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展鹏程, 赖龙扬执笔

长安

<p class="ql-block">[重刊者的话 永定一中办学91周年确定于2004年11月20日举行隆重华诞庆典,经行政会研究讨论,由校办室主任赖龙扬执笔,经本人策划把关定稿,成就了这篇纪念校庆宣传文稿——《薪火相传展鹏程》,这篇力作着眼于校庆,植根于历史,立足于现实,在宣传永定一中办学绩效上,获得了前所末有的良好效果,在校内外引起了轰动效应。二十年过去,抚今追昔,对于永定一中办学,惯寄予厚望:愿她一马平川,勇创更多让人称羡的新辉煌!有鉴于此,特重刊《薪火相传展鹏程》于本人《美篇》,以资办学研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日中天的永定一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容光焕发,喜气融融。满怀骄傲和自豪,遍布五湖四海的学子们共享昨天的辉煌和荣耀,展望明天的光荣与梦想:“九十年前设杏坛,门墙桃李早闻传,春风化雨勤浇灌,辈出精英仰师贤”;“满庭芳草绿,一园桃李香”;“九畹茁兰茂,一园桃李香”;“栋梁砥华厦,桃李芳九州”;“桃李满园,喜沐春风”;“弦歌不辍,笃志育人”;“兹兰树蕙,广育英才”;“辛勤耕耘,桃李芬芳”;“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天下桃李,师道无价”;“恩泽流长,永铸辉煌”;“九十一峥嵘岁月,新征途骏马春风”;“重教兴学世代传,人才辈出满天下”;“大海欲观龙起处,高冈会有凤鸣时”;“凤凰山麓,永定河畔,母校育我,铭记难忘”;“像硅谷一样希望永定成为新兴的山城,像硅谷一样祝愿永定一中成为培养新型人才的摇篮”;“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培桃育李报效祖国”;“敦品励学,敬业乐群,忠诚为国,造福人民”……</p><p class="ql-block"> 祝福、展望、思念、关怀、鞭策、鼓励……木樨飘香时节,数万永定一中莘莘学子迎来了美好的节日——母校九十一周年华诞。正在海内外辛勤工作的众多校友通过贺词、贺电、书画等向母校表达深深的爱意。此时此刻,沉浸在喜迎节日庆典中的2000多名在校师生更加感觉到肩上担子的份量,他们通过《校庆专刊》等表达喜悦的心情。他们说:“九十一年是一座丰碑,书写着昨天的艰辛与辉煌;九十一年又是一个起点,昭示未来的梦想与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惠泽百姓 造福一方</p><p class="ql-block"> 永定一中位于县城美丽的凤凰山下,与举世闻名的客家土楼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 传说中,凤凰栖居的地方草木滋荣,繁花似锦;凤凰鸣唱之时,万物复苏,百鸟来朝。九十一年来,永定一中琴瑟和谐,凤凰涅槃。如今它已是名重学界的“全国绿色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重点中学”“省文明学校”“省一级达标学校”和“省首批示范性高中”。</p><p class="ql-block"> 沐霞光,汲甘露,披荆斩棘,风雨兼程,凤凰展翅飞过了91个春秋。“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宋代学者胡瑗的名言概括出学校作为培养人才摇篮的精髓。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从教育方面反映和折射出来。和国人一样,永定邑人深深认识到“兴学育才实为当务之急”,于是群起倡办学校。</p><p class="ql-block"> 1913年,中国传统教育更加得到脱胎换骨的洗礼。位于中国闽西南崇山峻岭间错落有致、古风淳厚的私塾学堂里,西方课程已取代经文八股,成为中国新式教育的新鲜血液。古有“闽西邹鲁之地”之称的永定,秉承客家兴教育才的优良传统,创办了永定县立中学——永定一中的前身。首任校长是曾在南洋兴业办学的民主维新人物,永定高陂的王绍经先生。</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军阀混战,外族入侵。政局、战事及鼠疫流行的影响使地方当局支付的办学经费不足。1914年底,永定中学终因办学“经费支绌,翌年即告停办”。</p><p class="ql-block"> 1919年4月,军阀李厚基与陈炯明达成“闽粤划界停战协定”,永定县自1917年开始的兵荒马乱的战争紧张状态暂时结束。永定县劝学所长郑宗海提出复办县立中学,1919年永定中学复办,1920年正式招生开学。永定陈东举人出身的革新人物卢磻丞成为第二任校长。这一时期的永定中学经历了1927年共产党永定支部的成立、1928年“永定暴动”等重大事件的洗礼。</p><p class="ql-block"> 如磐岁月里,永定中学与革命一同发展,学生在革命风浪中成长。受“五四”思潮的影响,陈正、卢肇西、陈兆祥等先后前往厦门集美学校就读,接受新思想,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同时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一批革命青年到永定中学任教。他们一边组织开展学生运动,一边到附城乡村搞社会调查,宣传革命思想,开展革命运动,集中了一大批革命青年。1928年“永定暴动”爆发,永定中学一批校友和学生积极参加。此后,其中许多人成为永定和闽西南共产党组织的骨干。曾担任中共永定县委书记、多次陪同毛泽东到农村调查研究的陈兆祥,与历任永定暴动副总指挥、红十二军军长、闽西南特委书记、出席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的卢肇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这一时期的学生还涌现出后来担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地层古生物学研究奠基人卢衍豪,曾任香港《文汇报》主编、顾问的张问强,曾任胡文虎星系报纸总编的罗铁贤和曾任社长的胡资周等一批拔尖人才。