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长征组歌》自诞生以来已近花甲之年了,和《长征组歌》同年的人,现在都快迈进了老年门槛,可是《长征组歌》却依然在焕发着她瑰丽的光彩。人们仍然在听着她、唱着她、为她所感动、为她所激励……对于一件音乐作品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27日下午,为纪念红军长征90周年,北京开国将军后代合唱团在首都梅地亚中心举办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专场演出。</p> <p class="ql-block">将后合唱团王亚利副团长致辞。</p> <p class="ql-block">北京将军后代合唱团,被大家昵称为将后合唱团,团员们的父辈有108名参加过长征。正是他们的父辈,在66年前组成了开国将军合唱团,他们曾用雄壮而嘹亮的歌声鼓舞了无数的中国人。50年后,他们的后代带着对父辈的景仰组建了将后合唱团,他们继承的不仅是父辈的歌声,更是父辈的理想。</p> <p class="ql-block">将后合唱团自2008年6月8日成立后,在16年的时间里,他们走遍27省,演出近500场,同样用雄壮而嘹亮的歌声继续鼓舞着无数的中国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今他们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了75岁。</p><p class="ql-block">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这次与将后合唱团同台共演的将后合唱团青年团。青年团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红色传承的赓续。</p> <p class="ql-block">这次演出前,合唱团团员陈超小妹——开国将军陈坊仁的女儿——邀请我去看他们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专场演出。我欣然前往,拍摄了一些实况照片。</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把这次拍摄的部分照片整理出来,并写了一篇小文,做成美篇与大家共享。</p> <p class="ql-block">看着台上将后合唱团激情演唱的《长征组歌》,就想起了《长征组歌》的诞生。</p><p class="ql-block">1965年,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同志把他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创作的一部《长征组诗》交给了北京军区,要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为这首《长征组诗》谱曲,从而创作成一部《长征组歌》。战友文工团接受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p><p class="ql-block">在创作《长征组歌》之初,战友文工团的创作班子就定下了两项原则:一是民族性,二是通俗性。《长征组歌》是中国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因此她的基调必须是中华民族的,因为“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而通俗性就是普及性,组歌的曲作者们希望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全中国人民都喜欢听,都喜欢唱,都能够唱。因为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长征播撒的是革命火种,我们要是人人唱长征,代代唱长征,这个火种就会世代传递下去。</p><p class="ql-block">以后的实际情况,证明他们的创作原则是正确的。《长征组歌》在问世以后就立即传遍了祖国大地,往往是一个企业、一个学校、一个村庄……甚至于一个连队,都能唱下全套十曲的《长征组歌》。在古今中外的大合唱作品中,这是绝无仅有的存在。</p><p class="ql-block">战友文工团演唱的的《长征组歌》,是举世公认的最经典、最正统的组歌演唱。这种公认并非是因为战友文工团的艺术水平有多高,而是因为他们演出时那种最准确、最真挚、最深沉的内在感情。</p><p class="ql-block">真情,是唱好《长征组歌》的第一要素。