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郏县:“蓝河渡口—李渡口”景区游玩掠影(2024.10.19)

关注(憨豆先生)

<p class="ql-block">《郏县蓝河古渡景区》:</p><p class="ql-block">地址: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p><p class="ql-block">联系电话:0375-5106317</p><p class="ql-block">等级:AAA</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全天</p><p class="ql-block">蓝河古渡景区位于郏县冢头镇李渡口村,又称“列埠口”,始建于汉,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传统村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p><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万里茶道”的节点和水运枢纽,“东列黄岗千古秀,西邻蓝河万代青”是对其地理位置和田园景色的赞誉。主要景点有蓝河古渡口、李义仁故居、酒器展示馆、根雕奇石馆、松山堂古民居等20多个景点组成。以“书法书画、明清古建筑、蓝河渡口、特色美食”四元素文化为灵魂,动静结合、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美丽乡村 | 李渡口村——蓝河之畔的一颗明珠》:</p><p class="ql-block">蓝河,发源于河南省禹州市,流经郏县安良、冢头、长桥三个镇,而后汇入北汝河,是北汝河一条重要的支流。</p><p class="ql-block">李渡口村位于蓝河之畔,隶属郏县冢头镇,距郏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西汉,距今有2000年的历史。明洪武七年(1374年),山西洪洞县李氏兄弟响应国家移民政策,内迁经过此地,又与该村的原住民姓氏吻合,遂决定在这里安营扎寨,繁衍生息,至今共有447户1501人。</p><p class="ql-block">李渡口村,西、南接郏县白庙乡和安良镇,北邻许昌禹州市,东通省道郑南线,交通便利,为区域内从西至东的过蓝河的唯一通道,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同时,该村经过2000年的历史积淀,村落选址独具特色、建筑集中连片分布、乡土文化浓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14年5月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荣获中国景观村落、全国十大最美乡村、国家AAA景区、国家森林村、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河南省卫生村、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河南省乡村旅游创客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已成为郏县乡村振兴的一张名片、蓝河之畔的一颗明珠。</p><p class="ql-block">经年渡口曾辉煌</p><p class="ql-block">蓝河是郏县境内的第二大河流,水天相接,烟波浩渺,直通北汝河,行船可通达江海,流经的冢头镇地域平坦,土地肥沃,盛产粮食,曾是千年商贸重镇。蓝河渡口始建于明代,盛于清代、民国,曾是万里茶道的节点和水运枢纽。古代大宗货物需要靠水路运输,蓝河漕运的作用凸显,蓝河渡口一时成为方圆数十里重要的商业集散地,车水马龙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久而久之,李渡口村就形成了蓝河漕运的一个重要商贸码头。</p><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时,李渡口村人口逾千,商贾云集,名人汇聚,盖房置业;商号几十家,四方陆路,车如流水,骡马相连,生意兴隆,人流不断,繁华一时。当时有屠行、酒馆、药铺、花行、染布行和弹花机工等加工业,又有以李贯儒为首的卷烟机厂、冀中毛和李才娃旅馆、李老陈和王清现银货以及李风朝煤行等工商业,成为远近闻名的商贸集聚地,达到鼎盛时期。据《郏县志》记载,清同治三年(1864年)全县共有25处集贸市场,李渡口为其中之一,可见其当时重要的商业地位。</p><p class="ql-block">文化遗产惠子孙</p><p class="ql-block">李渡口村三面沃野,一面临水,素有“东列黄岗千古秀,西邻蓝河万代青”的美誉。寨内,石门楼、古寨墙、古街巷、古井、古树、酒肆、辣椒坊、醋坊……古风浓浓;李和风老宅、李之印故居、李和三故居、贾记清老宅、李奇亮老宅、贾同娃老宅、李丙现故居、李朝永故居、李发亮老宅、李南娃花行、李泽之故居、杨奇风故居、李义仁故居、李贯儒老宅、局子屋、宏运屠行、兴隆酒行、济世堂、华昌卷烟厂等现存明清古建77处共853间,集中连片、保存完整,让人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到明清时代。</p><p class="ql-block">李渡口村现存的明清古建建筑格局以四合院为主,两进和三进院落居多,前有门楼,中有过厅,后有堂楼,有东西配房(楼)。红石基础,砖木结构,五脊六兽,上棚小灰瓦覆顶。古楼、古房、古窗、古巷、古树、古井、古寨,保存完好。建筑结构严谨,气势恢宏,石刻、木刻、砖刻工艺精巧,具有较高的建筑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规模连片的古建筑群记录了明、清至民国时期李渡口村的兴衰繁荣,经济的盛弱、文化的兴替。现存建筑的布局、形制、脊饰等及自然理念、风水理念,展现了古代匠师和当时人们的审美理念、心理特点及价值取向,为研究当时社会的建筑学、民俗学、礼学、风水学、环境生态学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也为李渡口村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文旅融合促发展</p><p class="ql-block">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开发“双轮”驱动下,从2014年开始,在郏县县委、县政府和冢头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争取资金300多万元,还发动村民集资、乡贤捐资,聘请专家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在保留古建筑、古街巷及传统景观风貌原真性、整体性、多样性基础上,对村内传统基础设施进行修整,开展美化亮化工程;按照“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不断挖掘村落文化资源、整合民俗文化,着力打造以“古建、美食、渡口、书画”四个元素为灵魂,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集景观化、艺术化、生活化于一体的传统村落,形成了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传承传统文化三位一体的乡村振兴之路,2022年村集体收入达74万元。目前,已发展特色民宿5家,餐馆6家,仅2023年农历三月十三(“五一”假期)的古刹大会,就吸引至少10万人来村里游玩。</p><p class="ql-block">“下一步,我们要将规划设计和乡村运营融合,补齐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短板,实现从‘美丽乡村’到‘美丽经济’的转变。”李渡口村党支部书记李付营说。据悉,李渡口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古建筑群引起了河南中旅集团的关注,与李渡口村已展开合作,拟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以乡村民宿为切入点,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景点相辅相成,打造国家4A级的古渡妙境旅游度假区和康养旅游示范区,目前项目即将进入实施阶段。</p><p class="ql-block">置身李渡口村,令人禁不住遥想千年前的时光。在保护中传承发展,这个曾经繁华的古村落,正在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在不远的将来,这颗蓝河之畔的明珠,必将会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