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乐虎爱孙:</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看了你的欧洲笔记,自己画图,以图绘见,自己叙述,以文记游,图文并茂,传情达意,甚好。用文字把生活记录下来,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文化习惯,文明习性一旦形成,生活的婆婆妈妈、繁杂日常、鸡零狗碎会随之情趣盎然,小日子变得熠熠生辉,人生更积极、更美好,非常有意义。</p><p class="ql-block"> 你比我起步早,我十七岁时才有此意识,才开始用笔记录生活。载体有小说、随笔、剧本等,但主要是诗。屈指算来,诗集梓行七部,两部新诗,五都古体诗。我对古体诗情有独钟,五十年的坚持,写了二千余首。</p><p class="ql-block"> 我体会,写诗不难,掌握住四点就足矣,即社会时空背景,所处天地环境,个人身世怀抱,文字生动雅致。目光所至,看上去整齐得体,口齿吟诵,听起来抑扬顿挫,便是好诗。</p><p class="ql-block"> 我爱用五言体,更喜七言体,盖因七言古体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最自由,不论抒情还是叙事,七言体最富有表现力。简单地说就是篇幅较长,容量又大,且用韵灵活。</p><p class="ql-block"> 我不大喜欢现代一些人主张的所谓格律诗,这是我的文学观。</p><p class="ql-block"> 格律诗从南北朝开始有人倡导,那是个豪强、士族、胡汉隔据的乱世,一介文人的诗主张,只是个人心得心声,不足以不能够号令天下,在那个信息传递相对闭塞的时代,若要得到普遍认可,起码需需几代人的努力。既便是名人大家,在诗歌创作上,犹感戏码不重,影响不大。所强调的音律之美,其实古体诗既不缺乏,也不稀罕。盛唐以前,古风仍占主流地位,中唐格律诗稍显绮丽,被称为颠峰,后世有些格律痴狂者,对没有按照其规定的平仄音律等名家诗作,强拉硬拽到格律诗里,并创造了所谓的拗句、变体、失粘、出律等字眼,非要圆其自说不可。这些人拿把尺子到处丈量,说李白失粘,杜甫拗句,崔影半古半律,忽而姓韦的失对,忽而姓刘的失替,纠缠不休,传世佳作被这些好事者随意调弄编排,李杜等大家若泉下有知,非骂人不可,吃饱了撑的。还有什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分得那么清,其实都是末事,或者说字字重要,我平时尤其看重第七字,而立意更是要紧。格律到晚唐逐渐下落,风头大减,那时的长短句开始掀起革命的浪潮,渐渐流行开来,至宋成为宋词。打个比喻,格律就是一双三寸金莲绣花鞋,花哨好看,却夹脚,迈不开步伐,行动受限。又像是时装秀,走T形台寻欢可以,走街面上不行,上山下坡或劳作更不好使。文学是自由之身,晚唐时有人对格律这一套路产生反感、反拨、反对、反抗、反判,敢于不屑,另立山头,恰是对枷锁、镣铐的一种挣脱,出自生存的本能,正是对文学的一种自救,饱含进取的精神,一切都在惰理之中。</p><p class="ql-block"> 中国文学史有几座高峰,须仰着头看,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所以前种样式被后种形态取代,皆因前有癖病使人嫌,后呈美好使人爱,话语和体式越来越自由放达。现代的格律爱好者,特别偏好格律诗这口剩饭,言必平仄格律,搬着韵书写诗,还喜欢在诗题上标冠七律二字,生怕读者不懂,更有甚者,还要加括方注明平水韵,这种好为人师的做法,让人哭笑不得,这不是画龙点美睛,似是画蛇添臭足。这些人就是读死书,书读死,死书读的典型,在他们身上,皆陈腐气息,看不见一丝活气生趣。诗写得呆滞无力,呻吟作态,不忍卒读。翻看全唐诗,近五万首,那位诗家自标过七律和诗韵的。后世之人热衷于此,卖弄而已,唬人罢了。</p><p class="ql-block"> 话题扯得稍嫌沉重了些,但不知是否说清楚了,想聊见面再叙。今天就不费这个脑子了,换个轻松点的。</p><p class="ql-block"> 今儿是霜降节气日,万物毕成,枝叶枯黄,天气转凉,这个时候,你要做的事有三件,一是衣著须暖和,二是随心赏秋菊,三是齿牙吃柿子。还记得我曾给你唱过的京东大鼓《二十四节气歌》吗,今天再抄一遍,强化印象。歌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霜降意味着金秋收尾,寒冬来临。</p><p class="ql-block"> 你妈说朋友邀她去西山看红叶,我教她赏阅红叶要把握好站位与角度,丹枫似火,须从下向上看,蓝天山峦作背景,意境深远。层林尽染,须从远处赏,敞亮而壮阔,寓微观于宏观。其实,我这话中有话,既是方法论,也是告诫她别在山里胡奔乱跑,要注意安全才是。</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总喜欢给你聊些常识类的东西,因为我觉得,常识对人生至关重要。世间之人,多数是愚蛮的,而愚蛮又表现为常识缺失,执迷、狂妄、粗鄙,自以为是,愚蛮距邪恶只有一步之遥。人活一世,需要多一些人与人之间普遍存在的日常共识。故我们当多学勤思,破愚除蠢止恶,此乃人生之正事。</p><p class="ql-block"> 就写到这儿吧,我去买菜了,中午拟做葱烧豆腐,炒油菜木耳,再切点熟牛肉,配馒头。下周有时间,做一顿你外婆家传的孙氏羊肉糊饽,怎么样啊,等着你来品尝。</p><p class="ql-block"> 收笔。 顺祝</p><p class="ql-block">学业精进</p><p class="ql-block"> 外翁 字</p><p class="ql-block"> 于京郊庄舍</p>