</p><p class="ql-block">而将军后代合唱团演唱的《长征组歌》之所以能震撼人心,就是他们所流露出来的真实感情。</p> 一、告别 报幕朱敏、旷雄伟 指挥敦晓磊 <p class="ql-block">1934年10月10日,在王明错误路线的指挥下,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并仓促决定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撤出苏区,实施战略转移。这就是红军长征的开始,也是一曲《告别》的背景。</p><p class="ql-block">在《长征组歌》十首歌曲的排练过程中,第一曲的风格变化是最大的。而这个变化来自周总理。</p><p class="ql-block">在《长征组歌》的初稿中,一曲的名字叫“出征”,音乐的展现是“宽广、雄伟的”,给人一种红旗招展、军号嘹亮的感觉。周总理在百忙中来看了战友的彩排后,严肃的指出,红军长征是因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被迫的战略转移,不可能有这样宏大的气势。</p><p class="ql-block">因而一曲重新排练。音乐旋律并没有变,但是音乐表现从“雄伟地”变成了“深情地”,充分展现了红军战士被迫离开根据地的那种坚韧不屈和依依不舍的情怀。</p><p class="ql-block">这件事说明,音乐的感染力并不仅仅取决于旋律,还在于如何去演绎。</p><p class="ql-block">一曲的女声齐唱,是借鉴的赣南采茶调。当时中央苏区的中心是瑞金,而瑞金是在赣东南,为什么不用赣东南的采茶调呢?这是因为红军长征的集结地和出发地是于都,而于都是在赣南。江西采茶调的地区性差异是我们普通人不容易区分的,但是对于江西的老红军来说,就会一下子听出来。</p><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的八万多人经过一周的时间秘密集结在于都,并于1934年10月7日夜同时通过十个渡口,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了于都河。这是极秘密的军事行动。</p><p class="ql-block">因此,对于一曲的演唱,一定要控制好力度和情绪。</p> 二、突破封锁线 <p class="ql-block">红军渡过于都河后,眼前横亘着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由于兵贵神速,前三道封锁线都顺利突破。但是在第四道封锁线爆发了惨烈的战斗,这就是“湘江之战”。国民党的几十万大军汇集于此,对红军展开了围追堵截。而此时红军最高领导层的错误决策再次给红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11月27日,红军前卫撕开了国民党封锁线,渡过湘江,并控制了两岸渡口。可是为了掩护带有过多辎重的中央纵队缓慢过江,湘江两岸红军部队不得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数倍于己的敌军展开拼死搏杀,直至12月1日红军才渡过湘江,可是已损失大半。</p><p class="ql-block">湘江之战,终于使得红军全体官兵对错误路线的不满强烈爆发了,这直接导致了遵义会议的召开。</p><p class="ql-block">因此,二曲没有全面展开这段长征史,只是用进行曲的形式陈述了这个过程。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在这段时间里,红军不是拼死搏杀就是衔枚疾走,不可能有大张旗鼓的前进。在对二曲的演唱上,要突出营造紧张而迅疾的氛围,无暇他顾。对此,我们不妨借鉴具有同样氛围的歌曲:比如《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歌》等,但其紧张程度远不如二曲。</p> 三、进遵义 三曲领唱旷平淀、卢晓沅 <p class="ql-block">湘江一战,使得原本转战湖南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的计划已无法实现。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长征后第一次会议,即黎平会议。在会上,毛主席建议放弃湘西会师,转进贵州。中央政治局接受了毛主席的建议,这才有了长征途中最为关键的遵义会议。红军长征就此转折,中国革命也就此转折。</p><p class="ql-block">从三曲《进遵义》开始,《长征组歌》的风格陡然一变,变得阳光了。开始的女声二重唱,是组歌中最绚丽的华彩部分。