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 依然俏丽</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796346</p> <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又叫“小布达拉宫”,是清代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崇庆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建设的佛教庙宇。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狮子沟镇狮子沟村,为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建筑群,建成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p> <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占地22万平方米,其主体建筑大红台位于山巅,通高43米,台中央万法归一殿是主殿,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60余座(现存40余座)平顶碉房式白台和梵塔白台随山势呈纵深式自由布局,无明显轴线。</p> <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是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庙宇,为清政府举行重大宗教仪式和进行政治活动的场所。普陀宗乘之庙是清王朝鼎盛时期的建筑代表作,是汉藏建筑融合再创造的成功范例,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价值。其建筑是清代鼎盛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民族、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遗存,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该时期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普陀宗乘之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82年,普陀宗乘之庙作为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风景名胜区的组成部分,与其他几座庙一起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p><p class="ql-block">1994年12月,包括普陀宗乘之庙在内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山门</p><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山门南向,是一座清式与藏式结合的建筑,藏式三券门白台之上,有清式城楼。山门前有一对石狮。</p> <p class="ql-block">碑亭</p><p class="ql-block">漫步五孔石桥,进入藏式山门,便是黄琉璃瓦覆顶的碑亭。亭内竖着三座石碑,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分载《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三文。 </p> <p class="ql-block">碑亭后是五塔门。</p><p class="ql-block">五塔门高10多米,为藏式白台,中有拱门3座,正中拱门上方嵌有乾隆帝题额“广圆妙觉”,白色墙上设有三层17个梯形红色盲窗。白台之上排列有五座喇嘛塔,自西向东分别为红、绿、黄、白、黑色,用彩色琉璃砖砌筑。门前有石象一对,象征着吉祥和佛教大乘派的力量无边。</p><p class="ql-block">五塔门是藏传佛塔过街塔的一种形式。</p> <p class="ql-block">琉璃牌楼</p><p class="ql-block">五塔门之后,是一座清式三间四柱七楼三券门红黄绿琉璃牌楼。三券门以汉白玉为边饰,牌楼上七楼,计一正楼、二次楼、二夹楼、二边楼,覆盖黄色琉璃瓦,正楼次楼用歇山,二夹楼用夹山,二边楼外侧用歇山内侧用夹山。各楼覆盖绿琉璃瓦,单翘单昂斗拱。牌楼前有月台,周围砌女儿墙,正中及左右设有踏道,月台上还有石狮一对。</p> <p class="ql-block">明间正楼前额有乾隆帝御题“普门应现”四汉字和相应满文,后额为“莲界庄严”。二次间额各镶黄琉璃双龙戏珠图案。</p> <p class="ql-block">走过琉璃门就来到一群白房子。</p> <p class="ql-block">白台群</p><p class="ql-block">藏式平顶碉房形制的白台现存30余座,分布在从碑亭到大红台的道路两侧,层高一至四层的都有,以二、三层者居多。白台大多用汉式砖混结构法式,以白灰抹面,青砖镶边,外墙设有红色盲窗,淌水长瓦从上檐挑出。白台分别为殿台、楼台、敞台、实台,形制和功能各不相同。有的两座白台组成一个院落作为僧房;有的台上建有汉式殿堂,作为佛堂、钟楼使用;有的台顶设置舍利塔,其中有的是单塔,也有两座靠近大红台处的白台上是五塔;有的白台砌成实心,起点缀作用。</p> <p class="ql-block">承德小布达拉宫的台阶被称为“抛烦恼台阶”,共有104级。 传说中,人一生有108种烦恼,除去生老病死不能避免以外,每登上一级台阶就代表去除一种烦恼,而且登台阶时不能回头,否则烦恼会伴随一生。因此,登完这104级台阶象征着去除所有的烦恼。</p> <p class="ql-block">大红台</p><p class="ql-block">大红台位于普陀宗乘之庙最后,位置最高,面积1.03万平方米,因巧妙利用地形将几组建筑连成整体,视觉上进行夸张,更显体量庞大。正面基层是白台,实心,高17米,下部砌花岗岩条石,上部砌砖,白灰挂面,壁设三层梯形盲窗,东西两面砌石阶登道直达白台顶部。</p> <p class="ql-block">祈愿🙏🙏🙏</p> <p class="ql-block">大红台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基座是大白台,全用花岗岩大条石砌筑,白灰抹面,占地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高18米,体积达18万多立方米。