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嘴鹬(24——鸟——213)

树(张树文)

<p class="ql-block">拍摄于曹妃甸</p> <p class="ql-block">阔嘴鹬是鸻形目丘鹬科滨鹬属的鸟类。上体暗色,与白色下体及纵纹胸部形成鲜明对比。繁殖于北极圈内的冻原沼泽地带,非繁殖季节广泛分布于东非至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在迁徙和越冬时常见于海边和河口地带。</p> <p class="ql-block">阔嘴鹬体长16-18厘米,体重28-68克,翼展34-37厘米。喙长而宽,稍向下弯曲,头顶有明显的眉纹,腿短。繁殖季节成鸟背部黑褐色,边缘泛白,翼覆羽灰褐色;非繁殖季节成鸟上体灰褐色,具暗色条纹,下体白色,胸腹部有淡色纵纹。幼鸟上体有栗色和白色边缘,翼覆羽淡棕色,胸部呈淡棕色,有模糊的褐色纵纹。雌鸟平均体型略大于雄鸟。</p><p class="ql-block">发出干燥的哨音‘dree-it, dree-it’和点击声‘dik dik’。</p> <p class="ql-block">阔嘴鹬与其它滨鹬属鸟类相比,阔嘴鹬的头部图案更为明显,尤其在冬季羽毛中。喙部的特征和体型大小也是辨识关键。</p> <p class="ql-block">阔嘴鹬栖息于冻原和冻原森林地带的湖泊、河流、水塘和芦苇沼泽岸边,冬季移居至海岸、河口及附近沼泽湿地。常单独、成对或小群活动,非繁殖期有时形成大群。喜在海边潮间带松软泥地上觅食,以甲壳类、软体动物、蠕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偶尔摄取植物种子。</p> <p class="ql-block">阔嘴鹬繁殖期为6月至7月,营巢于离水域不远的苔原草地上或沼泽草地中的土丘上,巢内铺垫有树叶和苔藓,每窝产卵4枚,卵色淡褐色或黄灰色,密布淡红褐色斑点,雌雄鸟轮流孵化。</p> <p class="ql-block">雄鸟在繁殖期间常作求偶飞行。飞行时忽快忽慢,忽上忽下,边飞边鸣唱。有时也栖于树上或站在地上,叫声较短,有似“tirr-tirr-tirr”声。</p> <p class="ql-block">阔嘴鹬繁殖于北极圈内的欧亚大陆北部,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至俄罗斯西北部和西伯利亚东北部。非繁殖季节分布于东非、红海和波斯湾,经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群岛、新几内亚南部至澳大利亚(除西南部、东南部和塔斯马尼亚岛)。在中国主要为过境鸟。</p> <p class="ql-block">阔嘴鹬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p class="ql-block">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3年ver 3.1——无危(LC)。</p><p class="ql-block">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p> <p class="ql-block"><b> 谢谢您的观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