尤其是使用不协和的大二度和声,更是神来之笔,一下子就把人带进了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这一段的铺陈让人心情舒畅,表现了毛主席重归红军最高领导层后,全军上下的欢欣鼓舞,后面的主题合唱“遵义会议放光芒”,是欢腾的、热烈的,可以说是“兴高采烈”。</p> 四、入云南 四曲领唱侯丽娟 四曲领唱霍勇 <p class="ql-block">四曲推出了组歌第一个高潮。</p><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之后,毛主席即指挥红军四渡赤水,又突然挥兵指向贵阳。这完全出乎了蒋介石的意料,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慌忙召集各路人马急速向贵州回援,以求一战而聚歼红军。在此严酷的情况下,毛主席又出人意料地挥师向西急进,兵锋所向,直逼昆明。这就是四曲《入云南》的背景态势。</p><p class="ql-block">四曲分为两段。第一段女独加女合,运用的云南花灯的曲调,很美很抒情。但是在此部分前奏的情绪指示却是“坚毅的”。为何如此?我们只要认真看看歌词就知道了。“横断山,路难行”。从贵阳到昆明的路不是一般的难行,海拔高度要上升1000-2000米,还要翻越乌蒙山脉。虽然毛主席在他的七律《长征》中写道“乌蒙磅礴走泥丸”——把乌蒙山比喻成个泥球。但那是诗词,体现的是革命的浪漫主义。真正的乌蒙山属于横断山系,布满了高山峡谷,极难行走。</p><p class="ql-block">虽然红军入云南是4月份,但是南国的气候已是酷热,而且还严重缺水。“天如火,水似银”六个字就把当时红军面临的极其困难的处境揭示了出来。所以,在唱这十二个字的时候决不能唱得轻飘飘的。这种困难的局面在后面的女声合唱中被解破——“亲人送水来解渴”,因此演唱的情绪也要随之一变。这个时候的“滴水之恩”可比“雪中送炭”的情谊深多了。</p><p class="ql-block">第二段的男声出现,使得气氛再次转为沉重,红军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自然的,更有敌情的。“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从而引出来著名的男中音独唱。</p><p class="ql-block">对于这一段男中音唱段有两点要说明:一是男声独唱的身份,他是一名宣传队员,而不是领导干部。在整个组歌的领唱独唱角色中,只有一个是干部,还是高级干部,那就是六曲《过雪山草地》的领唱。但是有些演员把四曲的宣传员演成了大首长,这就不合适了。我们什么时候见过首长讲话要打着竹板的?打快板宣传正是我军在战争年代最常见的战地鼓动形式之一。马国光是做过这种鼓动宣传的,因此他演起来活灵活现。</p><p class="ql-block">二是这段男声独唱的内容并非只是入云南这个时刻的事情,而是从入云南前的四渡赤水直到离开云南巧渡金沙江这3个多月发生的事件总结。在入云南前,敌军已被毛主席调动的晕头转向,四处乱跑,而等到红军入云南时,昆明已是空城。红军在昆明城外只是虚晃一招,即转而北上,巧渡了金沙江,从此摆脱了国民党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p><p class="ql-block">宣传员唱段如此处理,只是要揭示一个真理——毛主席用兵真如神。</p> <p class="ql-block">五、飞越大渡河</p> <p class="ql-block">五曲讲述的是红军5月9日巧渡金沙江,5月24日强渡大渡河,5月27日飞夺泸定桥等一系列光辉战绩。由于这些战斗都发生在水上,所以五曲借鉴了川江号子。前奏的快板和后面的无字歌,一下子把红军冒着枪林弹雨劈波斩浪的激战场面完全地烘托出来,其战斗气氛比起二曲《突破封锁线》来更加强烈、更加急促。唱这一曲,不必追求声音的华美,而要突出强烈的动感,是在铁索桥上面对桥堡燃烧的熊熊烈火,发出心底深处的一声声呐喊。什么是英雄?这就是英雄!</p><p class="ql-block">当战斗胜利后,节奏和力度都放缓下来,转调之后进入尾声,五曲至此化为了一首无比辉煌、感天动地的英雄颂歌,让观众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初在台下观看《长征组歌》公演的老红军们,都是热泪盈眶。而让他们泪下最多的就是五曲……</p> 六、过雪山草地 六曲领唱李宏伟 <p class="ql-block">过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的重要过程。六曲《过雪山草地》也是《长征组歌》中的经典唱段。</p><p class="ql-block">红军在强渡过大渡河以后,直到到达陕北之前,面前再无强敌。但是大自然给红军带来的困难,却比敌人还严重。</p><p class="ql-block">六曲反映的是红军过雪山草地,实际上这两件事的发生相隔了数月:6月12日翻越夹金山,到8月20日才从毛尔盖进入草地。