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当教师的都是希望学生能越来越好的,所以有了苦口婆心的讲道理,掏心掏肺的说事实,不厌其烦的矫正,结果也还是不一定有多大的成效。</h3></br><h3> <h3> 大道理千千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候,他们在家中、社会里,学校和网络,看多了也听够了,尽管因为年龄和经验不一定体会其中厉害关系,却也能说的条条是道,自以为是,甚至说的比我们还要动听,所以对他们想居高临下的——说教,似乎让他们本能的烦和逆反。</h3></br><h3> 可能这也是不断课改的一个原因吧。时代不同,人不同。</h3></br><h3> <h3> 记得教过的一个年级的班级,低段的,教了近半学期时,发现有一个学生每次上课前,我每次来到班级,她都能找到一个理由上前来说一会话儿。什么她今天的作业完成没有,上次打了多少分,看看她新创作的作品,又学到了什么新技能……有一天突然说:我的美术作业都是一百分,我真想每天都有美术课。美术老师,猜我长大想干什么?我说:想干什么?她马上说:我现在的理想是长大了当个大画家。我不假思索的回答:哎呀,这个有点太难了吧?!她却说,我想我会的,我还想当美术教师呢!------为什么?---我要培养更多的画家。老师你是这么想的吗?我想了想只好说,当然了,老师都希望学生比自己强啊!那看来我想的是对的啊!上课铃响了,乐颠颠的回了座位。辅导时看了作业本。低段的嘛最初并不是很好,不过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很认真,把所有的作业都完成的不错,看得出来的确是越来越好。</h3></br> <h3> 正因为有这样的学生起到了带头作用吧,他们班整体水平也都不错,热情也都很高,回想起来,大概有两个可能,一个就是我们共同努力,当时每节课我都设置有学生作品展示环节,就是你最近最新的创作,展示也包括我的,当然都是随意性质的,要求也不太高,听看做想之类,也包括练习,低段的嘛,最初也有难以入眼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展示也都有了进步。说是展示也就是比较,在评论时侧重于点出作品的意图,然后看技法的表现,先重意再重技,然后再在技术上提出希望。</h3></br><h3> <h3> 展示作业时,能感觉得到,大家基本很认真的去看,同学间的作品离他们更近,大体相差也不太大,也更有吸引力,其中也不乏有惊艳的,对比之下,表扬后,下次就会出现相类似的技法和内容,甚至有互相讨论前后哪个更好。回想,这名同学也就是在此当中脱颖而出的,当时给了很高的评价,也算树立一个榜样吧。也许身边的榜样示范作用更有说服力。于是带动整个班级相继都有了积极性。 <h3> 在导向上还是主张树立个性化,技法可以学、练,但内容也好技法也好都还是要有自己的东西,这样更适合自己的发展,在几次引导下逐渐的有了好转。其实还是利用兴趣来引导教学,当下的孩子,对于不感兴趣的,他们毫不留情的无视,似乎感觉这就是在浪费他们的生命,技法我还是放在第二位的,鼓励原创表达,直抒胸臆,表达自己表现自己,要自己的个性喜好。</h3></br><h3> <h3> 也是激励为主,作业批改打分时多方面考虑,寻找优点,少说不足,要一点点去改变,慢慢成长。尽量面批指导,我们的班额小,四十来名学生一个班,讲完课辅导时再逐一批上节课的作业,直接和学生交流优缺点。出发点在于——内心深处无论大小都希望自己被看到被认可。他们更是如此,有了小榜样,大家也就有了小目标,鼓励是鼓励,也要有方向性原则性,否则会背道而驰。</h3></br><h3> <h3> 心理学上有一个不值得定律,如果做一件事情,内心觉得没有意义,我们就会用敷衍的态度去面对,很难将它做好。即使侥幸做成,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感,对自己的学习生活也好工作也好,在其上得到的幸福感很难有影响。因此,如何在学习上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是在表达自己,是在证明自己,这样做是被看到和认可,这样就有了动力有了方向,在平凡简单的事上就赋予了一层意义,就有了生命力,也就不是简单的技术了。其实这也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倡导的——激发生命的力量。</h3></br><h3> <h3> 如果从自己身上感觉,也有治愈成分,这样也算是双赢吧!小孩子容易满足,也很容易受到影响,作为小学美术老师,其实并没有远大的理想,想培养什么画家、艺术家。就是美育,因人而异提高审美,形成创造性思维,包括内心的情感情绪表现调整,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其实艺术家只是个意外,个人付出的是极大的努力,它不是少数——而是极少数。</h3></br> <h3> 如果能成为一个人的小爱好,小兴趣则是想追求的,去治愈自己,滋润生活,助力工作。什么才是自己真正的自己?大部分时间大家都是带着面具,为了工作,讨生活......身不由己,也就渐渐没有了自己,当真正闲下来,你如何应对……自己独处的时候,尤其是平凡的我们,面对自己,面对挫折时——不自暴自弃,不受外界影响,不寂寞,内心丰厚,有事可玩味儿,充实自在。 </h3></br> <h3> 松浦弥太郎《超越期待》里有这样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比起将自己擅长的事情变成工作,更多的人是在工作中发现自己擅长的事情。” 当我们把身心投入一个事情,有了方向,注意力集中在一点,其他的都会变淡。这时你身上是有光的,照耀着周围。学生们是会感受到的,更会受到影响的,爱和快乐也是会传染的。 </h3></br><h3> <h3> 美育就是体验,作为教育,就是让学生多参与多体验带来的感受。教学不单是说教还有的就是你的影响力,身上的行动力,带着他们一起探索行动的感受。我们常常讲教育就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领一棵树。一谈到学校,我们就先会不自觉讲学生如何,要怎么样。但我们是什么树什么云呢?想要摇动什么树,推动一朵什么云呢?我们常常把视角盯在学生身上,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却忽视了自己,想做、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自身的影响力。学生不是什么都不懂,也不是什么都能懂。讲千遍不如做一遍。</h3></br><h3> 那个孩子在成长当中,理想可能会不断改变,但希望美术带给她的快乐体验和感受能一直在。</h3></br> <h3> 教育的根本就是爱,世事也大多如是,是无形的却是最有力量的。我们也都期望有人懂,有人爱,有人回应,可偏偏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怎样去做,不得不去羡慕他人的快乐,也甚至有觉得这是一种负担,压力,最终活成了爱无能。没有付出哪来的回报,就像电影功夫熊猫里说的先给与才能得到。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h3> 作家三毛曾说过:“我们一生复杂,一生追求,总觉得幸福遥不可企及。不知那朵花啊,那粒小小的沙子,便在你的窗台上。”要抬头看远处,也要多在当下平凡之中去发现!活好当下,活好自己,让一切有生命感,幸福感。让时间流逝中也带着点东西,至少有——体验和感受。</h3></br><h3> 是什么云呢?具有什么样的生命力呢?</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