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班级建设关键在于学风建设和班风建设。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培养。学生辅导的形式有很多种,常见于教师对学生的个辅、团辅等等。据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兵教兵”的策略,学生的收获与成长远远大于老师对学生的辅导。</p> <p class="ql-block">闲来无事,今天我想分享的是“班级小老师制”的推行的情况。此想法的产生来源于教师队伍的“青蓝工程”。</p> <p class="ql-block">你是别人的老师,那就要有老师的样子。推行小老师制之前,在班级进行了很好的舆论造势。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优秀的老师,可能改变学生的人生轨迹。一个好老师就是一个学生生命中的贵人。要想做好一个小老师,必须要全面的提高自己,要有让自己当小老师的本钱……如此的陈述,作为老师,作为小老师的神圣感在学生心中就会发芽。</p> <p class="ql-block">初一建班的时候,班级42个学生,到初二上期,现在已经是44个学生。原来三人一小组的形式,在班级已经不好运行。44个人,正好四个人一小组,全班共设11个小组,设正组长和副组长。同时,这两个组长也就是这个小组的两个小老师,各自认领一个学生,每周可以调换学生。这样小老制就有模有样的运行起来。</p> <p class="ql-block">想一个方案很好办,怎么运行才是最关键的。</p> <p class="ql-block">第一招:模仿青蓝工程,举行了非常隆重的师徒结对仪式。往往仪式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存在着非常巨大的推动力。这种仪式感在我班常有,每一次小测验或者单元小测试,科代表都会对我们班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同学们全体鼓掌,我能够感受到学生成功后的自豪。</p> <p class="ql-block">第二招:每周五的班会课上,我们有这样一个环节,小老师交流本周对自己学生的辅导情况和自己学生优劣表现,还要求学生对老师的分享进行是否认可的回应。 经历了几周这样的场面,我感觉“老师们”真有老师的样子,表扬优点,提醒缺点,并且还有下周的期望。学生对自己的老师有感谢,也有承诺。</p> <p class="ql-block">第三招:值周学习委员交流本周值周过程中所发现的情况,引导他们积极表扬各个小组的优秀表现,最好能够具体到个人,具体到细节,具体到具体事情。那些受表扬的小老师和学生脸上喜悦的笑容,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第四招:分管学习的副班长总结本周小老师经验交流会上梳理的经验,用电子档的形式总结公布于班级群中,班主任负责打印张贴,并在星期一的晨会上在全班宣读,供各小老师效仿。</p> <p class="ql-block">小老师制执行以来,每周的班会我干什么呢?坐在讲台旁边,当欣赏者,当点评者。</p> <p class="ql-block">你为你的学生做了什么事儿。你认为你的学生最需要改正的是什么。在下周的学习生活中,作为老师,你最应该给你的学生做哪些方面的努力。你的学生有没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在阐述这些问题时,我听到了谦虚,也听到了自豪。听到了感动,也听到了惭愧。</p><p class="ql-block">一种浓浓的学习氛围在我的身边萦绕。</p> <p class="ql-block">学生的自主管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约束,同伴之间的认同和批评,小组间的团结与督促,这种力量无比强大。这种小老师制,如果能够运行得好,那班级的凝聚力和学习的内驱力将大大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