因此,六曲分成了两大部分来分别表现过雪山和过草地。</p><p class="ql-block">六曲的第一部分是一曲优秀的交响乐,这段交响乐表现的是过雪山。</p><p class="ql-block">乐曲开始,描述雪山的音型是飘忽不定的,给人以莫测高深的感觉。然后第一主题出现,这是红军战士们开始奋勇攀登大雪山的脚步。突然,暴风雪主题出现,这狂暴的音乐一下子把天地搅的一片混沌,大自然的肆虐似乎要把我们英勇的红军吞噬掉。然后,第一主题再现,而且变得更加有力、更加坚强。合唱队的造型随之而变,显示着英勇的红军战士以非凡的毅力,紧随着红旗,义无反顾地向峰顶冲去。</p><p class="ql-block">音乐变得明朗轻快,暴风雪悄然逝去,一轮红日普照大地。英雄们战胜了大雪山。</p><p class="ql-block">六曲第二部分,是用一段笛声做引子。这段笛子运用的及其巧妙。它把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毫不违和地连接了起来。这个创意来自于潘鹤的经典雕塑《艰苦岁月》,反映的是一个老红军在行军的间歇时吹笛子给一个小红军听。稚气未脱的小红军趴在老红军的膝盖上,仰脸看着老红军,目光中充满了憧憬。虽然《艰苦岁月》塑造的是琼崖红军形象,但是内涵和六曲是相通的。</p><p class="ql-block">随着笛声,草原上夜幕降临,红军战士们燃起篝火,席地而坐。此时,女声齐唱开始。有不少演唱对这段齐唱的处理不准确,这是因为他们对这段歌曲体会的不深刻所造成。</p><p class="ql-block">这段女声应该是吟唱,是她们内心声音的无意识外泄。她们知道“高原寒,炊断粮”已是一种绝境,同时她们也坚信“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她们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没有灰心,更没有悲哀。但是她们心中也有疑惑:红军会向哪里去?革命会向哪里去?体会到这种心理,才能唱准这段歌。</p><p class="ql-block">就在这时,出现了一位指挥员,应该是一位做政治工作的高级指挥员。他上来后,接过了红军战士的歌词,用完全一样的曲调和情绪又演唱了一遍。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他要告诉红军战士们,你们的心情和疑虑我是完全理解的。此后,指挥员的唱腔陡然一变,拔高了上去“风雨浸衣骨更硬……”他在告诉战士们,现在是非常艰苦,但是只要我们官兵一致,团结一心,不忘理想,我们就一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难,得到最后的胜利。红军战士们听到指挥员的这些话,眼睛放出了光,他们慢慢站起身,并开始随着指挥员的歌声一同唱起来。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有力,而指挥员的声音始终在合唱的上方盘旋着、引领着、推动着。最后终于汇成一首惊天动地的大合唱,把六曲推向了最高潮,也把整个《长征组歌》推向了最高潮。</p> 七、到吴起镇 <p class="ql-block">在红军即将走出草地之时,中革军委得到了陕北红军的确切消息,立即决定北上的目的地就是陕北。和陕北红军会师,建立新的红色根据地成为了长征明确的战略方向,这使得全军上下信心高涨,一片欢腾。有了信心有了方向的红军,爆发出了无可战胜的战斗力,在他们的面前没有敌人,无论是东北军、西北军,还是马家军,只要挡路,就佛挡杀佛、神挡杀神。脱离困境的红军就像一股钢铁的洪流,向着甘南,向着陕北,攻击前进。</p><p class="ql-block">红军攻克了天险腊子口,翻越了六盘山,打开了红军北上的所有屏障。</p><p class="ql-block">10月19日,到达吴起镇。中央红军历时一年,纵横11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至此结束。</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七曲《到吴起镇》的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七曲的音乐是陕北风,借鉴的是粗犷火爆的陕北秧歌,因为第一这是到了陕北要随乡入俗;第二这是陕北红军和陕北乡亲的热烈欢迎。在七曲音乐中,特别是突出了打击乐,包括合唱队员手中的竹板。这时演员手中的竹板已经不是道具,而是成为了乐队的一部分。因此指挥一定要注意要求演员手中的竹板打的整齐、划一、干脆。</p> 八、祝捷 八曲领唱李杰 <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建立了新的苏区,给周边的敌军带来极大的压力,开始对陕甘苏区发动“围剿”。