</p><p class="ql-block"> 时局多艰,1928年2月,永定中学再告停办至1938年秋。1949年2月永定高中和永定简易师范并入永定中学。复办11年中,学生从开始40几位发展到每年在校学生400多人,教职员工从开办时的7名,发展到后来的近30名。这一时期永定中学的师生们同全国人民一道经历了八年抗战等重大事件。</p><p class="ql-block"> “龙岗下,树成荫,凤水边,草儿青,这儿是我们的家乡,这儿有十八万老百姓。夏季里,烟叶黄,冬季里,菜干香,自从抗战烽火起,这儿变成战斗的后方。壮丁们,上战场,冲锋陷阵,保卫国疆,我们在永定,我们在后方。工作努力,生产加强,两人的工一人扛。美丽的龙岗,美丽的家乡,我们在后方”。音乐教员苏森墉的《我们在后方》,充分反映出师生们对日本侵略者同仇敌忾,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学海无疆,明辨笃行,群策群力,爱校尤爱国……责任负兴亡。己立立人,己达达人”。这一时期的《校歌》则充分反映出当时的办学思想、理念、目的、任务和希望。1949年1月,设在湖雷的省立永定高级中学和设在县城的县立简易师范及初级农职部并入永定县立初级中学,永定中学改名为“福建省立永定中学”。</p><p class="ql-block"> 1949年永定县解放。9月,县政府派员接管永定中学,并任命王辛路为解放后的第一任校长。</p><p class="ql-block"> 根据中央“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教育发展方针,1953年峰市南强中学并入永定中学,学校正式更名为“福建省永定第一中学”。</p><p class="ql-block"> 从1951年至1957年秋,在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和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时期,永定中学经历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经历了土地改革、思想改造、“三反五反”教育以及教师队伍的清理。在学生中开展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及实践活动。</p><p class="ql-block"> 1952年初,教育部提出“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学校建章立制,以教学为中心,狠抓质量,取得明显成效。这一时期的永定一中鼎盛一时,办学综合水平日见提高,教学质量显著。考上大学的学生逐年增多,拔尖学生不断涌现。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事业的发展,原有的校园面积和设施设备已不能满足学校日益发展的需要。1953年开始,在城区北门山麓开辟教学区,购买民房,先后建有教室7座21间、一座理化实验楼,同时租用民房予以修缮作教师宿舍。从此,永定一中形成教学区和生活区的分立格局,这种布局一直延续至今。</p><p class="ql-block"> 建国前,永定一中有15年的停办期。时局不济而致的教育缺失,使无数永定学子翻山越岭,南下广东,东出漳州,北上新罗,西取汀杭而虔诚求学,甚至飘洋过海异地谋生,从而增加了智力投资的成本和生存的艰辛。这让永定一中更加珍视安宁和平中的办学,为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培育人才的强烈使命感此消彼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舌耕笔耘 培桃育李</p><p class="ql-block"> 正如已故老校长郑友谊所说,经历“文革”后的永定一中是一个烂摊子——恢复高考第一年,永定一中仅录取1名学生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触目惊心的教育现状,使广大永定一中老师忧心忡忡。在此后的十年中,郑友谊、张祥之、范德华和吴兆宏等数任校长为永定一中的教育振兴呕心沥血。在各自的任上,他们精诚团结广大师生员工,群策群力,为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尽心尽力。</p><p class="ql-block"> 这时期的永定一中首先从办学指导思想入手,明确学校的性质和培养人才的任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学校立足抓全体,抓中下学生,抓转化学困生,力争实现教学质量的大面积丰收。从办学实际出发,因时制宜,八十年代初提出了“面向全体,立足平时,严格要求,打好基础”的“十六字”教学原则;八十年代中后期又提出了“五个启动点”的教学指导思想,即从教者而言,青年教师是“启动点”;从学者而言,学困生的转化是“启动点”;从教学环节看,备课是“启动点”;从学科教学看,数学科是“启动点”;于课外辅助教学而言,情感的沟通与交流是“启动点”。这一阶段,学校大树勤奋学习的典型,大兴勤奋读书之风,取得明显成果。1985年10月,在南平召开的全省重点中学校长会议上,永定一中被推选为6所介绍经验的学校之一。会上,永定一中介绍了创建优良校风、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经验。同年12月,龙岩地区中学现场会议在永定一中召开,会上,永定一中全面介绍了该校“抓常规、抓典型、抓核心、抓考试及评析、抓反馈、抓‘小循环’、抓全体、抓后勤”的“八抓”和“领导带、党员带、老教师带”的“三带”经验。学校把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风气概括为“勤、严、实、勇”的校风。