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奥巴尔干游随记(11) 柏林:美丽的都市,伤痛的历史

枫桥

<p class="ql-block">柏林拥有丰富的历史和精彩绝的文化,是欧洲最受欢迎的首都城市和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之一。在我们观光的几个德国城市中,柏林逗留的时间最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勃兰登堡门</b></p><p class="ql-block">勃兰登堡门是柏林最著名的地标之一,它被视为国家的象征。最初它是柏林城墙的一道城门,因通往勃兰登堡而得名。1788年,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为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下令重新建造勃兰登堡门,历经三年于1791年完工。勃兰登堡门仿照了希腊雅典卫城的柱廊建筑风格,由12根各15米高的立柱支撑着平顶,门顶中央最高处是一尊高约5米的胜利女神铜雕像。 勃兰登堡门的庄严肃穆、巍峨壮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勃兰登堡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曾经的东柏林和西柏林之间的分界线上,</span> 同柏林墙一起见证了德国近半个世纪的分裂。</p> <p class="ql-block"><b>德国国会大厦 </b></p><p class="ql-block">矗立在共和国广场的国会大厦是柏林的主要景点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栋被毁坏的建筑物得以重建。从 1999 年开始,国会大厦成为德国联邦议会所在地。它是德国政治的一个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胜利纪念柱</b></p><p class="ql-block">胜利纪念柱建于1865-1873年,是为了纪念普鲁士统一战争中分别与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决定性胜利。胜利柱高67米,通体用紫色花岗岩建造,在顶端是胜利女神塑像。女神用青铜铸造,镀金,高8.3米,重达35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御林广场</b></p><p class="ql-block">位于柏林历史中心的御林广场被视为柏林最美、最具特色的广场。它的中央是曾经的皇家剧院(现柏林音乐厅)。南北两侧以宏伟的德国大教堂和法国大教堂为界。夏季,这里每年七月都会举办露天古典音乐会 ,冬季,圣诞魅力让这里成为柏林最大、最美的圣诞节市场。在御林广场四周,分布着大量奢华的时装店和国际水准的餐厅。我们去时那里正在进行维修。</p> <p class="ql-block">音乐厅。</p> <p class="ql-block">德国教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波茨坦广场</b></p><p class="ql-block">波茨坦广场是新柏林最有魅力的场所之一。</p><p class="ql-block">最初的波茨坦广场只有一个十字路口。之后,在这里建起了波茨坦火车站,从而发展成为柏林市繁华的中心区域,发展成交通最繁华的地区之一,也成了首都生机勃勃的都市生活的代名词。</p> <p class="ql-block">在二次大战中,波茨坦广场遭到严重毁坏。由于它地处美、英、法、苏管辖区的交界处,并有柏林墙横穿广场,使这繁华一时的城市中心,在战后被沦为没有人烟的隔离区。现在这里仍有柏林墙残留,配有图片文字记明,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博物馆岛</b></p><p class="ql-block">柏林博物馆岛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博物馆群, 包括柏林旧博物馆、柏林新博物馆、旧国家美术馆、博德博物馆和佩加蒙博物馆五座博物馆。1999 年,这里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这个坐落在柏林历史中心的柏林博物馆岛不仅是柏林博物馆的核心,更是欧洲最大的文化投资项目。</p>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岛,首先让我们产生视觉震撼的是位于博物馆岛的起始位置的柏林大教堂。柏林大教堂是一座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大教堂,突出的三个大圆顶体现了这一特点。教堂建造于1905年,是德国最大的基督教教堂。教堂曾在二战的盟军轰炸中受损,修复工作从1975年开始直到1993年。</p> <p class="ql-block">国家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博德博物馆位于岛的尖端,<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普雷河在此分叉环绕斯普雷岛。</span>这里也是我们离开博物馆岛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亚历山大广场</b></p><p class="ql-block"><b></b>亚历山大广场是柏林中心区的一个大型广场和交通枢纽,位于米特区靠近施普雷河和柏林大教堂。这里原本是一个牛市,为纪念1805年10月25日俄国沙皇历山大一世对柏林的访问而命名为亚历山大广场。</p> <p class="ql-block">前身是东柏林中心的亚历山大广场,周边仍保留着不少东柏林时期的特色建筑。</p> <p class="ql-block">东德时期的世界钟。</p> <p class="ql-block">亚历山大广场旁的电视塔高 368 米,是德国最高的建筑物,被视为柏林地标。实际上,在我拍摄的勃兰登堡门、博物馆岛的照片中都能看到远处高耸的电视塔。</p> <p class="ql-block">东德时期的红色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国际友谊喷泉。</p> <p class="ql-block">这个肩扛铁铲的劳动妇女雕像也应该是东德社会主义时期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威廉皇帝纪念教堂</b></p><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同盟国对纳粹德国首都柏林所实行的363次空袭,参与轰炸行动的空军部队包括英国皇家空军、美国陆军航空军、法国空天军及苏联空军。柏林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废墟即是留存的轰炸纪念物,现在成了一个旅游参观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b>柏林墙</b></p><p class="ql-block">去柏林旅游,一定不会错过亲眼目睹柏林墙的机会。