为了打击敌军的气焰,中革军委布置了“直罗镇战役”。11月21日-26日,陕北已进寒冬,红一方面军在直罗镇一举全歼东北军109师,毙敌师长牛元峰以下1000余人,俘虏5367人。同时击溃了敌3个师的增援,取得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第一个大胜仗,为中共中央把革命大本营建立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p><p class="ql-block">直罗大捷后,前指派人冒着风雪连夜赶回后方报捷,而后方的人们也都在焦急地盼望前线的消息。八曲“祝捷”由此开始。</p><p class="ql-block">回来报捷的战士一身戎装行色匆匆地赶上台来,浑身还散发着战火硝烟的味道。他的出现立即引起了台上台下所有人的关注,可是他一开口大家的关注就更强烈了——他唱的居然是一口纯正的湖南花鼓戏的腔调,这在组歌的领唱独唱中是唯一用方言演唱的。</p><p class="ql-block">这种音乐设计实际上是颇具匠心的。</p><p class="ql-block">我们知道,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帅中,绝大多数是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四川等南方省的人,其中江西最多。但是,在开国将帅的高级将领中,却是湖南籍最多。因此,从直罗前线赶回来报捷的是一名湖南籍红军战士,他说的是他自己的乡音。</p><p class="ql-block">在《长征组歌》公演时,这一曲也让台下的老将军们泪流满面——我想他们中间应该有不少湖南老红军。</p> 九、报喜 九曲领唱隋东 <p class="ql-block">九曲《报喜》是组歌的重头,也是组歌初稿所没有的。</p><p class="ql-block">最初的组歌创作的是为了庆祝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也就是说是把中央红军1935年10月占领吴起镇作为长征胜利的结点。可是当周总理看了初期彩排后,告诉战友创作班子:红军长征不仅仅有红一方面军,同样也有二、四方面军,因此长征的胜利应该是三大主力红军长征的胜利。为此,《长征组歌》要改写。事实证明,周总理的这个修改意见是非常英明、非常正确的。</p><p class="ql-block">战友的创作集体立即行动起来,因为此时离八一建军节公演的时间很近了。</p><p class="ql-block">首先取掉了原来的第十曲《抗日大进军》,把原来的第九曲《大会师》变成第十曲。而现在我们看到的九曲《报喜》是完全新写的。其历史背景就是在1936年6月,红二、四方面军在甘孜胜利会师。党中央接到喜讯后,于7月1日发去贺电予以热烈祝贺,欢迎两大主力红军继续北上与红一方面军会合。九曲就是延安接到二、四方面军会师的喜报后庆贺的场面。</p><p class="ql-block">由于九曲的分量太重,就把马玉涛从原来在七曲《到吴起镇》的独唱,调来九曲独唱。并确定音乐风格还是用江西音乐,也就是说马玉涛是以红一方面军的江西籍红军女战士的身份演唱。由于在一曲《告别》中已经用过江西赣南采茶的音乐,因此九曲《报喜》就用了赣北采茶作为基调。</p><p class="ql-block">九曲完全为马玉涛量身定做,把马玉涛那种戏剧女高音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世上的事都是有两面性的,过犹不及。也许在九曲创作上用力过猛,和组歌创作之初定下的两项原则有了偏差:九曲的民族性没有问题,但通俗性就有问题了——九曲成为了一首艺术歌曲。这就使得普通的群众唱不了它,而专业的歌手也轻易不敢碰它。因而九曲的普及度就没有四、六、八曲高。这成了马玉涛深深的遗憾,也是组歌曲作者们的无奈。</p> 十、大会师 <p class="ql-block">十曲就没什么多说的了,用一首辉煌的颂歌来结束《长征组歌》。红军长征是以1936年10月三大方面军在会宁会师而结束,并以这个时间作为长征胜利纪念日。</p><p class="ql-block">十曲和一曲用的是相同的音乐,但是处理不同就会给人带来的感受的完全不同。这就说明了指挥的重要作用,同样一个旋律,指挥既可以让它表现成一曲的冷峻凝重,也可以让它表现成十曲的灿烂辉煌。 </p><p class="ql-block">致敬!永远的长征!</p><p class="ql-block">致敬!永远的《长征组歌》!</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四年十月三十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