</p><p class="ql-block"> 令人欣慰的是,这一集中体现永定一中人文积淀、优良传统、办学特色和精神风貌的优良校风,在学校长期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充实、完善,一任接一任继承和弘扬,长盛不衰,一直激励着广大师生,并为社会广为认同,成为学校一笔宝贵的办学资源和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秉承“勤、严、实、勇”的优良校风,八十年代中后期,永定一中新的领导班子从定好办学之位入手,把准学校发展方向,定办学特色、定阶段目标任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适时提出发展目标,先以“四率”高指标为目标,此后提出“合格+特色”和高考“争一保二”等办学取向,再后以“把永定一中办成省内有自己特色的山区一流中学”作为办学定位,力争在较短时间里通过福建省计划的“二级学校”达标验收。这些办学的定位取向,较好地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共识,因而较为顺利地实现了预期。</p><p class="ql-block"> 这期间,由于县里的重视——县财形成良性的投入机制,自1989年起每年投入50万元,学校的基础设施得到较大发展。学校先后兴建了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等。硬件设施设备的不断完善,为办学总体水平的提高和日后的文明学校的创建、顺利通过“二级学校”达标合格验收打下了良好基础。</p><p class="ql-block"> 正是由于扎实抓好了学校管理和优良校风的创建与弘扬,学校总体办学水平获得加速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永定一中于1981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第二批省重点中学。1980年考入大学仅88人,到1983年为203人,录取率57%,1985年为203人,上大专线率达85.5%。一些学生高考成绩名列地、省前茅。1980年赖金昌获文科总分省第三名,1982年郑国宝以505分获地区总成绩第一名,1983年张文虹简红梅数学成绩并列全省单科成绩第一、王高武英语成绩位居全省理科单科成绩第一,1985年杨桂兰获英专总分全省第三。同年永定一中被授予“省教育先进单位”称号。1986至1994年,学校培育了高考文、理科省“状元”和理科省“榜眼”,培育了一批高考单科省第一的学生,连续三年培养出“超常学生”考上科大或上海交大“少年班”深造,还培养了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国家或省竞赛的优胜者。1989年学校被评为“省德育先进集体”,1990年被评为“省文明单位”,1991年被评为“省青年教师创优先进集体”,1993年被评为“省文明学校”,党总支被评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994年以高分通过“二级学校”达标合格验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薪火相传 卓越发展</p><p class="ql-block"> 风雨兼程路,凤凰展翅飞。时序翻到1994年11月,简焕镇接任永定一中校长。</p><p class="ql-block"> 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竞争态势,以简焕镇为班长的新一届学校班子表现出十分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他们以“一定要达到目的”的执着精神向着既定目标冲刺。当新世纪的曙光透过千年古松,映照在凤凰山麓这片人才辈出之地时,永定一中已昂然走进了全省顶尖学校行列。1998年秋,永定一中高分通过“省一级学校”达标验收;2003年9月,永定一中又以高分通过验收,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成为全省办学条件最先进、办学质量最好的学校之一。</p><p class="ql-block"> 跨越是量的提升,跨越是质的飞跃,跨越昭示着无量前程。近几年来,永定一中坚持“以人为本,卓越发展,示素质教育之范”的办学理念(省教育厅高度认可的),重内涵发展,讲质量生存,开拓进取,铁心拼搏,实现了可贵的“办学十大跨越”,昂首迈向国家级示范性高中(教育部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叶确定的),为提升本校及全县的教育质量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本。</p><p class="ql-block">跨越之一:学校的优良校风得到进一步弘扬。传承人类文明薪火是教育的重要职能。新时期的永定一中,同样以“勤、严、实、勇”优良校风熏陶并塑造莘莘学子们的个性与品德。在人生漫长的道路上,这四个字始终伴随着莘莘学子成长和壮大。学校经常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不定时到古田会议纪念馆、张鼎丞纪念馆等参观,使他们更进一步认识到祖国的成长历程和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学校还按计划举行军训、举办科技宣传周、环保宣传周等,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国防意识、法治意识、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为青少年时期形成完整的人格打下良好基础。学校创造性地实施道德品质主题教育,多年成功地在不同年段进行“勤奋进取”“诚实正直”“尊敬师长”“自制自力”和“理想前途”的学年主题教育,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理想平台并且收到良好效果。凭借永定一中悠久的历史积淀和丰厚的客家文化精髓,学校提倡并形成了团结一致、和谐宽松的校园氛围。“诚实、勤勉、精业、报国”的校训、“勤、严、实、勇”的优良校风、“责、爱、博、新”的教风、“勤思、争上”的学风和“敬业、勤政、重教、节俭、求实”的领导作风,铸成了完整的校风体系(是福建省示范性高中评估,唯一以校风体系作为办学特色予以认定并通过验收的一所学校),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涵,正态影响着师生健康健全发展,校园凝聚力、向心力由此得到进一步增强。