白台的正立面用红灰抹成三层藏式梯形窗,又称盲窗。</p><p class="ql-block">上部墙面抹灰后涂红色,称大红台,墙面巨大严整,极其雄伟壮观。墙面从下到上有七层窗户,上面六层是真假藏式梯形窗,最下面一层是汉式横长方形窗。红台墙面底阔近60米,上阔近60米,高25米,略呈正梯形,体积约9万多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大红台南面正中嵌饰垂直琉璃佛龛六个(代表乾隆皇帝六十大寿),黄绿相间,汉式手法,一是标记轴线,二起装饰作用。红台顶部砌女儿墙,墙下三面(东、西、南)装饰黄琉璃佛龛(共八十个,代表崇庆皇太后80寿辰)。</p><p class="ql-block">拔檐石下置排水长槽。</p> <p class="ql-block">在大红台西侧,有一浅黄色墙,红顶的佛阁,称作“千佛阁”。千佛阁建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为庆祝皇帝60寿辰,蒙古王公敬献千余尊无量寿佛,乾隆以“昭国庆,联众情”为由建此阁供奉。阁内天井中置有乾隆御制石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千佛阁牌记》,借用千佛于一阁彰显清廷“以合众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政治目的。</p> <p class="ql-block">俯瞰五塔门,红塔,棒槌山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红台内里五至七层为三层阁楼,每层44间,四面合围,亦称群楼。</p> <p class="ql-block">万法归一殿</p><p class="ql-block">万法归一殿在大红台群楼空井正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整个寺庙的主殿。</span>是一座正方形七进间大殿,四角稍间收进一半,重檐四角攒尖顶,上覆鎏金鱼鳞铜瓦,四条屋脊饰有波状鎏金瓦,藏式法铃宝顶,殿顶使用头等金叶14000多两。万法归一殿也因此称为金殿。</p> <p class="ql-block">该殿是清朝皇帝和各少数民族领袖礼拜之所。迎门是铜珐琅菩提塔,塔中央的紫檀反花佛龛内供奉弥勒佛。东西两侧是紫檀寿字塔。塔前的供桌上有五供、八宝、珊瑚树等物,均为该殿内的原物。</p> <p class="ql-block">承德小布达拉宫的金顶是普陀宗乘之庙的主体建筑大红台中心的万法归一殿顶部,全部被鎏金鱼鳞铜瓦覆盖,使用黄金万余两,金碧辉煌,庄严肃穆。</p><p class="ql-block">这一金顶不仅是普陀宗乘之庙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清代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崇庆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建设的佛教庙宇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的金顶装饰和建筑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其金顶使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造价昂贵,仅金顶部分就使用了万余两黄金。这种金顶装饰在藏族建筑中独树一帜,体现了藏族建筑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裙楼顶部西北角建有镏金铜瓦,重檐六角亭形的“慈航普渡殿”;东北角是镏金铜瓦,重檐八角的“权衡三界殿”。</p><p class="ql-block">权衡三界殿内供奉着“吉祥天母”。吉祥天母:俗称“骡子天王”,是佛教里的护法神。</p> <p class="ql-block">慈航普渡亭</p><p class="ql-block">慈航普渡亭位于大红台群楼顶部平台西北角,碉楼以北。是一座重檐六角形亭,顶覆鎏金鱼鳞铜瓦。二层正面外檐下悬挂“慈航普渡”匾额。二层有匾额“普胜三界”,亭内有匾额“示大自在”,条幅“水镜喻西来妙观如是,月轮悟南指合相云何。</p> <p class="ql-block">围绕万法归一殿的群楼,东、西、南、北分别为“庋经之阁”、“大乘妙峰”、 “秘密胜境”、“极乐世界”。群楼中供奉着佛祖、菩萨、天王、罗汉等佛像,还有墙壁上精美绝伦的唐卡。</p> <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见证了土尔扈特部回归等重大事件,是“康乾盛世”时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及创建太平盛世繁荣中华这一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宏愿。</p><p class="ql-block">其建筑是清代鼎盛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民族、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遗存,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该时期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是承德外八庙中最辉煌、规模最大、最醒目的一座庙宇。这是一座依山而建,气势非凡的藏式寺庙。其中它的主体建筑大红台是举行重大的宗教仪式或清帝接见重要的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及王公大臣们的场所。站在群楼顶上还可在此远眺棒槌山,是外八庙中不可不游的一处寺庙。</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感谢您的观赏</b>🙏🙏🙏🌹🌹🌹</p><p class="ql-block"><b>图文编辑 依然俏丽</b></p><p class="ql-block"><b>影像资料 申/依然俏丽</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 796346</b></p><p class="ql-block"><b>拍摄时间 2024·10·06</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