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长征出发地

木子

<h1>  2024年10月14日,时隔三年,我们兄妹再次踏上了于都这片熟悉的红土地,激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里是我的老家,在时光的雕琢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h1> <h1>  漫步在县城街道上,宽阔平坦的大道纵横交错,车辆川流不息,交通秩序井然,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花草繁茂,为城市增添了一抹抹生机与活力,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它们矗立在蓝天白云之下,造型各异,雄伟壮观,彰显了于都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h1> <h1>  我仰望着这座城市,心中充满了喜悦,于都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县城,在时光的流转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时代发展的见证,也是于都人奋斗的成果,更是于都人开拓进取与拼搏的象征。</h1> <h1>  沿着县城大道,走进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纪念园入口的主题雕塑“长征从于都出发〞,高7.5米,底座长8.6米,雕塑正面为“渡河出发”,反映了当年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出发长征的情景;雕塑背面为“依依惜别”,体现的是当年于都人民依依不舍地送别出征战士的情景。它在时光的长河中,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记忆。</h1> <h1>  集结广场中间的红五星代表的是红星第一、第二纵队,而围绕在她周围的这五个红色钢铁构架,代表的是中央红军的一、三、五、八、九军团。象征当年,由中央机关工作人员组成的两个纵队以及中央红军的五个军团在于都河北岸集结、休整补充,渡过于都河开始出发长征。</h1> <h1>  走近纪念广场,中间铺设一幅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我们看到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于都出发直至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三大主力会师的长征历程,那蜿蜒曲折的线条,是英雄们用脚步刻写在大地上的史诗。</h1> <h1>  望着“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 巍峨高耸,直插云霄。纪念碑高19.34米,底座边长10.18米,象征着中央军委、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于1934年10月18日在此渡河出发。碑身为双帆船造型,象征着中央红军从此扬帆出征。碑座上的三幅巨型浮雕,分别以“集结”“出发”“奉献”为主题,周围的围栏上雕刻着中央红军各军团渡河出发的八个主要渡口。</h1> <h1>  纪念碑围栏左侧镌刻叶剑英元帅在1962年建军节前夕,为了缅怀当年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而写的一首诗:“红军抗日事长征,夜渡于都溅溅鸣,梁上伯坚来击筑,荆卿豪气渐离情。”诗中前两句描写了红军夜渡于都河的情景,后两句引用了燕国人高渐离,在易水边击筑高歌送别壮士荆轲的历史典故。</h1> <h1>  纪念碑围栏右侧镌刻为解放后第一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同志在长征途中写就的《长征歌》里的第一首:“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这首诗就是当年中央红军夜渡于都河,踏上漫漫征途的真实写照。</h1> <h1>  站在于都河渡口,这里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的重要渡口,被誉为 “长征第一渡”,渡口边的石板路,印刻着先辈们坚定的脚步。</h1> <h1>  1933 年 10 月,国民党纠集百万兵力,向中央苏区发动了第五次 “围剿”。由于当时党内 “左” 倾机会主义领导者采取错误方针,红军陷入被动,损失惨重,导致第五次反 “围剿” 失败。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中央不得不将红军主力撤离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h1> <h1>  1934年10月,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由中央军委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各直属机关组成第一野战纵队(也称红军纵队),叶剑英任司令员兼政委,由中共中央苏维埃政府及总工会、团中央等机关和卫生部、供给部、红军大学,组成第二野战纵队(也称红军纵队),李维汉任司令员兼政委,中央红军的一、三、五、八、九军团撤离战场,到于都地域集结。</h1> <h1>  从10月8日开始,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和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分别从原驻地兴国、宁都、石城、长汀和瑞金陆续撤离,转移到于都的段屋、车溪、罗坳和县城,集结休整补充武器弹药、兵员、粮食等,布置转移西进事宜。</h1> <h1>  于都河(即贡江)是红军长征首先要过的第一条大河,当时河宽600多米,水流湍急,河上没有一座桥,为了保证红军顺利渡河,在赣南省委、省苏维埃政府领导下,于都人民无私奉献,大力支持红军,于都人民汇集了800多条大小船只,用作架设浮桥和摆渡。</h1> <h1>  为了避免国民党的飞机轰炸,隐蔽红军的战略意图,架设浮桥都在夜间进行。一到傍晚,有组织的群众涌向架桥工地,有的打火把,有的送茶饭,还有的送门板木材,仅4天时间,就在于都县30里的河面架设了多座浮桥和布设众多的摆渡。</h1> <h1>  10月16日至19日傍晚,中央军委红军总司令部和中央政府所属机关与红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万7千人分别从梓山的山峰坝、花桥、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罗坳孟口、鲤鱼、中埠、三门和渔翁埠等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的长征路。滔滔贡江水,见证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h1> <h1>  中央军委、红军总部、中央机关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张闻天、博古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渡于都河前,于都人民男女老幼从四面八方涌上桥头,涌向渡口,送上一杯杯茶水,送上一顶顶斗笠,送不尽对红军的无限情意,红军战士凝望根据地的山山水水,依依惜别送行的战友和乡亲们。</h1> <h1>  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气壮山河英雄史诗,长征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红军不怕远征难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万水千山只等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五岭逶迤腾细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乌蒙磅礴走泥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金沙水拍云崖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渡桥横铁索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更喜岷山千里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军过后尽开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七律·长征》是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胜利结束时回顾长征以来所战胜的艰难险阻,满怀豪情写下的壮丽诗篇。</span></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感谢围观</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