此时,学校制作的校歌《一中礼赞》(获世纪之声全国校园歌曲银奖)表达出了一中人的共同价值取向和勇往直前的必胜情怀。</p><p class="ql-block">跨越之二: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进一步巩固。学校十分重视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县委、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划定了校园“四至”线路,使扩大校园面积第一次得到了城建规划的法制保障。在1998年永定一中成为省一级学校后,学校适时进行了办学新定位,确立了要把永定一中办成“全国山区一流的示范性中学”的奋斗目标(为日后制订《永定一中章程》打下了思想基础),并立即进行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建设与迎检筹备。2003年永定一中成功地被确定为12所首批省示范性高中之一,成为省内公认的“顶尖学校”之一,充分体现出山区办大教育、出好质量的理想追求。</p><p class="ql-block">跨越之三:学校领导班子得到进一步优化。学校在用人方面强调“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十分注重班子成员间年龄、学科、气质、抱负水平等因素的搭配,凭干部的能力、素质、正气、威望,及时向组织、宣传部门推选配好班子成员,从而保证了不管人员怎样流动,班子的实力都是强的,使之成为班子不断向前的组织保证。</p><p class="ql-block">跨越之四:管理机制的改革得到进一步创新。在长期以来形成的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学校十分注意一手抓制度建设,让制度规范化、具体化;一手抓人本管理,把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更加强调人的尊严、情感和需要,并大胆进行管理机制的改革。相继实施了《年段目标管理与教研组课题研究直通车方案》、年段道德品质主题教育等富有创新意义的举措,收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p><p class="ql-block">跨越之五: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由完中向高中转轨,意味着教师的知识结构也需要转轨与更新。学校积极落实校本培训,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层次,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目前,已有13位教师接受了研究生教育,获得了硕士学位;2位教师接受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13位教师接受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4位教师参加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培训;50多位教师完成了“专升本”学历教育,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保证了纯高中办学的需求,形成了人人讲专业进步,人人争当“研究型”教师的良性教研兴校氛围。</p><p class="ql-block">跨越之六:教改教研得到进一步强化。教研和教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连动的双轮。学校高扬五育并举,落实“教研兴校”战略。1998年,当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教授亲临学校指导时,永定一中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由初中推向高中,从单学科推向多学科,从教学层面推向管理层面,从松散走向有序。分层次教学、高中英语“主动阅读——自主发展”、语文说话学习方法指导、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数学自学辅导实验模式教学、青少年道德建设课题、团体心理辅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等实验课题,在全校范围内向传统的教育模式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如此,不仅锻造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方法,更是造就了一批勇于创新、善于吸纳先进教育观念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教师。永定一中教师们以大海般的博大胸怀主动迎接教改浪潮的洗礼,更快更多地培育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又具个性特长的合格学生,造就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人才,已经成为老师们辛勤耕耘的永恒的自觉动力。</p><p class="ql-block">跨越之七:开放办学思想得到进一步推行。学校确立了由本位办学向开放办学转变的思想,更加重视示范、辐射功能的发挥和教育资源、信息的开放。开放性办学,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开放周等各种媒介,使永定一中成为本县和全市及至全省信息、资源、资料、教研交流的核心平台,在促进兄弟学校教育水平提升的同时,也有力地巩固了自己的龙头地位。</p><p class="ql-block">跨越之八: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全面落实,师生心灵更加和谐。