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美篇昵称:玉壶冰</b></p><p class="ql-block"><b>美篇号:193531061</b></p><p class="ql-block"><b>文/原创</b></p><p class="ql-block"><b>图/网络(感谢作者)</b></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母都是五十年代初出生的,在他们正值长身体学知识的六十年代,是一段特别艰苦的岁月,虽然未曾亲身经历,但在父母不断的讲述中,我对那段岁月印象也十分深刻。</p> <p class="ql-block"> 60 年代,父亲母亲十几岁,正是学知识,也正是长身体的关键阶段,然而,那个年代,他们吃不饱,穿不暖,过着异常艰苦的生活,上学对很多孩子成了奢侈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母亲是家里的长女,下面有两个妹妹,两个弟弟。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穷苦年代的穷人家的孩子,当家更早。50年代末 60年代初,我们国家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老家那里也不例外,粮食严重减产,有的地方甚至绝收。吃饭,成了大难题。在那个食物严重匮乏的特殊年代,为了安抚饥饿难耐的胃,人们开动脑筋,想尽一切办法弄能吃进嘴里的各种东西,野菜、树叶树皮、昆虫小鸟,只要能吃,都会弄来吃。</p> <p class="ql-block"> 母亲作为家里的长女,很早就操持起了家事。一次,为了弄些榆钱吃,当时只有 12 岁的母亲徒手爬上了一棵高大的榆树,一不小心摔了下来,把右腿的大腿骨摔断了。在那个医疗条件有限的年代,我无法想象母亲受了多大的苦,幸好恢复得比较好,没有落下残疾。</p> <p class="ql-block"> 母亲学习能力很强,用老家的话说就是上学很心灵,可是,因为贫穷,母亲只上了四年学,就因交不起一块钱的学费而辍学了。这一直是母亲心中的憾事,母亲经常说,我小时候,如果上得起学,我也是大学生。母亲说这话绝对不是信口开河,她上学时成绩优异。虽然只上过四年学,心算水平一流,在集市上买东西,人家刚称完报出斤两,母亲就已经算出了钱数,几块几毛几分,分毫不差。</p> <p class="ql-block"> 记得大侄子小时候,觉得奶奶就是一个文盲,一次,他问母亲会不会乘法口决。母亲说会。他还不信,当即对奶奶进行测试,结果母亲都很流利地答了上来,他从此对奶奶刮目相看。母亲擅长学习,厨艺很好。年轻时,村里谁家有了红白喜事,或是修房架屋,母亲经常被请去蒸馍做饭。一个村子的家庭妇女,没有谁比母亲蒸的馍好,包的包子好吃。</p> <p class="ql-block"> 再说父亲,他也是家里的老大,下面有三个弟弟一个妹妹。作为同龄人,父亲家里和母亲家里一样条件也很差,比母亲家里稍好一点的是,爷爷有工作,有工资收入,也正是这样,父亲比同龄的孩子幸运,尽管艰难,他能够上学。</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上学时,我们村还没有学校,他要步行十来里到另外一个村子上学。由于路途比较远,中午不能回家,就带一点吃的中午在学校吃。那个年代,经常就是带个黑窝头当午饭,有时甚至连窝头也带不上,中午就只能饿肚子。那时父亲有个同学,他的父亲和爷爷是朋友,他家里稍好一点,中午带的吃的经常会匀给父亲一点。特殊年代的那份情意,感恩的父亲一直记在心里,上次回家,老父亲还念叨,那个同学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p> <p class="ql-block"> 60年代文革开始后,学校停课,学生都不上课了,爷爷一直让父亲坚持去上学,后来他那个班就只剩父亲一个学生了。听父亲讲,那时教父亲的老师是一个姓魏的老师。父亲就帮魏老师家放放羊,然后魏老师教教父亲。哈哈,现在想一想,父亲那时上的,用现在的话讲,是一对一教学啊。</p> <p class="ql-block"> 奶奶在世时,经常讲60年代父亲和叔叔他们小时候,吃不饱,经常饿得睡不着,晚上很晚了,还不去睡觉。奶奶一催促他们去睡觉,他们就说不瞌睡。直到奶奶拿出一个胡萝卜,一切几节,一人一小节,吃了就去睡了。</p> <p class="ql-block"> 经历了那个特殊年代的父亲母亲,养成了节俭的生活习惯,即便是条件好了,他们还是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那个年代的烙印恐怕要伴随他们一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