德国任何一个城市都没有像柏林这样深受德国分裂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期间,隶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政府环绕西柏林边境修筑的全封闭边防系统。它最早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67.8公里,最初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东德政府称此墙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建造柏林墙的目的在于阻止东德居民通过西柏林前往西德。柏林墙把西柏林地区如孤岛一般地包围封锁在东德范围之内,它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更是分割东西欧的铁幕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1989年东欧国家发生了一系列政治变革,1989年11月9日东德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西德和西柏林,当晚柏林墙在东德居民的压力下被迫开放。随后数周中欣喜的人群凿下柏林墙作为纪念品,1990年6月东德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两德正式统一,而柏林亦成为两德统一后的新首都。</p> <p class="ql-block">在柏林米特区,沿原东西柏林边境线仍有一段柏林墙至今完好无损,展现了当时边境设施的建设情况。</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图片展览,主题是“宣传与恐怖,1933-1945年的柏林。</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照片反映的是1933年5月10日在柏林歌剧院广场,学生们在众目睽睽之下焚烧了数以千件的被贴上政治上不良标签的书籍。此情此景和中国在文革中发生的何其相似。</p> <p class="ql-block">纳粹煽动民粹主义,提倡“国家伟大”精神。</p> <p class="ql-block">在柏林米特区的一条街道的人行道上,当年柏林墙经过此地的走向被标记出来,上面写着“柏林墙 1961-1989”。</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查理检查哨</b></p><p class="ql-block">查理检查哨(Checkpoint Charlie)位於柏林市中心的腓特烈大街上,原称C检查哨,意为“第三检查哨”。因C为名字查理(Charlie)首字母,故称“查理检查哨”。查理检查哨是冷战时期东柏林与西柏林进出的一個检查点。</p> <p class="ql-block">许多青年学生来到查理检查哨旧址,了解冷战时期的柏林墙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查理检查哨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1990年6月柏林人拆除柏林墙。</p> <p class="ql-block">从查理检查哨往北去,即进入东柏林,反之往南則是进入西柏林。这里竖立着一个苏联士兵和一个美国士兵的肖像。肖像牌建于1998年10月,用以纪念1961年在经过多次最后通牒之后美苏坦克对峙事件。在查理檢查哨边有一博物馆,即查理检查哨博物馆,展出内容为与柏林墙及两德分裂时期有关的历史资料和物件。</p> <p class="ql-block">美军检查点。</p> <p class="ql-block">查理检查哨博物馆展出的1961年美苏坦克在此地对峙事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b>东边画廊</b></p><p class="ql-block">这是柏林墙上的艺术作品展示区,柏林的奇特的景观!这一段<span style="font-size:18px;">柏林墙沿施普雷河一侧修筑,全长1.3公里。该地成为了流行的自由象征和纪念地。</span>东边画廊收录了1990年在柏林墙东侧绘制的105幅绘画作品。这里是部分画作。</p><p class="ql-block">早在西柏林时期,涂鸦在柏林就十分盛行,柏林墙东柏林一侧是死亡地带,在西柏林一侧则成了涂鸦爱好者施展才华的天地。在柏林墙倒塌后不久,来自21个国家的118位艺术家在这段柏林墙上作画,露天的艺术画廊东边画廊由此诞生了。2009年,为纪念柏林墙倒塌20周年,墙上的的大部分作品得到了修缮和更新。</p> <p class="ql-block">East side gallery (东边画廊)</p> <p class="ql-block">汽车车牌上写着“NOV 9, 89 ”,这是柏林墙被冲塌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61: 民主德国的逃亡者触发了柏林墙的建造 1989: 民主德国的逃亡者冲跨了柏林墙”。</span></p> <p class="ql-block">“不要战争不要墙,要一个团结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欧洲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b></p><p class="ql-block">来到柏林,就不应错过参观欧洲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就在距勃兰登堡大门不远的地方,2711块混凝土板,在一个斜坡上以网格图形排列,占地4.7英亩,令人联想到超大的墓碑群或者石棺群。最大的墓碑高达4米多,重约16吨,而它的建筑风格如此简洁而又非常壮观。碑林的设计者本人没有对其作品的含义正式做出过解释。人们置身碑林时会有什么感受,产生什么想法等等,这都是个人的事情,每个人拥有自由联想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碑林的地下室,是一个游人可以进去参观的展览中心。这里展示了纳粹对犹太人进行系统大屠杀的图片资料,受害的犹太家庭资料。</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动容的是被关押在集中营的犹太人在临终前给家人的信件用灯光投射到地面上,参观者俯首静读,体会其中的悲哀。信的内容有英语译文,有一位将被处死的母亲写信给她的孩子,为自己死去后孩子的生活作安排,这是何等的残忍,何等的悲哀!</p> <p class="ql-block">离开大屠杀纪念博物馆,回到地面,面对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纪念碑群,我对大屠杀纪念碑的设计有了自己的联想:这一块块沉重的无字碑如同压在人们心头的悲痛;碑体大大小小,象征着各种年龄的受难者;碑体端庄厚重,象征着有正义感的人们在压迫面前的不屈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