学校从1999年开始组织实施在全校大范围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派出老师出席全国会议或参加国家级、省级专业培训,开设团体心理辅导讲座和心理导向课,出版大型宣传专栏和《心育》小报,接受面询、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被誉为“执龙岩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之牛耳”,成为全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校师生心灵家园得以更加和谐发展。</p><p class="ql-block">跨越之九: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基于对教育装备的正确认识,永定一中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现代化程度,及时普及信息技术。10年来,学校兴建了科学实验大楼、学生宿舍大楼、文明3号楼,建立了全校自来水自供系统,充实、完善了图书、实验、艺术、体育、卫生、生活等设施设备。市“三个一百工程”——综合大楼正在建设之中。学校抢占现代教育发展先机,按“硬件先行,培训跟上,示范在前,推广普及,整体调控,重在效益”的总策略和“培训在先,建库在先,建网跟上”的思路,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建成了校园网络系统,接上了千兆宽带网。并大面积对老师进行计算机知识和操作的培训。如今,全校有公用电脑500多台,办公管理、教学辅助管理、教务管理等已初步实现计算机化,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网站系统示范单位”。在全市第三届普通中学开放周上和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省级验收中,永定一中教师突破传统教学方法,讲究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育的整合,震撼了每一位来访者。物质基础的有力保障和科技办学、人文含量的增加,描绘出永定一中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这一时期,得益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推广运用,张福新、张一鸣等一大批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纷纷奔赴远大前程。</p><p class="ql-block">跨越之十:办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江健森夺取第九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开闽西儿女夺国际奥赛金牌之先河;卢华昌夺取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一等奖;温文渊等航模、车模、海模队成员频频在全国赛场摘金夺银;吴春荔同学荣获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1995、1998、2002年高考各项指标居全市第一。2004年高考再夺丰收,上600分以上60人,上本一线299人,上本二线以上700人,上本三线以上790人;应届毕业生45.10%上本一,91.00%上本二,97.00%上本三,三项比率均居全市第一,为历史最好。学校荣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绿色学校”“省文明学校”“省王丹萍教育奖”“省花园式单位”等称号。</p><p class="ql-block"> 凤凰山下,九十一度春秋,二十任校长经韬纬略施展才华;九十一载冬夏,八百教职员工辛勤耕耘立德育才;九十一个四季轮回,三万多莘莘学子寒窗苦读求索起航。九十一年来,永定一中万千桃李,争奇斗艳。以永定暴动副总指挥、古田会议与会者卢肇西,著名生物学家、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卢衍豪,著名苏俄问题研究专家、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赖铭传,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总经理、党组书记姜成康,广东省副省长游宁丰,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何立峰,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胜友,福建省宗教与民族事务局原局长邱林华,湖南省冶金厅原厅长陈运兴,著名科技伦理专家、基因研究权威沈铭贤,著名胸外科专家廖崇先,著名地质学家卢演俦、郑锡澜,著名核电专家黄伟清,著名历史学家、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兼总编郭志坤,著名金融专家、世界银行中国项目发展中心经理赖金昌,著名舞美设计专家熊长羚,著名水电专家、中国长江三峡总公司金沙江开发公司副总经理徐俊新,著名实业家、金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剑忠,世界羽毛球冠军胡芝兰等杰出校友为代表的近三万多名校友,在各自岗位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凤凰山麓,薪火相传,汲万千朝露,沐满天霞光,像引颈高歌的凤凰,永定一中正以前所未有的昂扬态势,飞向更加灿烂的明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个别略作修改,2024年11月于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