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避暑山庄东部和北部丘陵起伏的地段上,如众星捧月之势环列着12座色彩绚丽、金碧辉煌的大型寺庙。它们是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庙的形式修建的,以供边疆少数民族的贵族朝觐皇帝时礼佛之用。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称为“外八庙” 。庙宇按照建筑风格分为藏式、汉式和汉藏结合式三种,它们融合了汉、藏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多利用向阳山坡层层修建,主要殿堂耸立突出、雄伟壮观,极具皇家风范。</p><p class="ql-block"> 时间关系,我只选择了其中的普宁寺和普陀宗乘庙游览。外八庙中这2座寺庙都是仿照西藏著名寺院建造的。这些寺庙的建筑形制,不仅应用了琉璃瓦顶、方亭、牌楼、彩画等汉族建筑传统手法,同时也应用了红白高台、群楼、梯形窗、喇嘛塔、镏金铜瓦等藏族、蒙古族的建筑手法,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普宁寺建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是为纪念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族首领噶尔丹煽动的武装叛乱而建造的。清政府希望边疆人民“安其居,乐其业,永永普宁”,故命名为“普宁寺”。 因为寺内有一尊金漆木雕大佛,普宁寺又被称为大佛寺。这座寺庙位于承德市避暑山庄北部武烈河畔,占地3.3万平方米,是外八庙中最为完整寺庙。</p> 普宁寺仿西藏扎囊桑鸢寺,分前后两部分,前部为一般汉族寺庙形式。 <p class="ql-block">普宁寺的后半部布局是一组包括大乘阁、喇嘛塔、小型殿台等19座建筑的群体,组成以建筑物来体现的佛教“阇城”,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出佛经上的天国世界。这种布局在中国建筑史上是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大乘阁高达39.16米,内供奉千手千眼观音立像,高20多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雕像。</p> 普陀宗乘之庙,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这座庙宇是乾隆为了母亲崇庆皇太后八十寿辰而建,乾隆在庙中立御制碑《普陀宗乘之庙碑》纪念。“普陀宗乘”(借译)和“布达拉”(音译)语出同源,意为“观音圣地”,也是外八庙中最辉煌、规模最大的一个庙。 <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仿照拉萨的布达拉宫而建,因而又称为小布达拉宫。庙宇依山就势,自由布置了众多的红白台和塔门,最后为高25米的大红台。西藏达赖喇嘛到热河觐见时多居此处。</p> <p class="ql-block">寺庙的建筑形制不仅应用了琉璃瓦顶、方亭、牌楼、彩画等汉族建筑传统手法,同时也应用了红白高台、群楼、梯形窗、喇嘛塔、镏金铜瓦等藏族、蒙古族的建筑手法,建筑形式别具一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