,然后用钢缆、铁锚固定在江面之上。过去赣江水运繁忙的时候,每天早上9:00和下午4:00都要开启一次,让船只通过。</p> <p class="ql-block">“一座赣州城,半部宋代史。”穿过四贤坊和军门楼,就来了宋城。江南宋城有多条夜间游览线路,参观、体验项目丰富。核心亮点有郁孤台、宋城墙等历史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有着赣州市井风情的“宋潮街市坊”“客家艺术坊”等特色景观,是一个集历史人文体验、商旅融合为一体的夜间经济新集聚区。</p> <p class="ql-block">在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这里重现了北宋鼎盛时期热闹繁华的街景。赣州十八坊特色美食、汉服馆、文创体验店、各类美食、潮牌、文化娱乐,在这都能找到。</p> <p class="ql-block">通天岩之名源于“石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公元1516年,王阳明在赣州任赣南巡抚,阳明先生在忘归岩题刻一首五言诗:“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圆好,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p> <p class="ql-block">通天岩风景区在赣州城的西北郊,它是一处丹霞地貌风景区。它的形成距今已有1亿年,经过多次造山运动,形成了通天岩如今顶圈、身陡、麓缓的丹霞特征,并发育成丹崖赤壁、丹霞穿洞、丹霞岩溶地貌等景观。</p> <p class="ql-block">通天岩石窟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北宋,至今保留着唐朝至宋代的石龛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国的摩崖题刻128品,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p> <p class="ql-block">观心岩:阳明先生小憩处和讲学处。王阳明在通天岩结庐讲学休息之地。观心岩小洞高悬于地,远离尘嚣,幽僻、清净,为阳明先生当年在通天岩讲学期间小憩处,洞内至今留有弟子的3品题刻及洗砚池。</p> <p class="ql-block">忘归岩俗称东岩,又名太和山,因巨石横空,形若踞狮,又名狮岩。在此岩洞前后的峭壁上,镌刻有摩崖龛象七躯,摩崖题刻50余件。</p> <p class="ql-block">翠微岩在通天岩的西侧,相距仅十数米,相传为宋代隐士阳孝本隐居之所。悬岩上及洞壑内,布满了摩崖题刻和龛像。除一躯弥勒造像外,其余皆为汪雕罗汉群像和高浮雕单体罗汉像,共计八十二躯,宋氏题刻19品。</p> <p class="ql-block">通天岩景区内的岩石雕刻有许多,这尊巨大的室外卧佛长23.66米,这尊卧佛虽然不是历史景观,却因为体积和神态而成为重要的地标景点。</p> <p class="ql-block">通天岩风景区虽不如名山大川之震撼,却有着千百年的历史记忆,是一处值得一去的旅游胜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